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母子《包子》情」

2018/08/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超人特攻隊2》The Incredibles 2 片頭,皮克斯(Pixar)與往年一樣,在主電影開場前,安排一部短片。對觀眾來說,這是買票進戲院看電影的紅利,對新銳導演來說,則是一場展現自我進入市場的絕佳機會。
2018 年隨著《超人特攻隊2》上場的皮克斯短片是《包子》(Bao),對於所有華人來說,絕對是相當感動又充滿鄉愁的家庭故事。巧手媽媽在廚房裡親手包包子(對外國人來說,大概通稱為餃子 dumpling),幾乎滿溢的絞肉內餡,塞入柔軟彈Q的包子皮,絕對是亮點,肯定能讓所有華人不禁想到自己的母親阿嬤和外婆,或是聯想到白制服與白麵粉的鼎泰豐小籠包。
導演史之予(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JItl8jzGw)
《包子》是由加拿大的華人導演史之予(Domee Shi)所編劇與執導,這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編導的短片,而且還是位亞裔的女性導演。史之予在受訪時曾說,幾年前她就開始孵化《包子》的故事構想,因為她有個理想,想要創造一個屬於華人共同有感的「點心人」故事,一個有生命也冒險的點心人物,就如同薑餅人是屬於部分西方人的共同文化,因為聖誕時節都要準備薑餅屋與薑餅人。
《包子》裡的可愛「包子小人」,的確是個吸睛的點心人,不只是個調皮孩子的化身,進入青春期的叛逆模樣,都是栩栩如生。或許真有機會成為華人專屬的點心人。不過,「包子小人」究竟只是故事的前景,《包子》的核心,是典型的華人母親:一生奉獻家庭的巧手媽媽。
媽媽的清晨始於廚房,於此,她一股腦兒地將所有的愛,全部融入親手製作的每道佳餚。這天早上,除了包子之外,還有各式手工繁複的大菜。導演敘述包子的製作過程,非常細膩精巧。畫面由揉麵糰、做麵球、壓麵皮開始,接著,母親端出一大碗繽紛的碎肉餡。胖胖溫柔的巧手,將沾滿麵粉的彈性麵皮,端放手掌心,舀上一陀潤滑的肉餡,滿滿地幾乎就要溢出麵皮,卻能在兩三下的手指功夫,就折出精巧均等的漂亮折子,飽飽地包裹全部內餡,完成一顆圓圓胖胖的大包子。
Pixar 的圖解包子作法。來源:https://www.motivatedmom.org/how-pixars-short-film-bao-can-teach-children-about-culture/
在那缽繽紛的肉餡中,一看就知道材料繁多,有深綠的青蔥、黃綠的高麗菜、白色的蒜末、還有已經剁拌到產生黏性的碎肉。這一整碗肉餡都是母親不厭其煩的好功夫,光是要剁碎一整顆高麗菜,就不知道要花上多少無趣的手工時間,更別說還要揉出一球軟嫩生筋的麵糰。這些都是母親全心的愛與包容,一人默默待在廚房裡,全然不在乎時光的流逝,平心靜氣又樂在其中地慢慢創造而成。
光是這前面短短不到一分鐘的包子製作細節,就已經讓我極為驚嘆與感動,或許就如同外國人站在鼎泰豐的玻璃窗前,一樣地驚嘆不已,呆呆望著不可思議的十八折小籠包正在實況製作。
當時,戲院中的我,正在看的是皮克斯的短片,出自一家位於美國的國際動畫製作公司,內容卻是十足華人生命的美食故事。不只包子的製作過程真實到能夠徹底說服東方人,螢幕上的佳餚也看似色香味俱全,更別說那位空巢期的母親,完完全全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姑姑婆婆或媽媽。
許多華人婆婆媽媽的典型,連怕晒黑的運動帽都很傳神。圖片來源:https://www.indiewire.com/2018/06/bao-pixar-female-empowerment-shorts-program-1201972759/
