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一次看到本專題的人,建議先閱讀:
《精神科常見藥物篇:藥物辨別 》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BZDs)
苯二氮平類在現代算是最廣泛被運用的鎮靜用藥物,但在近一百年來的現代醫學發展當中,較早被廣泛使用的鎮靜麻醉藥物,其實是它的前輩:「巴比妥鹽」類。
巴比妥鹽類藥物最早由德國科學家合成,是1920至1950年代左右,在臨床麻醉上的第一選擇。但這一類的藥物因為過量服用的危險性高和容易上癮等問題,而逐漸被後來開發出的BZDs取代。
現在,巴比妥鹽類只有少數的難治型癲癇和麻醉會考慮使用,幾乎已經退出現代醫學的第一線舞台,但因為有強成癮性和產生愉悅感的可能性,在毒品界仍有一定知名度。
補充說明,在精神文明史的「東洋醫學篇」中,曾作為補充內容介紹日本止痛藥「EVE」。
EVE內含「類巴比妥鹽」藥物,目前僅有日本允許使用在成藥中。
大多研究報告認為,EVE內含的「類巴比妥鹽」毒性遠小於真正的巴比妥鹽類,但由於研究報告僅只日本有,其他國家都對這類衍生藥物採嚴格管制態度。這種「類巴比妥鹽」目前已經應用超過40年,沒有具體的有害報告,但請在指示的安全劑量下使用(標準版EVE是一天6顆為安全範圍)。
回到正題,在近40年來接手巴比妥鹽地位的藥物,就是這篇要說的BZDs,也是目前的主流一線鎮靜劑。
苯二氮平類(BZDs)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在臨床上用於鎮靜、抗焦慮、抗癲癇、安眠藥等使用。由於其中樞神經抑制劑的特性,同時能夠作為許多精神疾病的輔助用藥,而在精神科的第一線廣泛投入使用。然而這一類的藥物仍有著成癮和依賴的風險,所以使用上必須特別謹慎注意。
與他的前一代學長巴比妥鹽類相比,BZDs過量服用的安全性高,但成癮性並沒有低到哪去。在美國,BZDs被當成「娛樂用藥物」濫用的風氣盛行,特別是配各種酒類一起服用,會加強BZDs的效果,有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欣快感。
現在,在各個先進醫療國家,BZDs都是管制藥物,在台灣多半被分類在第四級管制藥和第三級管制藥。領第三級管制藥是要在處方同意書上簽名的。
而BZDs主要作用有:鎮静、催眠、抗焦慮、抗癲癇、筋肉鬆弛等等,可說是相當泛用。依照作用的型態,分為長效型、中效型和短效型,短效型與中效型亦可作為手術前鎮靜劑、助眠劑使用,而長效型可以做為長時間的抗焦慮藥發揮作用。
一般來說,不建議持續使用超過2~4週,但是低劑量使用下被認為是安全的。長時間高劑量使用下,突然斷藥會出現戒斷症狀,相較於其他精神科的藥物,BZDs的使用需要更留意。
因此,醫生通常不會長時間開立此類藥物,而是做為主藥生效前,拿來遞補空窗期的應急藥使用,或是作為應對急發狀況時的備用藥開立。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類的藥物生效強度,和每個人腦內的「γ-氨基丁酸(GABA)」活性有關,也因此對於個人狀況不同,這類的藥物在治療劑量的上限上會有一些差異。
而部分的精神科藥物會對「γ-氨基丁酸」的活性造成影響,因此增強苯二氮平類的藥效,例如被當作情緒穩定劑的抗癲癇藥物,通常都有影響GABA活性的能力。
除了BZDs之外,還有一種藥也曾被拿來當弱效的助眠藥,就是第一代「抗組織胺」藥,這種藥會讓人昏昏欲睡,是早期的綜合感冒藥中會有的成分。現在改良過後的抗組織胺藥已經沒有太強的催眠效果了。
