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常見藥物:功能眾多的各種「抗精神病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9 分鐘

※對於第一次看到本專題的人,建議先閱讀:

精神科常見藥物篇:藥物的基本知識

精神科常見藥物篇:藥物辨別


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s)


這是歷史上最早出現、首次發現能夠對付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


出現時甚至被說是精神醫學的救世主,最早是1950年代合成出來的藥物,橫空出世之後從此改變了精神醫學,也瓦解了大收容所時代。


早期被視為一種「重鎮靜劑」,最開始是拿來手術前鎮靜使用,後來才用作控制重性精神病患的激躁行為。主要用於控制思覺失調症、以及一些被認為是多巴胺系統異常激動所導致的症狀。


抗精神病劑根據作用機制可以分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兩種,現在仍在繼續開發新型。非典型有時被說是第二代抗精神病劑或著是第三代抗精神病劑,作用機制部分有所改變。


而這一類的藥物,主要的藥理機制,是透過控制過多的多巴胺(特別是針對多巴胺D2接收體),來改善精神病的正性症狀。如思考混亂、幻覺、幻聽、妄想、異常多疑、敵意等;以及透過促進血清素系統,改善負性症狀,如退縮、動機喪失、不安感、焦慮及減少衝動行為。


一般而言,不管是典型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主要的作用都與腦內的多巴胺系統調節有關。而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同時擁有對血清素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調控能力,因此也被用來處理躁鬱症、憂鬱症和焦慮狀態等。


然而醫學上對於多巴胺系統和抗精神病劑的作用機制還未完全明瞭。

就功能而言,新一代的非典型藥物也未必比起典型藥物來的有效。但一般研究認為,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比較不容易引起典型抗精神病劑所引發的副作用,但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本身卻有影響代謝系統的新問題產生。


而考慮到典型抗精神病劑的副作用太多,絕大多數已經不在第一線使用,現在主流的多是第二代抗精神病劑。


而現在常見的抗精神病劑有:


典型(第一代)抗精神病劑(Antipsychotic):


  • Chlorpromazine(氯丙嗪)、歷史上第一個誕生的抗精神病劑,寫下了精神科藥物治療的里程碑。
  • Flupentixol(氟哌噻噸)
  • Fluphenazine(氟奮乃靜)
  • Haloperidol(氟哌啶醇)


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


  • Amisulpride(氨磺必利 or 阿米舒必利)
  • Aripiprazole(阿立哌唑)
  • Clozapine(氯氮平)
  • Lurasidone(魯拉西酮)
  • Olanzapine(奧氮平)
  • Paliperidone(帕利哌酮)
  • Quetiapine(喹硫平)
  • Risperidone(利培酮)
  • Sulpiride(舒必利)
  • Ziprasidone(齊拉西酮)


儘管抗精神病劑這一類藥物主要是拿來對付思覺失調症,但由於其複雜的藥理因素,實際上這類的藥物也常常被拿來做其他精神疾病的處方。


所以不要認為藥單中有抗精神病劑就表示自己有思覺失調症,其實不是。


事實上,許多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已經被批准用來治療除了思覺失調症以外的精神問題。尤其是雙極性情感症(躁鬱症)的治療上,現代已經漸漸的投入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以取代傳統的抗癲癇藥物作為情緒穩定劑使用。


這一類的藥物同時具有改善情緒的作用,少數有很好的抗焦慮效果,甚至能夠改善腸躁症患者的病情,比起抗憂鬱劑的緩解焦慮能力還優秀。就以精神科的藥物來說,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醫療仿單外用處實際上很多,算是應用性相當廣泛的一類藥品,有些還可以拿來當癌症治療用的止吐藥


抗精神病劑的整理


依序介紹部分抗精神病劑,以筆者比較了解和使用過的為主:


Flupentixol(氟哌噻噸)& Haloperidol(氟哌啶醇)


Flupentixol:

已經被拿去當複方抗憂鬱劑使用,低劑量就可以對抗腸躁症,在腸胃科發光發熱,算是抗焦慮效果不錯的老藥。


而抗焦慮效果不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作用太廣泛、複雜而不專精導致。

換句話說,之所以抗焦慮很有用,就是因為它不夠純,本來淘汰它的原因居然變成了再度拿去利用的主因。


Haloperidol:

常見商品名「好度」,優勢是快速起效、有長效針劑,用途廣泛,還可以止吐。急性症狀處理強而有力,碰到難搞的直接一針通常就可以搞定,就算是第一代老藥,還是會在急診先發上場,多是用在處理急症。


