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應屆高中生的學測作文感思】52赫茲的孤獨:學測考場與人生交叉點上的掙扎#單篇20.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關於我考場上與當晚的感思


前言


前陣子方才面對學測作文「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在考試結束當晚的反思過程中,我突然想到了這學期上過的課文《漁父》。雖然本文所述看似與題文毫不相干,但我卻在其中看見了「52Hz的孤獨」,並依就課文內容寫了一首詩。

(投稿問題以後發)


自以為已經習慣孤獨,在書寫的過程中,我才驀然驚覺原來我不理解何謂孤獨,於是我決定就著此篇課文與題目框架重新反思我的孤獨,以及我的生命價值與自我安頓。


人是群體的動物,卻不得不領略孤獨,不過我以為,享受孤獨才能真正的享受人生。


而寫作,即是思緒的反芻,透過文字將抽象的思緒梳理。我覺得,而我也希望,我正在慢慢的愛上自己的52HZ。


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我想愛上自己的頻率。」


文本簡述


一、漁父


同學中常聽聞有人癡笑屈原的固執,譏笑他的選擇,認為他最後選擇自殺不過是逃避,在歷史上似乎也有許多人對於其「怨君」一事與不懂明哲保身進行批評。


本文藉由屈原與漁父的對話進行價值的思辨,是要不畏一切困難堅持自己的主張,抑或是跟隨世俗選擇明哲保身。如此儒道之間的論辯,作為一介涉世未深的的學子而言,自然不夠格於此高談闊論。


不過,雖然無法表明自己是認同或是反對,但我一直都很欽佩他的選擇,那樣是如何孤獨。


其實,他也不過是又一條「52Hz的鯨魚」。


二、114學測作文第二大題: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


「52Hz的孤獨」,一直都是著名的創作意象,藝術圈中不乏以此意象作為題材的作品,連我都於自己的幾篇雛作中使用幾次。


「52Hz的鯨魚」是孤獨的象徵,或許是因為青春期的自卑與不安定感作祟,我酷愛這個意象,並常以此自憐。


曾經看過有質疑「52Hz的鯨魚」是否孤獨的論述,不過,我以為這無論是真是假都沒有關係。


因為「52Hz的鯨魚」其實已經不孤獨了,至少,這世間還有如我一般,孤獨的無數。


而我,如今還在唱著「52Hz的孤獨」。


52Hz的孤獨


一、其實我不是沒有說,是你們沒有聽見


說到「52Hz的孤獨」,最直觀的經驗連結其實就是所謂「不被理解」,同時這也是此概念的精髓。考試當下時我就想到其中核心「其實我不是沒有說,是你們都沒有聽見」。


一般很多人所說的「不被理解」有時候其實都是悶在心裡,覺得為什麼對方都不能理解,但「52Hz的孤獨」更核心的點其實是「我都有說,但是你們都沒有聽見」。


就像電臺,我持續的在輸出著什麼,可是你們沒有,或者是無法切到那個頻率與我共鳴。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也常常有這種感覺,總是覺得自己嘔心瀝血所寫的,活生生彷彿親手掏出的臟器的文字都沒有得到什麼回音,於是開始懷疑自己如此行為究竟有什麼意義。


難道說,所謂歌曲,不是在被聽到的那一瞬間才真正完成嗎?


二、雖然我也想孤芳自賞做一個藝術家


身為人,總是想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但也不免會感到徬徨。我們無法得知鯨魚是否真的會感到孤單,或者只是我們的情感投射而已,可是我會。


沒有人知道,鯨魚想要的其實不是滿堂掌聲,不過是希望能夠得到回音而已。逐夢者是孤單的,我們也想要堅持自己的頻率,也總是說服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可是,生而為人,人是仰賴群體的生物,在苦無回音的時候,也總不免感到受傷。於是開始思考,自己的頻率、自己的主張,真的正確嗎?