當時,我並不知道《包子》是由華人女導演所編劇製作,除了驚奇之外,心中還有無限的感慨。包子(餃子)這種台灣家庭常見的媽媽拿手菜,竟然會出現在皮克斯的動畫裡,不只是單集的主角,還製作得如此精緻完美,比我能夠想像的任何一種動畫形式,還要真實可口又感動人心——融合美食與家庭兩個主題,透過包子傳達「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母子誤會。
雖然在母親節,許多人喜歡歌詠「母親像月亮」,但我一直認為「母親是家庭的太陽」。我認識的每個和睦家庭,都有個宛若無私陽光般的和煦母親,她無須緊緊抓住任何家庭成員,只消在廚房以巧手料理食物,全心以自己的時間創造一桌美好的佳餚,就能讓每位家庭成員,永遠都願意圍繞著靜默的母親,無論是遠在天邊的冥王星,或是黏在身邊的小水星。
《包子》就是把「母親如太陽」的精神,透過「包子」這樣食物,溫馨地體現於螢幕上。在華人的家庭裡,無論彼此曾有多少誤會、哪些疏離,最後,都能夠透過一起參與美食(無論是製作或是圍桌),而再度撮合和挽回。食物是我們連結情感和解決分歧的方式,雖然相當「口腔期」,但卻是種溫暖且單純的儀式,尤其是在家人之間。
熱衷口腔期之愛的媽媽。圖片來源:https://www.polygon.com/2018/6/26/17505726/pixar-bao-dumpling-short-reactions
《包子》讓我讚嘆之處,即在於此。為何好萊塢的皮克斯,能夠將「華人家庭的美食精神」,捉摸地如此道地神準?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故事,怎麼會是由皮克斯來說呢?內心不禁感慨矛盾。
能夠看見「我們的食物」登上大螢幕,其實非常榮耀開懷。世界上最好的動畫公司之一,竟然如此鉅細靡遺地為「包子」展現製作細節,同時連結華人餐桌上的情感流動。母親因為懷念孩子,而產生一連串的想像與幻覺,「包子小人」就是她育兒的懷念和親子的回憶。最後,我們終於明白,為何母親總是皺著眉頭,因為她最愛的兒子,已經不再以母親為生命中心,但是,已經空巢的母親,卻仍舊以廚房為生活的核心,因為這裡是她奉獻一生來營造幸福與連結家人的情感熔爐。
母親、愛、與廚房,這是我們的家庭傳統,透過皮克斯的舞台,終於展現於世界。矛盾之處就在於,這是我們的文化,卻必須透過他國製作,才能傳遞世界。
母親、愛、與廚房。圖片來源:https://www.deseretnews.com/article/900017005/pixar-debuts-trailer-for-new-short-film-bao.html
顯然,這是種不得已的途徑,因為如果沒有龐大的資本,就難以製作出如此精緻的動畫,同時,也必須透過皮克斯的廣大市場,我們的文化才能廣傳於世。就如同在去年,我們也是透過皮克斯的《可可夜總會》(Coco),才真正地認識墨西哥的亡靈節,同理,墨西哥要製造出自己的亡靈節動畫並傳銷於世,也有結構性的困難。
然而,雖然很幸運地,透過華人導演,《包子》以相當貼合華人家庭現實的面貌,登上國際舞台;但是,「圓圓胖胖的包子」(包子臉、一字眼、包子身材等等),真的就是東方人的刻板形象嗎?當話語權掌握在他人手中時,也只能任人描繪關於我們的現實。
關於我們的故事,肯定不只「包子」。一邊看著《包子》,我心中不住地吶喊,我們還有臭豆腐、紅龜糕、擔仔麵、粽子、蛋黃酥、珍珠奶茶、雞排、王子麵,當然,我們也還有好多好多廚房中的媽媽,和好多好多說不完的家庭故事。只是,哪時候這些故事,才能再次成為螢幕上的精緻畫面呢?
 
2.1K會員
22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