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寵愛如何把兒子推向失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傳統華人社會中,重男輕女的觀念深植人心,尤其對長子或獨子,父母往往賦予更高的期望,同時又過度寵愛。然而,這樣的教育模式,反而容易將兒子養成不獨立、不負責的「廢物」。這些人長大後可能成為啃老族或敗家子,無法承擔社會責任,甚至將家庭財產揮霍殆盡。

長子與獨子的特別地位與心理素質長子或獨子在傳統家庭中,經常被視為「小少爺」,從小受到父母的過度呵護與特權待遇。他們通常不需要參與家庭責任,甚至對生活中的挑戰一無所知。這樣的成長環境不僅使他們的生活技能發展受限,心理素質也往往不健全。他們容易形成一種錯誤的優越感,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應該得到父母的支持與社會的供養。這些孩子缺乏面對失敗與挫折的能力,長大後更難適應現實生活的壓力。


為什麼這種狀況容易出現在長子或獨子身上?長子或獨子在華人傳統家庭中,往往被賦予「繼承家業」的重責大任,但這種期望常常伴隨過度的保護與寵愛。由於家長不願讓他們經歷挫折,這些男孩在成長過程中難以培養起應對現實問題的能力。他們的心理素質相對脆弱,因為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父母過於「呵護」他們,讓他們不必面對困難。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影響他們的獨立性,也讓他們心理上產生依賴感和優越感,認為自己擁有特殊待遇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這種狀況較少發生在女兒身上?相較於長子或獨子,女兒在傳統家庭中承受的期待往往較低,這使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更早學會獨立與自立。重男輕女的文化反而在某種程度上促使女兒更具自我管理能力,因為她們並不被視為「繼承人」,父母對她們的干預和過度保護相對較少。

結果,女兒在心理上更為健全,並且更能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困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通常包含更多的家庭責任,這進一步促使她們更早學會面對現實。結論重男輕女文化對長子或獨子的過度寵愛與保護,往往導致他們心理素質不健全,無法適應現實生活的壓力與挑戰。他們從小被當作「小少爺」對待,最終成為啃老族或敗家子,無法自立,也無法為家庭或社會做出貢獻。相較之下,女兒反而因為文化上的低期待而獲得更多的獨立性,較少出現依賴性問題。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僅限縮了長子或獨子的發展,也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長遠的負擔與風險。


(會想寫這一篇很久了,一直不知道怎麼下筆,但由於我個人的生活經驗,發現真的很多所謂的長子及獨子容易長大啃老變成沒有社會能力的人,不知各位是否也有知悉一些身邊的案例嗎?

avatar-img
22會員
37內容數
自認為是世界公民到各國訪視風土民情,熱於分享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差別,透過不斷學習探索,讓自己與社會不斷進步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盧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工作往往被視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許多人將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將其視為人生的核心價值。然而,這種「以工作為中心」的心態也讓不少人陷入過勞的困境,長期的工作壓力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台灣的過勞情況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勞工因為超時工作、無法兼顧生活而出現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問題。 許多人因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人聰明機智,能夠迅速理解複雜的概念,而另一些人則相對簡單,對於深奧的話題可能難以跟上。這種認知上的差異讓我們在交流時,必須要有一些策略。我自創的理論——三十分理論。 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在跟別人說話時,要注意對方的認知程度。比如說,如果你發現對
在台灣,無論男女,隨著年齡的增長,結婚似乎變成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家人、親戚、朋友甚至同事,無不對你的情感狀態保持高度關注。這種社會文化讓許多人感到壓力巨大,因為在這個文化裡,結婚似乎成為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否「完整」的標準。不結婚的人往往會被貼上「有問題」、「不成熟」、「孤僻」等標籤,這些刻板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焦慮的心態讓我們總是擔心未來的事情,忙碌著、工作著,似乎永遠都在追逐著什麼。我們常常任勞任怨,卻不自覺地承受著壓力,這樣的情況聽起來非常“華”。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或是這些華人移民到了多遙遠的國度,刻苦耐勞依然是大家對華人文化的第一印象。我們能在極為不合理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一
前幾天看到這張圖,想起過去在困境的自己,總會想哪個貴人可以協助我走出困境,但好像永遠都等不到,一直到後來受過挫折的自己長出力量之後,才發現原來我的貴人是我自己啊! 還記得從小受到傳統封建迷信文化薰陶的我,常常聽到大人們聊天說歹命不好沒有貴人相助,或著怨嘆他們不是那麼順心的人生。我也因此帶著這個
能不能不要跟我說話,可不可以學習閱讀空氣的本事來理解我的禮貌並不是我熱愛跟你談話,我善意友好的回應是因為我家教好,不是因為我多喜歡跟你聊天南地北。 不知你也是否曾經有這種經驗,還是是現在進行式,在日常或在職場上,真的就是會有這些閒聊狂人很喜歡鎖定你,特別喜歡跟你聊天,專門講一些消耗你精神的瑣事
工作往往被視為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許多人將工作放在第一位,甚至將其視為人生的核心價值。然而,這種「以工作為中心」的心態也讓不少人陷入過勞的困境,長期的工作壓力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台灣的過勞情況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勞工因為超時工作、無法兼顧生活而出現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問題。 許多人因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有些人聰明機智,能夠迅速理解複雜的概念,而另一些人則相對簡單,對於深奧的話題可能難以跟上。這種認知上的差異讓我們在交流時,必須要有一些策略。我自創的理論——三十分理論。 這個理論的核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在跟別人說話時,要注意對方的認知程度。比如說,如果你發現對
在台灣,無論男女,隨著年齡的增長,結婚似乎變成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家人、親戚、朋友甚至同事,無不對你的情感狀態保持高度關注。這種社會文化讓許多人感到壓力巨大,因為在這個文化裡,結婚似乎成為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否「完整」的標準。不結婚的人往往會被貼上「有問題」、「不成熟」、「孤僻」等標籤,這些刻板
在華人文化中,習慣焦慮的心態讓我們總是擔心未來的事情,忙碌著、工作著,似乎永遠都在追逐著什麼。我們常常任勞任怨,卻不自覺地承受著壓力,這樣的情況聽起來非常“華”。 無論經過多少世紀,或是這些華人移民到了多遙遠的國度,刻苦耐勞依然是大家對華人文化的第一印象。我們能在極為不合理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一
前幾天看到這張圖,想起過去在困境的自己,總會想哪個貴人可以協助我走出困境,但好像永遠都等不到,一直到後來受過挫折的自己長出力量之後,才發現原來我的貴人是我自己啊! 還記得從小受到傳統封建迷信文化薰陶的我,常常聽到大人們聊天說歹命不好沒有貴人相助,或著怨嘆他們不是那麼順心的人生。我也因此帶著這個
能不能不要跟我說話,可不可以學習閱讀空氣的本事來理解我的禮貌並不是我熱愛跟你談話,我善意友好的回應是因為我家教好,不是因為我多喜歡跟你聊天南地北。 不知你也是否曾經有這種經驗,還是是現在進行式,在日常或在職場上,真的就是會有這些閒聊狂人很喜歡鎖定你,特別喜歡跟你聊天,專門講一些消耗你精神的瑣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各自當媽媽與孩子的我們,一起來學作父母與小孩好嗎?」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