三、可是,我不是鯨魚,我是人


或許大多數對於「52Hz的孤獨」的討論都會僅止於「鯨」,不過,我想要特別切入一個點。


其實,我不是鯨魚,我是人。


我大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頻率,明明只要改變頻率,說出大多數人想要聽的話,我就可以免於此刻孤單的結果,可以融入這個社會。


可以說,這一切孤單不過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作為鯨,如此不見回聲的歌唱是為了什麼?

作為蟬,這真的是我想要賭上生命的歌嗎?

作為人,我真的具有一輩子孤獨的覺悟嗎?


52Hz的價值選擇


一、正是因為有選擇權


「52Hz的孤獨」如果撇除藝術上的美,以「人」作為載體,那麼便會衍生出所謂「價值選擇」。


如同《漁父》一般,屈原的「堅持己見不同流合汙」,與漁父的「與世浮沉」,身而為人,總是免不了經歷此般的掙扎。


明明都知道所謂「聰明的選擇」,厭惡如今這樣孤單的處境,渴望著改變,也知道方法,可是卻又不想要背叛自己的頻率。


然而,又總是會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僅是在進行無意義的自憐?其實自己就像是一個被眾人唾棄的小丑?


正是因為身而為人,擁有選擇權所以徬徨。


二、然而,人是無法離群索居的


《漁父》中看似是在論辯人的生存方式,但我卻以為,其文本中也為了「社會群體是否是人的生存必要條件」此一問題進行了回答。


答案是不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可是桃花源中沒有麵包,沒有物質生活,亦沒有人間的煙火氣。所以人類必須前往江湖,人類在尋找一個部落,尋找一個同溫層,尋找一個回音。


不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屈原,給出的答案便是死亡。所以我才會於前文提及我欽佩他。


作為蟬,死前還能奏出最後的鳴響,在世界上留下什麼,在最美麗的時機死去,可他卻選擇這麼無身無息的沉入海底。


不禁讓我聯想到鯨落。


致「今生」以「鯨聲」


深入「52Hz的孤獨」時,我想了很多,關於人生的意義、創作的意義,我原以為自己很了解這個文學意象,後來才發現,或許在生命上我仍然一無所知。


在創作的六年間,我多次感到迷茫,總是懷疑自己所堅持的方向是否是正確的,總在主流與非主流間掙扎。


我目前仍在經營一個文章平臺(嗨,在這),每次自己寫的新詩或者散文總是乏人問津,然而乘著當前主流趨勢的評論文總是輕易的上熱度排行,總令我懷疑自己堅持的方向是否正確。我是應該堅持己見、甚至殉道,或者應該同流於世俗,得以於世界的洪流之倖存?


一直覺得自己的文字與他人格格不入,不論是在同儕之間抑或是創作者圈。當同學間大部分人都還在抱怨抒情很困難、湊不到要求字數時,我卻因為過於濫用譬喻逃避敘事而困擾,總覺得自己的文字無法傳達給任何人,就連自己都無法與之共情。


