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狂歡,是以鄰為壑,各種污染環境成本交由開發中國家(以中國為主)去承擔,實際上地球的總消耗並沒有降低,中間的差價幾乎由金融業與新興科技業去獲得。台灣光是代工就拿到了超高紅利,科技業的發展將台灣近20年的產業衰敗撐起,就可知道歐美的最終獲益者,到底得到多少。我們只要去看免稅天堂國家,到底有多少國際資金透過避稅手段,就可知道這場盛宴,吃到腦滿腸肥的人有多少。不要懷疑,美國「人」賺最多,但「美國」反而是虧的。
為何進入21世紀,金流的運轉加速,薪資增加通膨也增加,大家好像在窮忙,有數不盡的新商品,未來似乎非常值得期待?高速流動本就會創造機會,同時也產出失敗,媒體不會去報導失敗者,這是常態。
柯林頓政府擘劃的全球化成功了,但美國並沒有獲益,帳面上數字大增,但沒有轉到每個人手上。只要看房價的飆漲與房貸的數量,就可以看出國際金融流動製造的債務有多誇張,這最後都要還的。
華爾街大發財,美國卻通膨嚴重債台高築
如果你不明白,請思考貨幣本身的意義,貨幣不能吃,本身的意義在於信用償付,也就是每個人創造出的產值,透過貨幣進行信用交換。沒有生產就不會有貨幣,只有貨幣沒有生產,產出不足就會通膨,大一經濟學原理就有,不需要想太複雜。現實就是,基本日用品的價格會飆漲,就是產出不足。假如美國現在刪除所有環保、勞工、人權法規,回到卡內基鋼鐵廠會僱人去毆打抗議員工的年代,猜猜看物價會多快掉下來?很多時候,不要想太複雜,你手上的精美商品,經過越多道現代標準檢驗,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高。
差別在於你自己出錢,還是納稅人買單。
這就是另一個重點,美國國稅局舉世聞名,追稅會追殺全球,沒有地方可逃,是地球人的共識。那為何金融富豪可以避那麼多稅,科技業的股東們繳的在比少?避稅天堂就是其中一個手段,除此以外跟法律制度不完備的開發中國家勾結,將資產用其他方式轉移,像是投資股票的獲益、慈善事業的捐款,花樣可多了。
最後就是乖乖繳稅的納稅人倒楣,要負擔最多的份額。這就產生另外一種被製造出的仇恨,中產階級仇視勞工,覺得沒繳稅的居然還要求那麼多,勞工仇恨中產階級以上為富不仁,國內失業這麼多,還在說什麼產業外移比較好的屁話。
90年代起美國持續讓利,反恐戰爭時達至高峰
有沒發現,我們所得到的資訊中,都有部分故事雷同。對,這就是「沒有在產業界工作的教授」塑造出的價值觀,這同樣滲透到國防外交上,冷戰後已經沒有大型危機,外交單位有經驗的越來越少,官僚習慣要有專家背書,於是一篇篇學術研究,卻沒有幾篇是根據第一線情報人員作業的報告。
前幾個月,歐洲外交官哭泣著說,川普毀掉過去幾十年的國際慣例。對,毀掉柯林頓時期「開始建立」的慣例,實際上也沒那麼久,柯林頓政府在推動時,遇到的阻力沒有比較小,歐洲到處給人穿小鞋,尤其是在環保規章上動手腳的非關稅障礙,有在同時期產業界待過的,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相關事件。
也別說歐洲,台灣自己就創造一大堆關稅壁壘,看看那精美的進口車稅率,回頭望望扶不起的裕隆,再看看多少農業保護,我們有資格說別人?日本也是,農林水產省竭力阻擋美國農產品進口根本不是新聞。這在全球化後,每個國家都在上映,各國官僚對「美國大量生產的廉價商品衝擊」有多恐懼,即使資料都過期了,有些都交給台灣代工20年,歐洲到中南美都還有官僚相信美國廉價商品侵略的真實性。
轉捩點是911事件,小布希開啟全球反恐戰爭,並施壓各國配合。各國在不甘不願下重新與美國進行「利益交換」,與冷戰時期沒有兩樣,透過關稅優惠、金融貸款、重建利益等等,交換歐日國家的反恐配合。
簡單說啦,所謂的國際慣例,時間大概要從小布希第二任後才開始,在歐巴馬第一任達到高峰,第二任進入衰退。
偽君子與真小人:從多邊經貿回歸雙邊經貿協定
這套慣例,指的是依靠人權、環保等「普世價值」,建立起的國際共識,並依此進行「多邊談判」,依靠協商達成結果的「國際慣例」。
但說這些話的人,並沒有告訴你,普世價值講了七八十年,根本是口頭禪。實務運作全部都是利益交換,冷戰時期用核武保護傘等軍事利益,交換歐洲國家的讓步。冷戰後用全球化、關稅優惠等作為交換,這套規矩還沒熟悉,又開始摻入反恐戰爭的軍事需求。直到歐巴馬上任後,美國才算真正用「多邊精神」去跟歐洲人平等的談國際事務。
那為何歐洲人會相信有運作幾十年的慣例?你怎麼這個時候,就相信政客不會騙人了?
其實也不算騙,說一半實話而已,所謂的普世價值,作為面子工程幾十年是真的,但檯面下要推動「慣例」,皆是真金白銀在論斤秤兩,不然根本不會動。川普做的是戳破這張名為表面功夫的紙,不然如果真有普世價值的共識,為何歐洲還是沒有大動作的擴軍,美國民主黨沒有去竭力反抗共和黨政府,起碼要提個「歐洲關係法」吧?
- 編:能有台灣關係法,而不是華國關係法,一方面也是立基於台灣地位未定論。比如台灣關係法中的台灣當局,只有台灣與澎湖,而非中華民國觀點的台澎金馬。
台灣關係法才是真正由總統破壞慣例產生的美國國內法,如果不是卡特越過國會與中國建交,斷絕台灣的外交承認,國會也不會正面對著總統這樣幹。
這不過說明,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指責,更像是默契下的舞台劇,好人壞人腳色領好,各自去本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