這類抗組織胺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抗過敏」、「治鼻炎」、「壓制胃酸」,催眠只是他的副作用。一般藥局就有賣的抗過敏藥通常都是改良過的抗組織胺藥了,早期的抗組織胺藥多退下第一線、也沒有特別做管制,主作用也不是要把人弄睡,在這篇就不提了。
常見的苯二氮平類藥物
- Triazolam(三唑侖)
- Brotizolam(溴替唑侖)
- Midazolam(咪達唑侖)
- Alprazolam(阿普唑侖)
- Estazolam(艾司唑侖)
- Clonazepam(氯硝西泮)
- Lorazepam(蘿拉西泮)
- Oxazolam(奧沙唑侖)
- Flunitrazepam(氟硝西泮)= FM2
- Diazepam(地西泮)
- Flurazepam(氟西泮)
以上大致上根據藥物持續時間排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
這一類的藥物效果較強、且能在短時間內生效,在精神科裡面主要用來當助眠藥、應急備用藥、快速壓制焦慮症狀、放鬆肌肉等使用。而由於這類藥物都具有成癮性與依賴性,若在長時間使用後忽然改變用量可能引發戒斷症狀,因此用法及量必須謹慎小心。
苯二氮平類藥物的特性
雖然有很多種BZDs,但實際上主流使用的大概在10種左右,筆者自己吃過的大概是6種。
在這裡要先做警語,筆者曾經自己搞實驗,去測試手上的每種BZDs配酒精大概會發生什麼事,在控制酒精的量(攝取不超過12g、相當一罐5%的330ml啤酒的酒精量少一點)的情況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
※先說結論:不要配酒、基本上沒有好處、還會產生依賴性。
BZDs配酒精,理論上會互相強化效果,但效果很不穩定,有時候會感到很平靜,有時候會感到異常暴躁,非常不舒服。兩者的機率是暴躁不舒服大於平靜,不同的酒類(清酒或啤酒)造成的效果不同(不知道為什麼),洋酒類(威士忌等)會更嚴重。
總之,因為很難達到理想的「歡愉感」,而危害性較大,且研究上若習慣BZDs配酒精,會讓依賴性和耐受性大增,長期看來沒有好處。
而確實,若將酒類與BZDs混用,會產生很明顯的依賴性,下次服用BZDs的時候就會很想配酒,甚至有強烈渴望酒精的不舒服感。
所以對BZDs配酒精有興趣的人,不用親身去測了,醫學書籍沒有騙人,確實弊大於利。
以下先從筆者比較了解的開始。
Alprazolam(阿普唑侖):
常見藥名:贊安諾、XanaX、景安寧。
BZDs界萬金油,各種疑難雜症的萬用解法,基本上任何問題,只要出動Alprazolam就可以搞定。作用廣泛,催眠、抗恐慌、抗焦慮、壓制躁症、抗憂鬱、壓制精神病症狀等…作用甚多。其生效極快、效果很好、因此容易有依賴性。
常用劑量為0.5mg/tab。有長效版本Alprazolam 0.5mg XR,對應各種焦慮症,可長時間緩慢釋放藥劑,弱效維持一整天。
筆者恐慌症嚴重時,最長使用紀錄為一天3~4顆、持續服用7週,沒有產生顯著耐藥性和依賴性,理論上一天的安全攝取量是2mg。(0.5mg x 4、差不多是一天的安全劑量上限)
Alprazolam因為作用迅速,同時也是「入睡困難型失眠」的選擇,但其實不是專門對付失眠的藥物,只是輔助性質。
筆者的常備用藥,不論躁狂、鬱症、恐慌、精神病症狀,全部都可以用。一顆不夠就等三十分鐘後追加一顆。
基本上各種精神問題,Alprazolam都可以壓住、甚至直接壓到睡著(最大到2.0mg左右)。如果各種精神症狀出動2.0mg的Alprazolam還壓不住,建議是快點回精神科報到。