然而,我卻依戀著自己的頻率,一直以為,頻率即代表我這個人,即是我的生命所存。

我不忍背叛自己,我還是想要成為自己,唱出屬於自己的歌。


我想讓自己感覺,我曾經作為「52Hz」活在這個世界上。


致「今生」以「鯨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四、人非鯨魚,可以選擇改變 52Hz的鯨魚無法改變它的頻率,但人類可以。這是一種祝福,還是一種詛咒? 我們可以選擇說出世俗愛聽的話,穿上迎合潮流的外衣,成為「大眾頻率」的一部分。這樣的我們,不會再孤獨,不會再困在無人回應的世界裡。可是,這樣的我們,還是我們自己嗎? 然而,我們也無法像鯨魚那樣,無止盡地歌唱而不渴望回應。人類不是孤島,我們渴望歸屬,渴望理解,渴望與世界建立聯繫。沒有回音的日子,會讓人懷疑、痛苦,甚至動搖信念。 於是,問題來了:我們該如何在「堅持自我」與「被世界接受」之間尋找平衡? 五、堅持歌唱,總會有人聽見 多年來,我一直在寫作。許多時候,我的文字像是被投進深淵,沒有回應,也沒有人在意。我曾經懷疑自己,想過是不是該改變風格,寫些更容易討好大眾的東西。 可是後來,我收到了一封私訊。那是一位陌生讀者,他告訴我:「你的文章,陪我度過了最難熬的一段日子。」 那一刻,我明白了——即使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聽見了我的歌聲,那也足夠了。 52Hz的鯨魚或許孤獨,但它並不寂寞。因為它的故事,已經被這個世界聽見。 而我們呢?我們或許也在用自己的頻率歌唱,等待著那個能夠聽見的人。 六、致52Hz的你:請繼續歌唱 或許,你也曾有過「沒有人聽見」的時刻。或許,你也曾想過改變頻率,融入主流,讓自己不再與世界格格不入。 但請記住——你的聲音,有它存在的意義。你的頻率,不需要被所有人接受。這個世界很大,總有人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你的歌聲。 即使沒有回音,也請繼續歌唱。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只有一隻 52Hz 的鯨魚。
cat seven 感謝你的超長留言 統整的很棒,有些事我確實沒有交代很清楚 感謝分析
52Hz的孤獨:致無回音的歌者 一、孤獨的頻率,無人聽見的歌 浩瀚的海洋之中,有一頭聲音獨特的鯨魚。它的歌聲頻率是 52 赫茲,與所有同類都不同。這意味著,它的聲音不會被同伴接收,也無法與其他鯨魚交流。它游動著,歌唱著,卻始終沒有回音。於是,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我們無法得知 52 赫茲的鯨魚是否真正感受到孤獨,但我們確實在它的故事裡,看見了自己。那些在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的人,那些努力表達卻始終得不到理解的人,那些與世界頻率不同,卻依然選擇堅持自己聲音的人。 這頭鯨魚的故事,被世人賦予了詩意與憐憫,也被我們用來映照內心的孤寂。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孤獨,真的是一種悲哀嗎?」 二、與世俗共鳴,還是與自己共振? 《漁父》裡,漁夫笑問屈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言下之意,這世間污濁,你何必執著於清白?隨波逐流豈不是更容易存活?屈原沒有回應,而是選擇投江。他的歌聲,最終沉沒於汨羅江中,化為永恆的孤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屈原也是一頭「52Hz的鯨魚」。他的思想無人聆聽,他的忠誠無人回應,他的堅持最終成為悲劇。他可以選擇「改變頻率」,選擇妥協於世俗,但他沒有。他用生命作為代價,證明了自己的頻率是真實存在的。 可是,當我們站在歷史的彼岸回望,屈原的頻率真的沒有人聽見嗎?他的詩篇千年傳頌,他的故事影響無數後人。他的歌聲,雖然在當時無人回應,卻穿越時空,迴盪至今。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是為了當下的回音而歌唱,還是為了某個未曾可知的理解而堅持?」 三、孤獨的歌者,真的無人聆聽嗎? 「52Hz的孤獨」之所以成為經典意象,是因為它擊中了人類最深層的渴望——被理解。我們都曾有過「明明已經說出口,卻依然沒人聽見」的感覺。這種孤獨,比沉默更為可怕。 創作者尤其明白這種孤獨。當我們投入全部情感去書寫、去創作時,期待的並非掌聲,而是理解。我們想知道,這些文字是否觸及過誰的靈魂?這些音符是否震動過誰的心弦? 可現實是,許多時候,我們的作品石沉大海,沒有人點贊,沒有人評論,甚至沒有人看過。這種時候,我們開始懷疑:「我的頻率是不是錯了?我應該調整音高,唱出大眾想聽的旋律嗎?」 可是,如果我改變了,那還是我嗎? 這是每個「52Hz的歌者」都必須面對的抉擇——是融入世界,還是堅持自己?
