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

含有「佔領」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周瑜傳裡,出現了兩次巴丘這個地名。一次是周瑜跟孫策進攻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第二次則是他自己過世在巴丘。 裴松之認為,這兩個巴丘不同。
Thumbnail
—你以為戰爭都是突然開始的嗎?其實早就有玄機— 戰爭不會無聲無息地爆發,尤其是大國對外動手之前,常常會留下不少「破綻」跟「蛛絲馬跡」🕵️‍♂️。今天我們來拆解俄羅斯在 2014 年佔領克里米亞,和 2022 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前,究竟做了哪些「不尋常的事情」👇
Thumbnail
游擊週報|撰寫日期:2025-06-08 在經歷 2023 年重裝機械化反攻的嚴重受挫後,烏克蘭軍方的戰略邏輯正逐步轉向以「節點穿插」與「電子壓制」為主軸的機動戰。到了 2025 年中,我們已能清楚觀察到烏軍對俄軍防空體系與電子戰節點的系統性打擊成果,並開始見到更成熟、低損耗的圍城與滲透策略,
Thumbnail
本文探討鮮為人知的「紅色力量」(Red Power)事件。該事件於1969年至1971年間,美國原住民佔領惡魔島19個月,爭取土地權益和文化保存。作者藉由自身經歷和事件背景,反思美國監獄體系和原住民議題,並以川普欲重啟惡魔島監獄的新聞,呼籲讀者關注「紅色力量」的歷史意義。
Thumbnail
八、 1. 原文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
乙未戰爭是1895年臺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事件。這場衝突發生於清朝割讓臺灣後,臺灣民主國成立,展開了持續的抵抗運動,最終日本控制臺灣。文章詳述了戰爭的起因、經過以及後續抗日行動,並探討了該事件對臺灣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行動的研究,紀錄了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及台灣等地創作案例。作者目擊東亞當代藝術正朝向兩條背反的路線:商業主義與社會主義。
Thumbnail
5/5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
本文介紹了世紀帝國的大公爵故事背後的歷史背景,並提供了遊戲內的趣事和真實歷史背景。
Thumbnail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Fallacy-avatar-img
2024/05/24
罷免這招假設民眾黨都偏藍,那要罷掉5個,史無前例,但可以試試XD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