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美國優先的宣告與台灣的處境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川普總統(Donald Trump)於2025年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 80)上發表演講。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聯合國演講,演講持續約一小時,涵蓋美國國內成就、國際關係及對聯合國的批評。 川普在本屆聯合國大會上,以「美國主權與實力」為核心,重申其「美國優先」政策。他將美國的經濟復甦、邊境管控、軍事擴張與外交成果,描繪為全球領導力的基礎。對台灣而言,這種強調「美國自立」與「領導而非依附國際機構」的姿態,既意味著可依靠的力量,也暗示了風險:美國會優先考量自身利益,盟邦之間的支持仍需具體互惠來維持。 移民、邊境與台灣的啟示 川普在移民問題上誇口「零非法入境」,此舉顯示他善於將「主權與邊界」結合成政治動員的核心論點。對台灣而言,這提醒我們在處理新住民、移工與難民議題時,也需兼顧人權與國安,避免被極端化的言辭左右。更重要的是,當美國將「邊境安全」視為戰略資產,台灣的「海疆防衛」與「資訊邊界」同樣需要清晰戰略,方能與美國的安全話語對接。 貿易協定與經濟戰略 川普強調與多國簽署「歷史性貿易協議」,藉以突顯美國製造業復興。台灣應從中理解:美國關切的不僅是安全,更是供應鏈掌握權。若台灣欲維持半導體優勢,便需在技術合作、產業安全與市場開放間拿捏平衡,強化「不可替代性」;並積極爭取與美國、日韓、東南亞等國的多邊貿易框架連結,避免在「美國優先」的再分配中被邊緣化。 國際關係與戰爭終結的言說 川普宣稱自己在數月間結束多場戰爭,並擴大亞伯拉罕協議。雖然這些說法多有誇張,但釋放一個訊號:美國希望以「直接談判」取代「多邊調停」。台灣在國際困境中,若能藉助美方支持,爭取更多「雙邊協議」或「實質安全合作」,比單純仰賴聯合國更為可行。然而,這也意味台灣需具備靈活外交,避免被美中角力直接犧牲。 對聯合國與全球主義的批判 川普批評聯合國低效,藉大樓翻新為例,諷刺其「華而不實」。台灣長期被排除於聯合國體系之外,對此批評或許感同身受。但我們必須警覺:若國際秩序日趨「去多邊化」,台灣尋求國際能見度的渠道將更受限。因此,台灣除了與美國加強合作,更應主動深耕「次區域多邊平台」──如印太戰略、CPTPP、區域人道救援協調機制等,以彌補在聯合國的缺席。 北約與盟友關係的隱喻 川普宣稱已推升北約國防開支至GDP 5%,並重建與中東夥伴關係。此舉對台灣的啟發在於:美國評估盟友價值的核心,往往在於「實際防務貢獻」與「資金承擔」。台灣若要鞏固美國承諾,除了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也需在印太區域安全網絡中展現「負責任的力量」。 對伊朗、加薩與和平論述的觀察 川普對伊朗釋出「援助換和平」的訊號,顯示其政策工具偏重交易模式。台灣亦應意識到,美國可能在未來台海局勢中採取「利益換取」的計算方式。因此,台灣的外交策略需努力將「民主價值」與「戰略資產」綁定,使台灣在美國的決策方程式中,始終是一項「不可犧牲的籌碼」。 對台灣的啟發 1. 安全自主:川普推崇北約盟國加大軍費,顯示「防務貢獻」是美國衡量盟友的核心。台灣若要確保支持,必須展現更強的自我防衛能力與區域安全角色。

2. 經濟籌碼:川普誇耀多項貿易協議,折射其以經濟利益為外交核心。台灣在供應鏈上具「不可替代性」,需強化此優勢,使之成為不可忽視的籌碼。

3. 多邊缺席下的布局:川普貶斥聯合國,台灣更應警覺多邊平台的萎縮。既然無緣正式席位,我們就需在印太戰略、CPTPP及人道合作機制中積極深耕,補足國際能見度。

4. 交易式外交:川普對伊朗提出「援助換和平」,顯示美國偏好以利益計算。台灣須設法將「民主價值」與「戰略資產」綁定,避免在大國交易中被邊緣化。 台灣的抉擇 川普的演講,支持者視為「美國力量的宣言」,批評者則認為是「孤立與自負」。對台灣來說,最重要的並非評斷演講真偽,而是清醒認知:在「美國優先」的時代,台灣必須以 戰略自主、籌碼交換與多元布局 為核心,確保自身利益。