至於其他的第一代老藥,正常情況下很少使用了,有些還停產了。接下來都是第二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


Aripiprazole(阿立哌唑)


原廠商品名:安立復。

由日本大塚製藥研發,原廠就叫大塚安立復。抗精神病劑的領域絕大多數都是歐美壟斷,少見有日本藥商研發的。


這個藥物比較特別,別的抗精神病劑通常都是壓躁強力,但這顆是有獲准單純治療憂鬱症的。同時對付本行的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都有療效,被認為是用途廣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也可以應用在泛自閉症的易怒和固執等情緒問題上。


藥性比其他同行溫和,可當作情緒穩定劑使用,筆者的第一顆非典型抗精神病劑。

當初是因為躁狀態突然消失,不明原因發作急性失語症,組織語言困難。醫生嘗試投入Aripiprazole,效果很好,兩天後就明顯改善。


感覺效果很溫和,不會強力壓制神經讓人昏昏欲睡,被淘汰的原因是筆者服用後常常心絞痛,當時不確定是什麼因素引起,但很常絞痛,痛到會爆冷汗。


後來查詢,在統計上是非常少出現的副作用,而Aripiprazole有警語,表示不適合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使用(筆者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向醫生反應之後馬上被撤換,使用不到一個月,筆者碰到的應是特殊案例。


現在回想起來或許不是藥物的問題,是狂躁之後的神經系統太混亂,但已經無法求證。


Quetiapine(喹硫平)


原廠商品名:思樂康。

和Aripiprazole一樣是使用較廣泛的藥物,優秀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甚至有研究認為可以抗腫瘤、打算拿去腫瘤部門研究。不但對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都有效果,還能抗躁又抗鬱,在睡前服用還有鎮靜效果,可以部分取代安眠藥。其生效快速且安定,藥性溫和。


根據筆者的理解,抗精神病劑之中如果是「--pine」結尾的藥物,通常都很促睡。這和它的分子構造有關,類似構造的藥物通常都有很像的效果。


而最大的優勢是劑量調整範圍廣,從50mg ~ 800mg都可以調,可以慢慢測試適合的劑量。而如此優秀的藥物仍是被筆者淘汰了。


被淘汰的原因其實很蠢,Quetiapine有一個「低機率」(<1%)會引起的副作用,是鼻塞(罕見)。筆者吃50mg就鼻塞了,而且是兩個呼吸道都充血塞住,持續大約2小時才緩解,且每次吃藥後必定都會發生。


醫生有點驚訝,這個機率低到他執業到現在,很少看到50mg的Quetiapine會鼻塞。於是乎,新一代躁鬱症患者的希望Quetiapine,因為鼻塞、OUT。


但筆者知道這顆藥物現在常出現在躁鬱症患者的藥單中,已經算是普遍確認有效、且較低副作用的藥物。筆者碰到的副作用算是特別衰的那種,但難保後續還是有機會二度試驗此藥。


值得注意的是,Quetiapine對代謝系統的影響較顯著,劑量增加時會有明顯的代謝系統副作用,容易飢餓、體重增加和血脂異常。但一般低劑量比較少有這種問題,通常低劑量就可以控制住的話,也不太會用到高劑量。


Risperidone(利培酮)


原廠商品名:理思必妥。

針對躁症較強,低劑量就有高壓制力,可輔助兒童與青少年的自閉症,能有效降低易怒的狀況,也是核准使用在青少年自閉症的藥物。


效價高(低劑量就顯著有效),抗憤怒能力比起Aripiprazole、Quetiapine來的高。筆者吃過一段時間,體感「憤怒壓制」效果特別強。但很不舒服,躁症不夠強會被壓倒,其對激動狀態的壓制力在1.0mg的劑量下,就顯著高於上面兩者。


因為顯著引起許多頭痛、噁心等不舒服而被筆者淘汰,本身仍是以對抗思覺失調症為主,算是以壓制力顯著而聞名的藥物。只要躁症不夠強,都會輕易被壓倒。


Paliperidone(帕利哌酮)


原廠商品名:思維佳、INVEGA。

本身是Risperidone在身體裡面被代謝而產生的活性物質,比起Risperidone更純、效用更針對。相對較新的藥物,2024年末時,似乎還在專利期,只有部分專利過期,多數都是原廠藥。健保部分自付額較高,比其他藥貴。


