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小丑》面具,你我都曾是造就那一些的無心之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電影「小丑」爆紅之前,提到「小丑」二字,會讓你有哪些聯想呢?馬戲團?牌卡裡的JOKER?把歡樂帶給別人的丑角?⋯⋯,對我來說,在開始看這部影片之前,「小丑」這二個字,我是這麼關連的,而在觀看「小丑」一片後,更是加深小丑一詞在於「歡樂」與「悲苦」的反差,畢竟,男主角亞瑟一開始生活雖然清苦,卻仍然很想在人生正途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博取他人歡笑的。

可是,這個社會裡有意無意的冷漠,卻容不下像他這樣的人,這也迫使他最後墜落,開始用不同眼光看待人生:

「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現在我發現,其實是一齣喜劇。」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小丑》Joker


(以下可能部分劇透,介意者慎入)


那些出於自衛,但無意的惡

影片中,有一回亞瑟坐在公車上,出於善意地想逗弄座位前的孩子,卻在孩子發笑時被一旁的母親制止,亞瑟忍不住身上突如其來的狂笑病症,更加惹怒了這位母親,雖然亞瑟拿出身上的症狀說明卡,卻依然沒有辦法真正幫助到他自己。

那位母親是惡意嗎?但是,站在母親一職,也不過出於想保護自己孩子的心,只是,這樣的斥責與防衛卻傷了亞瑟的善意也加深了他的失落感。

另一個無心之惡,則是來自於他的同事藍道。

一開始,藍道因為不忍亞瑟被街頭孩子欺負,私下送了一把槍給他,希望他能保護自己。然而,卻在亞瑟於醫院為病童表演時,不小心由褲管掉出槍枝之際,藍道因為害怕而先指稱亞瑟的槍是向他買來的。因為這一點,使得亞瑟丟失了工作,也為藍道自己日後種下了死因。

社福機構對待亞瑟的方式,則是無心之惡的另一種。

或許對於這些機構人員來說,像小丑或是小丑背後代表的整個族群,只不過是某個病歷表單、某個”工作任務"需要”被處理”:例行性問話、評估、寫報告,卻沒有真正在乎與關注眼前這個「人」,甚至最後因預算經費不足要結束時,也不曾關心這一群人日後該怎麼辦。

然而,最大的無心之惡,或許則來自於亞瑟的母親吧!

一個女人,領養了孩子,卻任由同居男友罷凌、暴力對待,然後,在悲傷痛苦之際,卻叫孩子要學會微笑面對這世界,並喚他為『快樂』。對一個也有精神疾病的母親來說,她的所做所為,又該如何去評判?她因為自己的軟弱而傷了亞瑟,但是,一直那麼孝順的亞瑟,一直在外面受挫,回到家卻跟母親一起看著脫口秀渡過片刻歡樂、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抱著一絲絲希望的亞瑟,在最終想起了真相後,又要怎麼去承受與面對這一切早已刻意被腦海藏起來的回憶和傷痛?

小丑的環境裡沒有一絲的善意,除了矮個子同事蓋瑞,小丑亞瑟說,他是唯一對他好的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都硬生生地將「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甚至意外地建立起階級的對抗之爭,也建立了亞瑟極端的自我認同,最終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這使我想起前一陣子公視爆紅的影片:「我們與惡的距離」。

「與惡」片中,不也同樣地呈現了人性裡的惡嗎?

因為對於精神疾病的無知,所以大家不希望這樣的病院建立在自己的社區之中;因為對於精神病患的恐懼,律師妻子丁美媚在看到應思聰時,因為躲避而流產⋯⋯。另一方面,網路鍵盤魔人、為收視率搶新聞的記者,無知的社會大眾等,也都是無意之間成為「惡」的製造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因為無心,卻傷害了另一顆心啊!

差別只在於,「與惡」片中仍有善意的人,為著理想而努力著,而「小丑」的世界裡,就連蘇菲的善意,也不過是亞瑟自己的幻覺,這不更可悲嗎。


愛,直到成傷


有人說:「一點星星之火,可以使火著起來。」

假如,在小丑的世界之中,曾有那麼真實的一個人可以支持著亞瑟,會不會,他的善意、他的夢想可以被重視、被看見?會不會,最終迎向他的,不會是那些崩壞後的世界?

我忽然想起一直很喜歡的德蕾莎修女,在她諸多話語中有這麼一段:

在飢餓的人中,在赤身裸體的人中,在無家可歸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沒有人要的人中,在沒有人愛的人中,在麻風病人中,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

假如你愛至成傷,你會發現,傷沒有了,卻有更多的愛。


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又是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呢?

我們忙著關注自己之際,是否也能分些心神照看他人?

而當欺騙、謊言充斥這世界,我們又是否願意再次給出那一份彌足珍貴的善意?

不停地去愛,直到成傷。

你願意嗎?

你會願意嗎?


《想要與你談心說愛》專題即日起增加付費訂閱機制,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讀完這篇也有收穫,歡迎訂閱(方案說明看這裡),或者也可以隨喜贊助、收藏、轉分享。你的實際行動將帶給我莫大的鼓舞~~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亞瑟的路走得顛簸、遙遠,但最後不是修成仙,卻成魔。他盼望的愛從未降臨到他身上,他選擇放棄。"
Thumbnail
被暱稱為「快樂」的亞瑟,上妝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他用力地撐開自己的嘴,鼓起臉頰,藉以暫緩淚水的趨勢,想把滿溢的痛苦,全都塞入弦月般的皺褶中,好似淚水不落地,就可以不嚐到鹹,或生活的苦。可惜,不管怎麼拉扯,淚水就像是銳利的鑽頭,狠狠地鑿開亞瑟的故作堅強,抹開一道悠長的淚痕,搗花了那一張愛笑的面具。
Thumbnail
被暱稱為「快樂」的亞瑟,上妝時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他用力地撐開自己的嘴,鼓起臉頰,藉以暫緩淚水的趨勢,想把滿溢的痛苦,全都塞入弦月般的皺褶中,好似淚水不落地,就可以不嚐到鹹,或生活的苦。可惜,不管怎麼拉扯,淚水就像是銳利的鑽頭,狠狠地鑿開亞瑟的故作堅強,抹開一道悠長的淚痕,搗花了那一張愛笑的面具。
Thumbnail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Thumbnail
似乎資訊比別人慢似的,過了半年才趕上了這個流行,當時就聽聞眾人說這部片劇情普通,就是看演員的,這讓我動力沒那麼強,但近來正逢脫口秀成為議題,也是因為脫口秀的表演內容成為爭議才有這個議題,匆匆找了這部片來趕流行。由Joaquin Phoenix詮釋這個角色確實是撐起了整部片,他的笑令人不安,同時
Thumbnail
人的惡,使被拋棄、邊緣的個人,選擇擁抱自己黑暗的面向,成為了小丑。也使他最終所呈現的瘋狂,卻是他的理性表現。
Thumbnail
人的惡,使被拋棄、邊緣的個人,選擇擁抱自己黑暗的面向,成為了小丑。也使他最終所呈現的瘋狂,卻是他的理性表現。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Thumbnail
小丑最終的瘋狂,或許在於當他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懷抱一絲絲希望過程中,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才能硬生生地把「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也建立了他極端的自我認同,最後終於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Thumbnail
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罹患精神病最糟的是,大家都希望你沒病。 JOKER─小丑,一直以來在《Batman》就是個純粹的惡,反倒是處於高譚市中的
Thumbnail
The worst part of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罹患精神病最糟的是,大家都希望你沒病。 JOKER─小丑,一直以來在《Batman》就是個純粹的惡,反倒是處於高譚市中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