入字機奴-avatar-img
2025/03/17
濠梁之辯,這是AI給的答案
異雲-avatar-img
2025/02/26
剛看到這個題目得時候覺得好難XD,楓崎綾夢講的好詳細,好多我沒想到的觀點
異雲 我只是習慣先對一個「概念式」的命題「下定義」,這樣就會比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不過這種抽象命題的好處自然就是很難偏題(除非定義下錯) 我個人因為超討厭敘事,所以我一貫的操作手法都是找到一個核心象徵貫穿全文
月凝-avatar-img
2025/03/19
很喜歡以「鯨聲」致「今生」的寓意☺️
avatar-img
另夢的蛛絲馬跡
32會員
183內容數
所以,無法成為創作者的偽魂成為蠶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其他鯨魚無法接收到牠發出的高頻率叫聲。雖然有很多同伴,但其他同伴聽不到牠的呼喚,牠也聽不到其他同伴的聲音。 町田苑香的小說《52赫茲的鯨魚們》不是講鯨魚的故事,而是兩個被排擠,遺棄孤單的靈魂。 從小就不知道父親是誰的貴瑚,母親再婚,做為拖油瓶的她被繼父討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 其他鯨魚無法接收到牠發出的高頻率叫聲。雖然有很多同伴,但其他同伴聽不到牠的呼喚,牠也聽不到其他同伴的聲音。 町田苑香的小說《52赫茲的鯨魚們》不是講鯨魚的故事,而是兩個被排擠,遺棄孤單的靈魂。 從小就不知道父親是誰的貴瑚,母親再婚,做為拖油瓶的她被繼父討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第40章 燈光與魚   1. 已經是十二月下旬了。時間向著一月前進,距離這個學期的第19周,也就是期末考試周,只有3周不到了。   考試的壓力,把那些平時不太上自習的學生,驅趕進自修教室和圖書館。人一多,占座又開始流行。 自然也沒有人規定,寢室就不能看書,只是寢室似乎天然就適合摸魚。
Thumbnail
我在海邊跟我的焦慮、恐懼對話,最後找到對自己的愛和信任,並轉化焦慮與恐懼。
Thumbnail
我在海邊跟我的焦慮、恐懼對話,最後找到對自己的愛和信任,並轉化焦慮與恐懼。
Thumbnail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這幾天慢慢在看《大武山下》,看到其中一小段: 「孤寂,是存在的本質。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52赫茲的深海鯨魚。九十四歲的老人跟十四歲的少女,孤寂感是一樣的,就好像只要是皮膚,割一刀就會流血。」 日前在想關於「孤獨」的事,心裡浮現莊子的無何有之鄉,覺得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一塊不被任何人所了解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雖然牠的聲音迴盪在遼闊的大海中,卻沒有任何同伴能夠接收到牠的聲音。 主角貴瑚出生在一個缺少愛的家庭,即便他再怎麼呼喊、求救,似乎都得不到相對應的回應,所以他總是孤獨的、寂寞的,總是渴望被聽見,被愛著的。 貴瑚打從一出生就不被祝福,媽媽不是名正言順的妻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雖然牠的聲音迴盪在遼闊的大海中,卻沒有任何同伴能夠接收到牠的聲音。 主角貴瑚出生在一個缺少愛的家庭,即便他再怎麼呼喊、求救,似乎都得不到相對應的回應,所以他總是孤獨的、寂寞的,總是渴望被聽見,被愛著的。 貴瑚打從一出生就不被祝福,媽媽不是名正言順的妻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內心又像深沉的大海 我們能夠看到 彼此海面上的波瀾,又或者是安穩如鏡 深邃的大海,充滿了未知,可能這一生我都無法透徹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們》是一部描述孤獨、愛與生活的小說,故事中的角色在面對各種困境後,找到了相互理解與支持的夥伴,最終實現共鳴。故事背景涉及52赫茲鯨魚的獨特音階,呼應著人與人之間的內心觸動。精神心境與自我成長貫穿整個故事,是一部極具震撼力的小說。
Thumbnail
《52赫茲的鯨魚們》是一部描述孤獨、愛與生活的小說,故事中的角色在面對各種困境後,找到了相互理解與支持的夥伴,最終實現共鳴。故事背景涉及52赫茲鯨魚的獨特音階,呼應著人與人之間的內心觸動。精神心境與自我成長貫穿整個故事,是一部極具震撼力的小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