然而這顆藥物註冊的專利期似乎快結束了(2025年初),最近幾年應該可以看到非原廠的Paliperidone推出,可以有效壓低藥價。


作為衍伸物,比Risperidone好很多,少了很多頭痛、噁心的副作用。

壓制力強、抗躁能力很好,筆者認為憂鬱狀態基本上不能用,壓制力太強大,顯然不適合在鬱期當情緒穩定劑,主業還是對付思覺失調症。


單單6mg就有強大的躁症壓制力,基礎劑量3mg一般人可能就受不了(筆者解除輕躁狂型態後,很快就無法承受3mg給的壓制力),而且還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要等藥效過去還得等2~3天。


現有長效針劑,根據劑量,一劑可以持續1~3個月,有效對抗思覺失調症。


在筆者換用鋰鹽當情緒穩定劑後,Paliperidone留存做備用藥物,在躁狀態過強時上場,協助鋰鹽壓制躁症,效果依然極佳。但大劑量下若調整不好,會很不舒服。


筆者躁狂型態的最高紀錄是Paliperidone 6mg + 鋰鹽 600mg + VPA(帝拔癲)1000mg + Clonazepam 2.0mg。四種神經壓制系的藥齊下仍能活蹦亂跳。正常人應該會被這個劑量壓到躺在床上難以行動。


碰到的最大副作用是排汗能力下降,有一種汗出不來的感覺,容易中暑。報告中有增加體重的副作用,但在筆者身上不明顯,倒是VPA(帝拔癲、一種抗癲癇藥和情緒穩定劑)吃到1000mg會讓人奇餓無比,最容易導致異常飢餓的應該還是VPA最為嚴重。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顆藥物很難調整,操作性很差。


由於原廠藥:「INVEGA」是「腸道緩慢釋放型」藥錠,藥物吃下去之後、調整到平衡狀態需要很長的時間(官方說法濃度平衡約是24~36小時),所以很難第一時間調控。


就躁鬱症會碰到的問題來說,如果短時間內忽然進入強烈狂躁狀態,即便知道要投入INVEGA,但等待藥效完全生效至穩定狀態,卻需要一整天、甚至兩天觀察情緒的變化,這樣的特性使INVEGA用藥上產生一個判斷上的麻煩。


在急性時,很難判斷到底第一時間要壓多少INVEGA。常常都是壓太重而後續兩三天都很難保持清醒。但若一開始壓太輕,卻會完全沒有攔截力,直接暴走。


因此,筆者以往的使用方式,都是「重壓輕放」。

用比預計高一個檔次的劑量壓制,等時間到之後觀察情況,慢慢調整其他藥物的濃度、改到足以正常活動的等級。前前後後要調穩定,最快也要一週。


(INVGEA常用的官方劑量只有3mg、6mg、9mg、12mg,比起其他藥物的劑量範圍很窄,而實際上不太會用超過6mg)


後來筆者曾和醫生研究一種方式,是用剪刀破壞INVEGA的外殼、硬是讓內部的藥劑溶解出來,製造出「3mg + 1.5mg」、「1.5mg + 1.5mg」這樣的劑量(破壞藥劑外殼、強制弄成快速釋放)。


這種方法既可以快速補足前期的藥物濃度問題,也可以避免投入6mg後壓制力過強,是一種折衷方案。


但極其麻煩,INVEGA的原廠外殼很難被漂亮的切半,超難操作。

且內部的藥室結構不均勻,藥物分布並不是平均在藥劑中,只能說這顆藥的操作性不佳(本來就沒有預設患者這麼猴性、整天剪藥測藥)。如果是怎麼調都無法調的好,建議還是換別的。


Sulpiride(舒必利) & Amisulpride(氨磺必利)


Sulpiride是相當有資歷的老藥,學名藥滿街跑,筆者在醫院就領過三家不同藥商做的,這裡就不列舉商品名。


低劑量(50mg ~ 150mg)可以輔助治療憂鬱症、緩解焦慮,還有止吐作用,高劑量才有明顯抗精神病效果(400mg 以上 )。


現在多用小劑量當輔助藥物使用,是腸躁症會用到的治療藥之一。因為效價低(要高劑量才有用)、加上半衰期短,要多次服藥才有效,現已經從本行精神科跑去腸胃科當腸躁症藥物居多。


