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

含有「六祖惠能」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何說金剛經不可思議?《金剛經》,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偉大的 佛陀在此經中,闡述一切法自性空之理,一切事物皆虛幻不實,若要成就無上正覺,則要破除一切執著與法相。歷史上更有明朝名將戚繼
Thumbnail
風風雨雨起起落落,因緣而生、緣盡而散。若身陷其境,聚散之間、離合之時,卻隨之蕩漾不安,甚至徬徨無助。 六祖惠能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心之波動才是關鍵,然心理素質需何其強大,才能達到「心不動」的素養修為.......
Thumbnail
謝謝小白分享,霍華德城堡真的好美!😍 您的大作常有東西合璧的奧妙!👍
第一次看到這些句子,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明顯感受,那時有點像是心中一亮,有些震撼,但又不太可以言語描述出來的感受.也好像是一顆小石頭丟到心湖中產生的漣漪,那種畫面停滯,時間停滯,跳脫塵世?!醍醐灌頂?!😁畢竟,是大師體悟當下,從心而出的文字描述,力量是很大的.
Thumbnail
學佛,我最大體悟是,(斷惡修善),才能明心見性,當然每個人悟性不同,自知非悟性高,所以運用善巧方便,持念佛號迴向需要的人(10餘年)、讀經,理解才能通透進而執行,自然心不起漣漪,過的就快活些😊❤️🌈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行昌常覽《涅槃經》,困於「常」以及「無常」之名相而問法於六祖惠能大師。關於這則公案有諸多不同的分析解釋,筆者僅提出自己的見解分享如下。 《經文一》:  「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
Thumbnail
《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有則公案是這麼說的:   有一童子名神會,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寺來參禮。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痛不痛?」對
Thumbnail
兀兀不修善,   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   蕩蕩心無著。   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圓寂遷化之前開示學人的最後一首偈語。在《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裡,六祖教示門人:「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什麼意思?   凡夫所見之有為一邊,小乘聖人所見之
Thumbnail
茶道禪語「結果自然成」典故出自達摩祖師的《少室六門》: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來自印度的達摩祖師於中國南北朝時期渡海到中土,於廣州上岸。正逢南朝梁武帝好佛尊佛崇佛的時代。 梁武帝大興佛寺、供養三寶、刊行佛經、舉辦水懺法會、甚且以皇帝之軀多次捨身同泰寺等等,佛法中的善法他不但
Thumbnail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個金剛經名句,之所以流傳甚廣,除鳩摩羅什的翻譯本身文字優美以外,與《六祖壇經》的推波助瀾亦不無關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