在變動不安的國際格局裡,唯有持續展現堅韌與靈活,台灣才能使自己成為「不可取代的夥伴」,而非「隨時可交易的棋子」。

2025年9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Angela Weiss/AFP)

2025年9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Angela Weiss/AF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8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24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簡稱IORG)最新報告《台灣失敗論和民主的信心危機》指出:「台灣失敗論」是一套中國長期結合時事、宣稱台灣弱小無能必定失敗的假資訊操弄論述,目的在削弱台灣國民信心,使台灣人認為必須依靠中國。
Thumbnail
2025/09/24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簡稱IORG)最新報告《台灣失敗論和民主的信心危機》指出:「台灣失敗論」是一套中國長期結合時事、宣稱台灣弱小無能必定失敗的假資訊操弄論述,目的在削弱台灣國民信心,使台灣人認為必須依靠中國。
Thumbnail
2025/09/23
在這座山嶺之國,古老的河流穿過峭壁與溫潤的山谷,尼泊爾再次提醒世界:被壓迫的人民不會永遠沉默。2025年9月,尼泊爾的年輕世代——Gen Z,以驚人的勇氣與決心,掀起了一場反腐、要求公正與透明、捍衛言論自由的運動。這不只是一場政治風暴,更是一道曙光,昭示著自由世界與權威主義、極權制度之間的根本分野。
Thumbnail
2025/09/23
在這座山嶺之國,古老的河流穿過峭壁與溫潤的山谷,尼泊爾再次提醒世界:被壓迫的人民不會永遠沉默。2025年9月,尼泊爾的年輕世代——Gen Z,以驚人的勇氣與決心,掀起了一場反腐、要求公正與透明、捍衛言論自由的運動。這不只是一場政治風暴,更是一道曙光,昭示著自由世界與權威主義、極權制度之間的根本分野。
Thumbnail
2025/09/20
2025年9月,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成為歐洲安全的焦點。俄羅斯藉由無人機侵入、戰機挑釁與電子干擾,加強對北約東翼的壓力。這些事件非全面性戰爭,卻構成「灰色地帶」行動,測試北約的警戒反應與政治決心。
Thumbnail
2025/09/20
2025年9月,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成為歐洲安全的焦點。俄羅斯藉由無人機侵入、戰機挑釁與電子干擾,加強對北約東翼的壓力。這些事件非全面性戰爭,卻構成「灰色地帶」行動,測試北約的警戒反應與政治決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川普若當選總統,落實美國優先、對外課徵高關稅等政見,會對美國、中國及全球帶來哪些衝擊和影響?學者:貿易壁壘保護美企,將加速中國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學者張斌呼籲,決策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需不足問題的嚴重性!採取「超預期的政策力度」打破當前的負向循環,提振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預期,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川普正式成為共和黨美國總統候選人,他真的能"再次""讓美國再次偉大"?德國最新一項研究結果,若川普當選下屆美國總統,德國可能損失1500億歐元。 歐盟擬採反傾銷行動,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最終關稅,歐中貿易戰風險升溫! 中國經濟Q2增長弱,房市低迷為最大拖累,房市泡沫化,中國媒體:房地產時代宣告謝幕!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在首場電視辯論結束後,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由於辯論表現不佳,現任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下滑,與對手川普的差距拉大。這引發了全球對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的不確定性和憂慮。企業界尤其擔心川普再次執政帶來的政策不穩定性。因為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川普的政策變化曾增加企業風險。
Thumbnail
在首場電視辯論結束後,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由於辯論表現不佳,現任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下滑,與對手川普的差距拉大。這引發了全球對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的不確定性和憂慮。企業界尤其擔心川普再次執政帶來的政策不穩定性。因為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川普的政策變化曾增加企業風險。
Thumbnail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Thumbnail
上週美國總統辯論由民主黨的拜登(Joe Biden)與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進行,這篇文章整理了辯論的一些重點,包括辯論內容、兩位候選人的政策立場和領導風格,以及辯論結束後的活動安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