Sulpiride的藥性很特別,在低劑量下,其主要影響血清素系統,故有抗憂鬱、抗焦慮的效果。而高劑量時,抗精神病效果才會變成主要作用,進而在抗多巴胺失衡上展現較高的親和力。


筆者在低劑量(100mg)使用時,完全不覺得這東西可以當抗精神病劑,一點被壓制的感覺都沒有。比起其他抗精神病劑,算是弱到不行


作為筆者的輔助性抗焦慮藥使用,減少恐音症(聽覺過度敏感、容易因為一點小聲音感到身心很不舒服、甚至覺得耳內在震動、抽痛的神經性問題)。


而Sulpiride有一個問題,是會促進泌乳激素,導致乳腺腫脹或月經失調,但低劑量下不明顯,算是效果特別弱、效用很不明顯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現在比它作用純又高效價的太多,比較少上先發藥物名單,一直以來在美國和加拿大禁止使用,原因不明。


但Sulpiride有一個很奇怪的副作用,筆者只要使用就一定會碰到,與視覺有關。


Sulpiride似乎會影響「瞳孔感光反射」的自動控制機能,導致看到的光線變刺眼、變亮。視覺上對色彩和光線會變得比較敏感,但好處是在夜晚微光之下也可以看清楚物體。但不確定是只有筆者會這樣、還是其他人使用Sulpiride也會。


它的近親Amisulpride(氨磺必利)是基於Sulpiride改良的藥,改掉了部分的結構之後,Amisulpride對思覺失調症的針對性提高了,且藥效強度排名衝上前段班。


根據統計表示,Amisulpride抗精神病效果在抗精神病劑界中有前三強的等級,也具有抗憂鬱能力。但有些報告認為,抗焦慮能力似乎沒有Sulpiride優,對腸胃問題也不如Sulpiride強。


根據筆者的經驗,似乎被認為作用不純、不夠專一的藥、對焦慮症治療反而比較有效,且生效速度通常比較快。


某種程度上,Amisulpride才應該是Sulpiride在抗精神病劑界中應該要有的樣子。不過Sulpiride也不是沒用,只是轉去別的專科發光發熱,也算是一種出路。


Olanzapine(奧氮平)


原廠商品名:金普薩。

比較特別,是被研究報告認為有「抗憂鬱潛力」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有一種複方,是Olanzapine + Fluoxetine(百憂解、學名:氟西汀、SSRIs抗憂鬱劑),被認為是可以加速SSRIs抗憂鬱劑生效的特殊處方。


本身對血清素系統的親和力大於多巴胺系統,某些情況下被拿來治療「難治型憂鬱症」(多種建議的憂鬱症療法都無明顯效果時,所考慮的備案),算是一種特殊情況下對付憂鬱狀態的藥,但比較少拿來當一線抗憂鬱藥物用。


對於本行思覺失調症和躁鬱症的躁狂和幻覺也相當有效,且半衰期長,藥物濃度相對穩定。可以選擇的劑量較廣(2.5mg ~ 20mg),據說是因為作用的機制和其他同類不同。


在美國的研究報告中,認為其對抗躁症時,效用不亞於鋰鹽和VPA(帝拔癲),拿來當躁期的情緒穩定劑很合適,且抗躁症效果好。


同時,Olanzapine是抗精神病劑綜合評估中前五強的強力藥物。


這顆藥吃起來的感覺很微妙,類似鋰鹽,能給予憤怒抑制鎮靜、冷靜的效果,但不是強力壓制的類型,而是一種解除警戒、抗焦慮而導致的放鬆感,甚至有喝醉酒的欣快感,相當詭異。這可能和Olanzapine對於血清素系統的高親和力有關。


如果要說Olanzapine的效用,就是令人非常的冷靜,可以帶來很強的鎮靜感嗜睡感,相當催眠。甚至耳邊會很安靜,有一種聲音都被黑洞吸走的超強寧靜感,對於躁動不安無法打坐的情況特別好用。


和Paliperidone最大的差別,是Paliperidone中劑量(6mg以上)給的是一種被強力壓制而無法打起精神、覺得頭痛、昏沉的感覺。而Olanzapine則是恍惚但是讓人冷靜、焦慮感降低的狀態。


而Olanzapine生效速度算快,大約6~10小時就可以感受到明顯效力,在服藥後2~3小時左右可以感受到昏沉、喝醉嗜睡的感覺。且藥物吸收速度比較直接,不像INVEGA(Paliperidone)因為設計的關係,藥物釋放很慢,而會在服藥初期感受不到藥物有作用。