在美國,Alprazolam是最常被處方的BZDs,也是濫用性最高的BZDs。美國人似乎喜歡拿這顆去配各種烈酒(威士忌)當娛樂藥物使用,被黑市當成街頭藥物在賣,是藥物濫用界的頭號藥物。
Estazolam(艾司唑侖):
常見藥名:艾斯樂、悠樂丁。
作用時間約8~12小時,是設計給失眠用的主力藥物。最好確定可以睡足8小時再吃,有可能第二天起來藥效還沒退。專門對付「睡眠中斷型」的失眠,能減少睡到一半突然醒來的機率,常見的失眠用藥。
常用劑量為1.0mg ~ 2.0mg/tab。最高4.0mg。
筆者認為效果偏弱,引導入睡效果不如Alprazolam,但有些人表示吃1.0mg就昏昏欲睡,實際上我認為Estazolam算是藥性比較溫和的那種,在失眠門診很常見。
並不是什麼特別強力的藥物,但對一般人來說效果已經很不錯,且安全性高,算是簡單好用的類型。
同時也是筆者常備的安眠藥物,躁期時使用2.0mg之後可以撐六小時、甚至整夜都仍不會入睡,故被筆者認為是弱效的類型。但這是因為躁症有特異功能,一般人如果可以輕易撐過Estazolam 2.0mg 整晚不睡,請回報醫生研擬換藥。
Clonazepam(氯硝西泮):
常見藥名:克癇平。
作用時間約9~18小時不等,和Estazolam類似,但不是專精處理失眠用的,主要是抗癲癇、抗焦慮和引導鎮靜,並可以應對一些精神病症狀,本身具有很好的放鬆肌肉的能力。
醫學上,Clonazepam本來就是用在壓制癲癇。而學理上,抗癲癇的藥多少都對抗躁症有用。
筆者使用Clonazepam的時機幾乎都與躁症發作相關,被當作是一種協助抗躁的BZDs(還可以壓制一些精神病症狀),然而對抗躁症上還是要用其他藥物當主劑,Clonazepam比較像是輔助調整用。
Clonazepam在躁鬱症的用途,比較像是:兩倍的情緒穩定劑太強的時候,就使用一顆情緒穩定劑 + Clonazepam,可以調整的比較剛好,不會被過度壓制。變成一種機動調整用藥。
常用劑量為0.5mg/tab ~ 2.0mg/tab 不等。
少量可以輔助睡眠、大劑量主快速抗癲癇與鎮靜。筆者在躁狂期使用過的劑量是2.0 ~ 4.0mg / day 。協助壓制躁症,故劑量拉得比較高。
根據研究,其實Clonazepam效果算很不錯,但筆者躁症時,可以同時吃四種神經壓制藥還活蹦亂跳,所以不覺得Clonazepam有多強。個人感覺和Estazolam同劑量比起來強一點而已。
和Alprazolam一樣,在美國是常見濫用藥之一,老美依舊是拿這顆來配烈酒,但似乎容易導致宿醉。有研究認為Clonazepam和酒精的交互作用比其他BZDs強,大概是因為這樣才會嚴重宿醉。
Lorazepam(蘿拉西泮):
常見藥名:樂穩錠、安定文、樂耐平
作用時間約18~24小時。屬於中長效的BZDs,主抗焦慮,對焦慮症特攻。因為一顆就能夠作用一整天,連焦慮型失眠都可以顧。曾是筆者在重度憂鬱時的主力用藥,用以在抗憂鬱劑效果還不明顯時,協助處理焦慮症狀。
筆者現已經很少使用,除非進入重度憂鬱狀態,不然不會上場。Lorazepam的依賴性比較強,戒除時間需要拉長,處理急性的嚴重焦慮症時很好用。也是因為好用,所以容易依賴(反過來說,如果藥很沒用,根本沒有依賴的問題)。
常用劑量為0.5mg/tab ~ 2.0mg/tab 不等。
論藥物效力,等量(2.0mg)的Lorazepam,比起Estazolam和Clonazepam的抗焦慮效果強的多。
唯一一個讓筆者有顯著戒斷症狀的藥,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慢慢減量才脫離,主要是憂鬱症時用量較高,還配合其他BZDs一起用,導致戒斷困難。
