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民國八十四年(1995),正值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半個世紀前,中華民族歷經八年浴血奮鬥,以千萬生命的代價,換取最後的勝利。對國際秩序而言,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存亡之戰,更是二戰格局的轉折點。當時,《開羅宣言》清楚規定:臺灣及澎湖群島歸還中華民國,這成為後來臺灣光復最直接的法理基礎。

然而五十年後,冷戰已近尾聲,臺灣社會正邁入民主轉型之路,中華民國的國際處境卻愈加險峻。在此背景下,中華郵政發行「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郵票及小全張,不僅是回望歷史的姿態,更是一份歷史話語權的宣示。它提醒世人:臺灣光復與抗戰勝利密不可分,歷史真相不容扭曲。

圖像設計

小全張以上下對照的結構,將戰爭場景與戰後秩序並置,極具象徵意涵。

上半部黑白照片:取材自1943年「開羅會議」。蔣中正、羅斯福、邱吉爾與宋美齡並肩而坐。影像雖為黑白,卻散發莊嚴厚重的歷史感,象徵盟國共商戰後安排的重要時刻。

五元郵票:描繪國軍士兵在前線奮勇突擊的場景。煙硝之間昂首前進,象徵八年抗戰的血與火。畫面充滿動態張力,傳達民族求存之志。

十九元郵票:以總統府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主景,背景繪出台灣島的紅色輪廓,明確宣告「臺灣光復」與政權延續。設計莊嚴有力,將戰後成果與國家正統結合。

最為關鍵的是,小全張下方附有《開羅宣言》原文英譯句: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這一短句,使郵票超越單純的紀念,而成為歷史法理的物證。

歷史意義

這張小全張所承載的意義,不僅止於紀念,更在於為歷史正名。

首先,它清楚昭示:臺灣的歸屬並非臆測,而是國際條約與盟國承諾的結果。其次,在當代語境中,這枚郵票更具政治力量。今日中國大陸刻意曲解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聲稱該決議意味「台灣屬於中國」。然而事實是:2758號僅涉及「中國代表權」問題,與臺灣地位無涉。相比之下,郵票上明確標記的《開羅宣言》,成為最直接的反駁,提醒世人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安排不可被隨意抹煞。

因此,這枚郵票不僅是方寸紀念,更是一份歷史證言。它向後世訴說:歷史雖可被遮掩,但無法被改寫。

國際比較視角

若將這枚郵票放入國際脈絡,對照中國大陸與聯合國的相關紀念,更可看出差異。

中國大陸的版本。同樣在1995年,大陸亦發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郵票。設計上強調八路軍、新四軍的革命形象,紅旗與群眾場景佔據主導,將抗戰成果單一化歸功於中共,刻意淡化國民政府在正面戰場的付出。這種選擇性敘事,成為政治宣傳的一環。

聯合國的紀念。聯合國也曾就二戰勝利發行郵票,但多以「和平」「反法西斯同盟」為題,刻意抽象化。自1971年2758號決議後,更未在郵政品上明言臺灣歸屬。這是一種「沉默的政治」,以迴避方式掩蓋敏感議題。

臺灣的版本。相比之下,中華郵政的設計最為獨特。它直接引錄《開羅宣言》原文,將國際法理具體化於方寸之間。這既是文化符號,也是歷史見證

三方比較之下可見,中國大陸郵票重在「意識形態化」,聯合國郵票偏向「和平抽象化」,而臺灣郵票則走向「史料見證化」。這種差異,正映照出各自的政治立場與歷史選擇。對收藏家而言,臺灣版本格外珍貴,因它在郵票這種最日常的載體上,保留了最具份量的歷史依據。

收藏價值

就集郵角度而言,這張小全張設計嚴整、印製精良,黑白與彩色的呼應更添莊重氣氛。它不僅是郵政史上的紀錄品,更是一種「歷史的縮影」。其市場價值固然有限,但文化價值卻不容估量。對於研究戰後郵票、國際法理與歷史記憶的人而言,它是一份難以取代的實物史證。

郵票,向來被稱為「國家的名片」。這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小全張,在方寸之間,承載民族苦難的回望、戰爭勝利的榮光,以及臺灣光復的法理憑據。