因為分子結構的關係,Olanzapine和Quetiapine有類似的組織胺拮抗能力,可以引發強烈的睡意,在睡前吃很促睡,甚至本身就可以當安眠藥。所以對付有躁狂症狀伴隨失眠、睡眠時間不足的躁症很有用處。而Paliperidone明顯較無促睡能力,算是兩者明顯的一個效用差距。


而Olanzapine本身對於憂鬱症的幫助,應該在於它特有的強大鎮靜效果。


簡單來說,Olanzapine因為其針對血清素系統的作用性與抗組織胺的能力,可以帶來一種「強大的安心感」,而這種安心感可以抵抗焦慮、使人鎮定,顯著減少一些因焦慮帶來的身心痛苦。但這種鎮靜對於憂鬱狀態的情緒拉升和提高個體動機等,就未必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就筆者本人的體感而言,Olazapine仍需要其他抗憂鬱劑輔助,才能真正達到抗憂鬱的效果。但對於躁鬱症的躁狂型態而言,Olanzapine給予的抗躁壓制能力,絕對是強者中的強者。


Clozapine(氯氮平)


資深老藥,學名藥眾多,不列舉、也不常出場。出現在這篇不是因為筆者有用過,是它有特殊地位。


身為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中最強大的一類,副作用也是最多,併發症危險性也比其他同類強。是多種抗精神病劑治療都沒有成效時,才會考慮拿出來的手段,不太會出現在先發名單內,幾乎是多種治療無效後、最後才會上場的強力藥物。在壓制思覺失調症上,可說是睥睨群雄、立於群山之巔,乃是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王者。


很早期就出現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跟Chlorpromazine(氯丙嗪、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抗精神病劑)的出現只差了8年。Clozapine實際上是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始祖,是歷史上第一顆非典型抗精神病劑,與Chlorpromazine的歷史地位相當。


Clozapine的出現,促進了後續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研發,Olanzapine、Quetiapine等藥物都是基於Clozapine的分子結構做參考、進而研發出的藥物。在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中,Clozapine毫無疑問是始祖等級。


Clozapine有諸多危險性報告,且可能引發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希望大家一輩子都不要跟這顆藥扯上關係,僅僅在此認識它就好。


Ziprasidone(齊拉西酮)& Lurasidone(魯拉西酮)


原廠商品名:哲思(Ziprasidone)、樂途達(Lurasidone)。

這兩顆筆者都沒使用過,瞭解很少,但未來或許有機會使用,寫起來放著。


前者在研究評估中,有相當好的藥性。對代謝系統的影響比其他同類低,原本非典型抗精神病劑都有代謝異常的問題,Ziprasidone引起的代謝問題較少,且耐受性良好,也是對憂鬱症有效果的藥。加上其生效快速、壓制急性症狀有其地位。


後者Lurasidone是新藥,在2020年後試驗完成,近幾年來才開始獲准使用。其報告表示對憂鬱狀態特別有效,被批准當作單一治療躁鬱症鬱期的藥物。基本上可以確定Lurasidone對憂鬱症的治療能力在同類中至少在前段班,歐美國家已經在討論有潛力用做治療憂鬱症的單一處方。


研究報告中也有說到Lurasidone有加速SSRI藥物生效的可能性,或許和Olanzapine具有類似的作用機制,被強調其抗憂鬱的潛力。


看起來,非典型抗精神病劑的研發,似乎有越來越往可以治療憂鬱症的方向走,尤其是後期出來的藥物,幾乎都具有輔助治療憂鬱症的能力。或許在幾十年之後,這些藥物會取代SSRIs、作為主要抗憂鬱劑使用也說不定。


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


無論是典型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劑,都有可能引發一種叫做「錐體外徑症候群(Estrapyramidal syndrome、EPS)」的現象(即便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在一些研究上,被認為比起典型抗精神病劑來說較少引起EPS),這是因多巴胺系統被藥物調控,而使運動系統受到干擾、導致無法正常作用時,進而產生的一些運動控制問題。


這一類的問題包含:肌肉張力異常、類帕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詳細如以下所示。


  • 急性肌張力不全(Acute dystonia):肌肉持續性收縮造成姿勢僵硬的現象,急性肌張力不全通常局部發生在頸背部、四肢、眼部、喉部及舌頭的肌肉。
  • 靜坐不能(Akathisia):不能靜坐、來回走動、踏步、坐立不安。
  • 帕金森氏症候群(Parkinson's syndrome):軀體僵直、動作緩慢、顫抖、表情木僵、步態不穩、口齒不清。