Lorazepam配酒精通常都會產生噁心和頭昏眼花的狀態,嚴重的情況連走路都有問題,與酒精的交互作用挺強,非常不舒服,不要嘗試。特別這種藥容易在憂鬱症的時候拿出來用,憂鬱狀態還神智不清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Midazolam(咪達唑侖)
常見藥名:導美睡。
入睡困難型特攻藥,常見的失眠用藥物,也可對付癲癇、引導麻醉等等。以起效極快、引導入睡能力強、持續時間剛好(2至6小時)受到歡迎。高劑量本身可以當作麻醉劑使用,對壓制有精神病症狀的躁動患者效果好。
筆者曾在有嚴重失眠的憂鬱情況下使用,但很尷尬的是,這顆藥對我沒用,還讓我提前一個禮拜回診換藥。
根據文獻,Midazolam是相當強大的催眠BZDs,筆者應該是少數不知道為何、對Midazolam反應極差的個體。吃了Midazolam不只不能睡、還會呈現恍惚狀態卻沒有睡意,更難入睡。但不排除是該次的憂鬱症的失眠問題特別強,其實不是Midazolam不夠強。
常用劑量為7.5mg/tab ~ 15mg/tab。
理論上Midazolam的引導入睡能力應該大於Alprazolam、Estazolam和Clonazepam,但筆者對其反應極差,無法親身證實這點。
而Midazolam也是筆者沒有測過配酒精會發生什麼事情的藥,但醫學報告說酒精會嚴重干擾Midazolam的代謝,不要嘗試。
Triazolam(三唑侖)
原廠藥:酣樂欣(Halcion)。第三級管制藥物,領藥時要簽名。
極強力催眠,Midazolam在它的面前就是個笑話。筆者認為是BZDs的引導睡眠之王(沒測過FM2、不知道FM2是否更強),生效極快、代謝速度也快,藥效持續時間約1~2小時。極短時間就會被身體代謝。
強力無比,根據醫生所言,能被列成第三級管制藥物的都沒有弱者。以上介紹的五種BZDs都只是第四級管制藥,效力和Triazolam是完全不能夠相提並論。
常用劑量為0.250mg/tab、不建議使用更高劑量。
效價高的驚人,只要0.250mg就有極強的催眠能力,一般人或許0.125mg就能輕鬆撂倒。
除非有耐藥性,不然應該都無法在服下Triazolam之後撐超過30分鐘。
強烈建議吃完就要馬上躺好,硬撐住不睡的話,藥效發作時會直接昏過去。根據研究表示成癮性和依賴性極高,但筆者連續服用9週後,輕鬆用Alprazolam 0.5mg替代就直接成功戒斷,沒有成癮也沒有依賴問題。
已經是一般門診處理失眠的BZDs中最高階級,同等效力除了Flunitrazepam(氟硝西泮、FM2)和Brotizolam(溴替唑侖)之外傲視群倫,只有在嚴重的失眠時會使用。一般人應該不會輕易碰到這種藥物。
以它的強度,配酒肯定會有很嚴重的副作用,筆者自己是不敢試,請大家也不要嘗試。
但筆者本身曾失眠嚴重到0.250mg Triazolam + 1.0mg Alprazolam 仍睡不著。由於不敢再多加藥,就索性不睡了。
其他常用BZDs的簡單統整
除了上面列出的BZDs之外,其實還有很多BZDs,但有些比較冷門,或是作用比較特殊,比較不常使用。本篇只挑選一些較常見的BZDs,其他沒被列出的,只是因為沒被筆者研究過,而作用與其他BZDs大同小異。
Brotizolam(溴替唑侖)和Flunitrazepam(氟硝西泮):
以前Brotizolam和Triazolam一樣是三級管制藥,不知道為什麼被降級,國外研究評價Brotizolam亦是效果很強的類型。
整體來說,Brotizolam和Triazolam的效力相當,都是極強的睡眠誘導劑,低劑量就可以發揮強大功效。Brotizolam在美、英、加拿大未被批准使用,是禁藥,也是在美國查緝的非法藥品之一。