今日國際論戰紛紛,歷史常遭曲解。然而這枚郵票提醒我們:歷史不是可以隨意操弄的符號,而是有憑有據的真實。當我們凝視它,不僅是在追思過去,更是在當下捍衛真相。這正是方寸之物的力量——在最微小的紙片上,訴說最深沉的歷史。

台灣發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郵票  (李建崑攝影)

台灣發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郵票 (李建崑攝影)

中國發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郵票 (網路圖片)

中國發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郵票 (網路圖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7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19
2025 年 9 月 10 日,保守派活動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校園演講時遭槍殺,震動全美。此一針對個人的暴力悲劇,很快延伸為教育界的輿論風暴——部分教師在社群媒體上以嘲諷乃至「慶祝」的語氣回應,隨即引發多州調查與懲處。這一事件不僅凸顯政治極化的危險,更揭開美國
Thumbnail
2025/09/19
2025 年 9 月 10 日,保守派活動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校園演講時遭槍殺,震動全美。此一針對個人的暴力悲劇,很快延伸為教育界的輿論風暴——部分教師在社群媒體上以嘲諷乃至「慶祝」的語氣回應,隨即引發多州調查與懲處。這一事件不僅凸顯政治極化的危險,更揭開美國
Thumbnail
2025/09/18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常見到「懂得鳥語」的傳說。比如《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弟子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引述他「知鳥語」,能從禽鳥的鳴叫理解其意。又如《列子·湯問》載周人萇弘「善鳥語」,據鳥鳴便能知吉凶,後世遂視為通靈之才人。
Thumbnail
2025/09/18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常見到「懂得鳥語」的傳說。比如《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弟子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引述他「知鳥語」,能從禽鳥的鳴叫理解其意。又如《列子·湯問》載周人萇弘「善鳥語」,據鳥鳴便能知吉凶,後世遂視為通靈之才人。
Thumbnail
2025/09/18
  1991年,台灣中華郵政曾發行一枚特種郵票,以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孔雀開屏圖》作為圖案。畫中孔雀舒展尾羽,金翠輝映,羽毛紋理細膩,兼具中西畫法的神采。郎世寧,原名 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義大利米蘭人,耶穌會傳教士。
Thumbnail
2025/09/18
  1991年,台灣中華郵政曾發行一枚特種郵票,以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孔雀開屏圖》作為圖案。畫中孔雀舒展尾羽,金翠輝映,羽毛紋理細膩,兼具中西畫法的神采。郎世寧,原名 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義大利米蘭人,耶穌會傳教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日前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協會會長朱嘉煌率團前往沖繩參加六月二十二日《第十二回台湾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和六月二十三日《沖繩戰79年慰靈之日》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主持的平和祈念慰靈日活動。 這是一場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台灣先人在歷史上,因地理與歷史緣故在沖繩琉球群島戰役的重要性紀念活動。
Thumbnail
日前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協會會長朱嘉煌率團前往沖繩參加六月二十二日《第十二回台湾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和六月二十三日《沖繩戰79年慰靈之日》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所主持的平和祈念慰靈日活動。 這是一場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台灣先人在歷史上,因地理與歷史緣故在沖繩琉球群島戰役的重要性紀念活動。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法廣的,貼在下面。。。 標題:六四35周年:民主臺灣應接力香港傳承六四精神? https://www.rfi.fr/tw/%E5%B0%88%E6%AC%84%E6%AA%A2%E7%B4%A2/%E8%A6%81%E8%81%9E%E5%88%86%E6%9E%90/2024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本書從歷史的縱軸,討論了從一九四五年至二零零零年臺灣獨立的運動歷史,其中包含了臺灣獨立的思考、戰後臺灣獨立運動、海外臺灣獨立運動、整合與轉型這些方式下去對「臺灣獨立」做出了精細的分析
Thumbnail
本書從歷史的縱軸,討論了從一九四五年至二零零零年臺灣獨立的運動歷史,其中包含了臺灣獨立的思考、戰後臺灣獨立運動、海外臺灣獨立運動、整合與轉型這些方式下去對「臺灣獨立」做出了精細的分析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的是台灣二戰之後到邁向民主化的過程,總共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國共內戰到韓戰爆發這段時間的歷史,第二部份是蔣介石政權,第三部份是蔣經國繼位以後台灣的政治變化。第一部份我最不熟悉,然而這段時期的國際形勢非常暗潮洶湧,台灣的命運也因此經歷了好幾回的變化。 韓戰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1949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