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

含有「佛性」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问佛性多远?我说,就在你不发火的时候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明明只是想安安静静喝杯茶,结果电话响了、外卖迟了、同事来信息说「报告还没交」,孩子还在客厅喊「WiFi怎么又断了」。 你手里握着的是杯清茶,心里却起了火山。 就在这时,你可能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佛性到底长什么样?”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佛法#佛陀#智慧
在藏山林徑裡,讀一段古老經文,問行楞嚴,一起看見阿難與我們的心。 這不只是佛說經義,更是愛欲與覺醒的心性對話。 從故事出發,讓佛法走入日常的一念轉光。
Thumbnail
本文探討歷史偉人的真價值,並比較孔子、釋迦牟尼和耶穌等聖賢人格之差異。以學者、天才、英雄、豪傑等類型與聖賢相比,最後指出孔子圓滿境界的獨特性,在於其不自居於圓滿,不斷學習與實踐。
Thumbnail
這幾天我一邊讀元音老人的書,一邊和我先生討論分享。然後,因為最近發生了一些狀況,剛才在跟先生聊天的過程中,突然有很多東西跑出來,所以想說自己應該勤勞記錄下來。(我其實半夜躺床打字打到睡著了XD~)
Thumbnail
因為直觀現象視於本質,再無語言定義,但一個人若未能入此狀態,語言名相還是需要存在去輔助,但需要一直輔助的人就是執念太重,幾乎變成掛著收藏學識,另外,作為師者空性二字是方便使用,因為包含難以說明的巨量涵義。我會增加這段說明其實是為了閱文者,我自己不需要這種額外的解釋,因為我在描述的主意是「破認知相
感悟 近日在閱讀《涅槃經》讀到這一段經文讓我感悟許多事情。
一直都有寫到"高意識"或"高次元". 這不是虛無縹緲的亂編, 而是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具備的....
Rey-avatar-img
2023/09/06
2017.7.31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陳後山①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注釋】 ①陳後山:北宋詩人陳師道。字履常、無己,號後山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佑時因蘇軾等推薦,為徐
Thumbnail
有一個禪師,名叫無相,他住在一座山上的寺院裡。他每天都會下山去乞食,然後回到寺院裡打坐和講經。他的弟子們都很尊敬他,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智慧和悟性的人。 有一天,無相下山去乞食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泥菩薩像。那個泥菩薩像是一個村民用泥土捏成的,放在路邊供人敬拜。無相看了看那個泥菩薩像,覺得它很粗糙,不像真正
Thumbnail
好久沒做光的課程靜心,每次在光課靜心時到後面好像都會睡著,結束前又會很剛好的醒來。這次是 #赤紅色之光 對應海底輪,是自我感覺、存在、自我價值的課題。之前一直很困惑我的自我價值、根基在哪,雖然在現在是5G時代,依舊有某些食古不化的價值觀根深蒂固著 ,好像女性結婚後就像失根的蘭花一般無所依歸、不知何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