Flunitrazepam就是一般說的FM2,因為迷姦強暴而惡名昭彰,現在的Flunitrazepam正規生產藥廠有加入染色劑,故意讓人能分辨飲料中是否有被加料(溶解在飲料中的Flunitrazepam染劑通常是一種很詭異的藍綠色,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Flunitrazepam目前仍是三級管制藥,論效價比Triazolam弱一些,根據報告,Triazolam和Flunitrazepam效果相當,但Flunitrazepam的依賴性和濫用性明顯比Triazolam來的強。顯然Flunitrazepam在黑市和毒品界之所以流行是有原因的。
Brotizolam常用劑量:0.250mg
Flunitrazepam常用劑量:1mg ~ 2mg
雖然說這幾種藥物都是三級管制藥(Brotizolam在台灣被降成四級),但正確使用的話並不會有什麼問題,被濫用的情況下,劑量都高於醫療用。
Diazepam(地西泮)與Flurazepam(氟西泮):
這兩種BZDs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在於他們的「半衰期」很長,作用時間也很長。被身體分解的Diazepam和Flurazepam都會再產生別種「仍有鎮靜藥效」的化合物,導致這兩種藥的持續時間超長,可以很長時間的發揮作用。
但也因為作用期間太長,有白天仍精神渾噩的潛在問題,考慮特殊情況下才使用。
Diazepam廣泛的具有各種鎮靜能力,抗焦慮、鎮靜催眠、抗癲癇、抗驚厥、偏頭痛等。效果廣、起效快、持續時間長。
Flurazepam主要用於長期失眠,但因為藥效比較長,很容易產生醒來後還是昏昏沉沉的問題。
Diazepam常用劑量:2mg ~ 5mg
Flurazepam常用劑量:15mg ~ 30mg
Oxazolam(奧沙唑侖)
這個東西很特別,它本身是Diazepam被分解之後的產物,同時也是Clozapine(氯氮平)的代謝產物。也就是說,吃了Diazepam和Clozapine之後,身體自己會拆出Oxazolam進行作用。
本身持續時間屬於短、中效型,特殊的作用是針對憂鬱症,可以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恐懼等情緒,算是憂鬱症的對策用藥。
Clozapine(氯氮平)本身是一種超強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用來處理其他抗精神病劑難以解決的思覺失調症。Clozapine本身因為作用強力,造成的副作用也較多,臨床上不會把Clozapine放在先發藥物位置,而是測試很多種藥物無效後,才拿出來試。
Oxazolam常用劑量:5mg ~ 20mg
非BZDs安眠藥:Z-Drugs
Z系列安眠藥(Z-Drugs)是一類藥理作用與苯二氮類藥物類似的藥物,但主要針對的位點是催眠相關,而比較不具備抗焦慮、抗癲癇、鎮靜等作用,等於是效果比較純、針對睡眠問題開發的藥物。
其主要用於治療失眠,效果和BZDs藥物相當接近。論催眠效果沒有太大的差別,後來研究表示成癮性也沒比較低。但Z-Drugs發行時,聲稱依賴性和耐藥性低於BZDs,故風行一時。儘管後來證明沒比較好,至今仍是部分失眠門診的先發名單。
這些藥物由三種Z開頭的物質組成,包含:
- Zopiclone(唑匹克隆)
- Zolpidem(唑吡坦)
- Zaleplon(扎來普隆)