而針對這種症狀,實際上會開立帕金森氏症的藥物去壓制肢體顫抖的問題,特別是手抖。(如:苯海索、Trihexyphenidyl。)


筆者曾在使用Paliperidone 6mg之後出現這個問題,但兩周之後身體自然適應、自己調整好了。而筆者自己使用其他的抗精神病劑時,都未出現明顯的EPS。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出現在長期(一年以上)且大劑量服用抗精神病劑的患者身上,稱之為「遲發性運動障礙」(Tardive dyskinesia,TD)。


遲發性運動障礙的主要特點為無法自制、有節律的重複刻板式運動,其影響範圍相當之廣,除了臉部的肌肉不自主抽動以外,還包含口部、舌肌、頸部、咽喉、以及軀幹和四肢的運動障礙。


醫學研究認為,遲發性運動障礙(TD)的發生與多巴胺受體長期暴露於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基本上就是抗精神病劑,而且不論是典型或是非典型都有可能會引起)有關。


由於遲發性運動障礙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影響終生,且治療較為困難,因此控制抗精神病劑的使用相當重要。原則上,為了盡量減低出現TD的風險,多會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且以小劑量的使用為主。


現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基本上已經少有顯著TD問題,就算有也是輕微且持續一小段時間後自己會消失。


除此之外,抗精神病劑常常會引發代謝異常的問題,許多服用抗精神病劑的個案會有發胖的現象(特別是鎮靜能力特別好的抗精神病劑,如:Olanzapine和Quetiapine),進而導致一些代謝系統的症狀。同時也提高了罹患代謝型疾病(如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而這可能與藥劑提振食慾的效用有關。


而應對方法除了飲食控制、加強運動以外,定期量體重是一個簡單明確的監測方式。


由於這種代謝異常往往都會以「異常飢餓」、「吃完了之後很快又餓」來顯現,導致個案攝取過多熱量而肥胖。如果服用抗精神病劑之後幾週,發現到體重有顯著上升,那就要和醫生反映、進行抽檢。以進一步監測血糖和血脂等,釐清是否要換藥或採取對策。


不過呢,筆者本身吃過許多抗精神病劑,除了Olanzapine在促進食慾這點上特別明顯外,「--done」類的藥物如:Risperidone、Paliperidone、Ziprasidone、Lurasidone等,都被認為是比較少有代謝問題的藥物。而筆者本人吃過幾種「--done」的藥物,長期下來也都確實沒有顯著提高體重的問題。


就連被認為引起代謝風險最高的Olanzapine,筆者的用量也很小,引起的飢餓感不太明顯,整體也都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而一般人根本不太會碰到這種等級的藥物,大致可以放心使用。


此外,部分抗精神病劑會影響人體的熱代謝能力(抑制排汗),所以服用抗精神病劑的個案,需要對熱中暑補充水分一類的問題多加注意。


連神明都得「退駕」的抗精神病劑


抗精神病劑的主要功用,一直以來都是對付思覺失調症。而思覺失調症最好被分辨的症狀,就是語言與思維邏輯詭異、出現妄念、妄想和各種激動而不合大眾認知、遠離「正常」兩字的各種奇行。


在抗精神病劑出現以前,這一系列的表現一直被認為是無解的,直到抗精神病劑的出現,才把這種舉止不能符合社會常識的患者拉回現實。


而在很早以前、牽涉到民俗和宗教信仰的諸多信仰行為,尤其是那種有誇張儀式和刻意使群眾染上狂熱的儀式行為,或多或少都會被精神醫學視為是一種妄想。且不分東西方的宗教都是如此。


筆者本身大致上算是在民俗宗教界有過經歷,在接受精神科治療的早期,就和醫生聊過一些關於民俗信仰的事情,探討過這種「附身」、「降駕」在學理上該如何處理。


基本上,如果乩身在神明附身、降駕結束時,可以馬上切換人格,那精神科會傾向於認為這是正常的宗教表現,而不會將這些宗教行為看做病理性的。然而實務上有許多人「起乩停不下來」,會在儀式結束之後,仍處於好一段時間的精神異常狀態,那精神科就會認為應該介入。


筆者本身看過一些這種「上去下不來」的狀況,而筆者的醫生也說他有碰過一些宮廟人士因類似問題前來求助。基本上,如果這些狀況可以自己好起來,那精神科不會覺得這有必要醫。但如果是嚴重到民俗宗教界人士都認為有問題、俗稱「嚴重卡到」的,大多也會找上精神科來處理。


而此時,抗精神病劑就要上場了。而在抗精神病劑的面前,還真的沒有多少神明和惡靈是可以不退駕的。


基本上,抗精神病劑可以大幅的降低一個人神經系統的敏感度,特別是對於「激動」、「憤怒」、「想像力」、「思考能力」的系統,會被抗精神病劑大幅度的壓制。以至於壓過頭時,整個人是會處於一種高度疲憊、精神恍惚的狀態。


也就因為如此,抗精神病劑對上各種「卡到」、「無法退駕」的激動、神智不清的狀態時,可以發揮很好的功效。現代的抗精神病劑,可以在服用後6~24個小時之內,快速壓制一個人的神經系統,達到安定、冷靜的效果。


而抗精神病劑不只可以對付興奮、躁動,現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劑也對恐懼、畏縮、神經高度敏感、焦慮、憂鬱等,都有彌平的效果。以至於對於許多民俗宗教認為的「卡到」的、各種異常精神狀況都有奇效。


在現在這個醫療發達的世代,有些事情已經有醫學突破的,就應該拿來嘗試使用。就筆者的理解,醫療界對於藥物的應用,一直都是以「有效」為主要原則。


筆者的醫生曾和我聊過這些科學和宗教的議題。醫生是覺得,如果不嚴重的、可以靠收驚解決的,那幹嘛不去收驚?反過來說,如果怎麼收驚、祭改都無法解決的,那就來精神科試試看,如果可以靠吃藥解決問題,那不是很好?


只能說時代在演進,醫學和宗教從發展以來,就是共生共存的關係。當代醫學可以解決的,就交給醫學處理。而那些醫學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就交給宗教來處理。重點是要能「有效」,有效才是真的,如果燒一炷香可以讓人身心安定個幾天,那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就像精神文明史曾經寫到的,在十五世紀左右、現代醫學剛有雛形的時候,當時的醫生就知道,如果身心靈出現了狀況,就該一邊看醫生、一邊對神祈禱。


說到底這兩件事情又不衝突,幹嘛不一起來?活在有各種方法和工具的現代,思維還是得更加開放、靈活才行。



※延伸閱讀:

現代精神醫學:思覺失調症

現代精神醫學:雙極性情感疾患 -「躁鬱症」

精神文明史(10):宗教改革》宗教與科學的衝突

精神文明史(19):藥物革命 》抗精神病劑的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itou的沙龍
2會員
69內容數
正在寫與精神醫學有關的東西,完成之後再看看要做什麼。
Meit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 主要用來針對躁鬱症的躁狀態使用,幾乎都是由抗癲癇藥體系開發而來,除了天然存在的鋰鹽。 一般學理上認為,情緒穩定劑對躁狀態的控制效果較好。而由於醫學上,能夠控制癲癇的藥理機轉,通常也能夠抑制躁狀態,因此許多情緒穩定劑同時也具有能夠控制癲癇的能力。
2025/05/02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 主要用來針對躁鬱症的躁狀態使用,幾乎都是由抗癲癇藥體系開發而來,除了天然存在的鋰鹽。 一般學理上認為,情緒穩定劑對躁狀態的控制效果較好。而由於醫學上,能夠控制癲癇的藥理機轉,通常也能夠抑制躁狀態,因此許多情緒穩定劑同時也具有能夠控制癲癇的能力。
2025/04/21
主要收錄除了SSRIs以外的抗憂鬱劑,基本上就是非主流SSRI類的藥物紀錄集。 其實抗憂鬱劑的選擇挺多的,效果不好就換一種,慢慢試總會有比較適合的,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這部分只能靠耐心慢慢測試。有些沒有詳細寫到的,就是筆者也沒吃過。順便在此篇文末科普大麻,大麻以前曾是廣泛拿來當抗憂鬱藥用的東西。
2025/04/21
主要收錄除了SSRIs以外的抗憂鬱劑,基本上就是非主流SSRI類的藥物紀錄集。 其實抗憂鬱劑的選擇挺多的,效果不好就換一種,慢慢試總會有比較適合的,針對每個人不同的體質,這部分只能靠耐心慢慢測試。有些沒有詳細寫到的,就是筆者也沒吃過。順便在此篇文末科普大麻,大麻以前曾是廣泛拿來當抗憂鬱藥用的東西。
2025/04/21
作為目前主流抗憂鬱劑的SSRI,大多是1980年代之後才陸續上市的抗憂鬱藥物,用以取代前一代副作用太多的傳統抗憂鬱劑。本文介紹主流使用的SSRIs,以及治療理論與特性,若對這些藥物的理論和效果有疑慮,可以參考本文的內容。
2025/04/21
作為目前主流抗憂鬱劑的SSRI,大多是1980年代之後才陸續上市的抗憂鬱藥物,用以取代前一代副作用太多的傳統抗憂鬱劑。本文介紹主流使用的SSRIs,以及治療理論與特性,若對這些藥物的理論和效果有疑慮,可以參考本文的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篇拿自己身體當實驗品的不專業偽論文。 查看家裡所囤積的各種藥水,看看哪一瓶比較適合現在的症狀,能夠讓咳嗽舒緩,全部掃視了一遍: 1. 安佳熱 acetaminophen 2. 依普芬 ibuprofen 等等等!上述兩種是退燒藥、退燒藥啦! 1. 停咳喜液 butamirat
Thumbnail
這是一篇拿自己身體當實驗品的不專業偽論文。 查看家裡所囤積的各種藥水,看看哪一瓶比較適合現在的症狀,能夠讓咳嗽舒緩,全部掃視了一遍: 1. 安佳熱 acetaminophen 2. 依普芬 ibuprofen 等等等!上述兩種是退燒藥、退燒藥啦! 1. 停咳喜液 butamirat
Thumbnail
疾病與藥物寄生於戰爭之中 戰爭是靠吃藥壯大的!  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很多時候,兩者相互糾纏,同時推動著醫藥的發展。為了與死神拔河,許多醫療手段與藥物被發明出來,用於戰爭的前線補給,又或者治療受傷的士兵。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與戰爭促成或遺留下來的疾病及藥物共度。
Thumbnail
疾病與藥物寄生於戰爭之中 戰爭是靠吃藥壯大的!  人類的歷史既是戰爭的歷史,也是疾病的歷史。很多時候,兩者相互糾纏,同時推動著醫藥的發展。為了與死神拔河,許多醫療手段與藥物被發明出來,用於戰爭的前線補給,又或者治療受傷的士兵。在當代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與戰爭促成或遺留下來的疾病及藥物共度。
Thumbnail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Thumbnail
四月底食藥署公布藥品回收下架忻樂膠囊,因驗出其含致癌物。用於治療重鬱症、焦慮症、纖維肌痛症用藥「忻樂膠囊30毫克」緊急下架6萬錠,因為在檢驗時發現含有過量的亞硝胺不純物。 這款藥物我沒有用過,但看見報導後也提醒著自己,藥物安全,需要時常檢視。
Thumbnail
抗組織胺藥物是專門治療過敏反應的藥物,包括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不同代的抗組織胺藥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和特性,患者在使用時應詳細諮詢醫生。本文章闡述了抗組織胺藥物的分類、適應症、副作用和購買方式等內容。
Thumbnail
抗組織胺藥物是專門治療過敏反應的藥物,包括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不同代的抗組織胺藥物有不同的副作用和特性,患者在使用時應詳細諮詢醫生。本文章闡述了抗組織胺藥物的分類、適應症、副作用和購買方式等內容。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中藥店提供多樣劑型,但品質參差。政府提倡科學保存,網路購物更安心。仁濟中藥以科技保持品質,消費者放心。
Thumbnail
中藥店提供多樣劑型,但品質參差。政府提倡科學保存,網路購物更安心。仁濟中藥以科技保持品質,消費者放心。
Thumbnail
類固醇,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充滿著神秘感與恐懼。 然而,事實上,類固醇是一種在醫學領域中極為重要的藥物,對於疼痛和發炎的控制起著關鍵作用。 今天來討論類固醇的功效、使用方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 1. 類固醇的功效 類固醇,曾被戲稱為「美國仙丹」,是一種能夠減少疼
Thumbnail
類固醇,這個名字對許多人來說充滿著神秘感與恐懼。 然而,事實上,類固醇是一種在醫學領域中極為重要的藥物,對於疼痛和發炎的控制起著關鍵作用。 今天來討論類固醇的功效、使用方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 1. 類固醇的功效 類固醇,曾被戲稱為「美國仙丹」,是一種能夠減少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