這三種物質也是透過影響GABA系統產生作用,原理和BZDs差不多,且是常見的安眠藥物,故一起列在本篇。
一般而言,此類的藥物作為短時間速效的安眠藥物使用,副作用是意識不清,部分研究指出Zolpidem在使用後會出現「記憶阻礙」的效果,部分使用者在服用後,醒來時會忘記服藥後到醒來前的事情,因而產生類似「夢遊」的效果。
這類的藥物裡面,最有名的當屬Zolpidem,也就是惡名昭彰的「史蒂諾斯」,是失眠門診的主力藥物,一度在睡眠門診中開藥率第一。近年因為被拿來濫用、當娛樂性藥物在黑市流竄,台灣已經加強管制,曾經流行到黑市商人直接在醫院附近兜售。
雖然Z-Drugs起初被廣泛宣傳為BZDs更安全的替代品,但研究表明,它們並非完全無依賴性或副作用。Z-Drugs(如Zolpidem)仍可能誘發成癮和認知障礙,特別是在不當使用或長期治療中。
根據研究,Zolpidem的耐受性其實並未優於BZDs,而一開始宣稱的「足夠安全、沒有耐受問題」等,後來被懷疑是藥商廣告不實(這種廣告不實的問題,從19世紀大量開發新藥物後,就從來沒有改善過)。
很多人一開始吃了Zolpidem之後很有效、很快的就入睡了,但用久了以後,漸漸沒有那麼顯著的睏意,便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偶爾,這種半夢半醒的感覺,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欣快感。
而第二天醒來以後,因為Zolpidem會導致記憶障礙,患者會忘記自己昨晚做了什麼。坊間還有一種傳說,認為只要吃了Zolpidem之後,硬撐住不去睡覺,就會有很強的欣快感,還可以激發創作慾望,導致Z-Drugs居然被拿來當娛樂藥物使用。
筆者雖然沒有使用過任何Z-Drugs,無法對此表示評論(要是拿到,我也想測看看到底會怎樣),我曾詢問過醫生,為何他不開Z-Drugs讓我試試看,醫生只是笑笑的表示:「開那個沒有比較好。」
我想,Zolpidem的濫用可能不是一種真正的「生理因素」,不是出自於生理性的依賴,而是心理問題。認為它安全性高、多吃也不會怎樣,導致這種藥物被濫用。
其實筆者身邊就有Zolpidem上癮的人,只要一失眠,他就會積極的想要去精神科找Zolpidem,要求醫生開Zolpidem給他。在我看來,這似乎跟BZDs上癮一樣糟,且這種不吃不罷休的「覓藥行為」,其實已經跟毒癮差不多了。
或許,醫生是對的,曾被當作「失眠門診的救世主」的Z-Drugs,其實沒有比較好。只能說正當使用和不當使用,只是一念之間。
- Zopiclone(唑匹可隆)常用劑量:7.5mg。
- Zolpidem(唑吡坦)常用劑量:5 ~ 10mg。即「史蒂諾斯」,醫學建議不可超過10mg。無效請換藥。
- Zaleplon(扎來普隆)常用劑量:5 ~ 10mg。
藥物使用守則
※BZDs藥物過量使用會產生中樞神經強力抑制,可能會影響呼吸系統、導致睡眠時呼吸中止。因此不可使用超過安全劑量以上,更不要與酒精交互使用。
※最後,本篇的藥物涉及許多關於濫用的議題,筆者也親身嘗試過部分的濫用法,用意並非提供大家濫用藥物的方法,而是告知大家,怎麼樣的做法是有危險性的。
※若讀者有使用這些藥物的需求,請合理用藥,在合理使用的範圍內,不會有這麼多副作用的問題,大可放心。這類的藥物,筆者也使用7年,至今仍沒有顯著的依賴性和耐藥性產生,即便早期有戒斷症狀,也依照醫生的策略成功戒斷,請各位不需要太過擔心戒斷問題。
※延伸閱讀:
《精神文明史(6):東洋醫學 》中醫與日本漢方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