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愛米
王媽媽提著菜籃在市場東挑西選,尋覓平價的商品。她皺著眉,嘴裡低聲嘀咕:「菜價又漲了!手邊的錢不知道夠不夠?」
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張同學,面對校園裡琳瑯滿目的社團與活動,也得顧慮荷包的重量,才敢出手參加。
經營腳踏車零件多年的李董,每到發薪日總是頭痛萬分,要讓收支平衡並支付員工薪資,實在不容易…
在當前通貨膨脹、景氣低迷的大環境下,相信許多家庭都感受到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家人該如何同心協力,抵抗經濟的低迷呢?
日子辛苦不是你的錯! 專注所需降低恐慌,帶來真知足
經濟低迷是整體社會的問題,並非單一家庭的錯。身為家長應先放下自責,別為自己無法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內疚。家長可以保持正向心態,雖然景氣不佳使物質生活水平下降,但這正是專注提升心靈富足的大好機會。相信危機中自有轉機,許多家庭會在困境中培養出更強的凝聚力與生活智慧。
外在的物質生活追求不完,因此不需與他人比較消費水平,只要專注在自己所需,並且在可掌握的範圍內消費,知足帶來真實的快樂!
經濟壓力不獨自扛 一家人共承擔,方能共體時艱
家庭成員(包括孩子)應共同討論收入與支出狀況,避免讓單一成員獨自承擔壓力。當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能共體時艱,一起面對家庭的開銷問題,依照自己的能力找到貢獻方式,例如:兼職、減少不必要開銷、協助家務降低支出,便能減輕家中整體負擔。
簡單的生活也能充滿幸福!例如:一家人一起做飯或散步,都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連結與幸福感。相信家庭間互助與陪伴的溫暖氛圍是外在世界買不到的珍貴禮物,在合作過程中,全家人能培養出絕佳的凝聚力!
如何掌握家庭現金流? 收支清楚外加緊急預備金
如何掌握家庭現金流,規劃一套合適的理財計畫?首先,可以安排固定時間舉行家庭財務會議,列出固定支出與彈性支出,優先確保基本生活與必要保險。此外,可以調整消費習慣:例如:減少非必需品開銷(如娛樂、名牌消費),多利用公共資源(如圖書館、公園)。同時,可以培養副收入,發展副業或兼職技能,讓家庭收入來源更多元。家中也必須預備一筆「緊急預備金」,即使金額不大,也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美國理財規劃師10招 教你抗通膨,打理家庭財務
除了落實開源節流、財務規劃之外,也可以多了解政府與社會提供哪些支援。例如:申請各項補助、津貼或社會福利。同時,也可以參與社區互助社群,進行物資交換或利用二手市場讓物品得以流通,循環再使用。在教育資源方面,可以多加運用免費或低成本的線上課程,培養新技能,為未來的經濟復甦做好準備。
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彙整多位理財規劃師提出面對經濟不景氣的對抗方法,可供家庭做決策參考:
一、建立緊急預備金:約3~6個月的生活費,甚至預留至12個月的基本開銷,更安心。
二、優先償還高息債務:維持好信用,減少刷卡並還高利息債務,以免愈滾愈多。
三、記帳檢查收支表:記帳了解開銷,設定預算縮減方式減少支出。
四、提升職場競爭力:可進修或考證照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不容易被取代。
五、開源拓展多元收入:提升專業技能或發展副業,增加額外收入。
六、確保投資組合多元分散:資金分布於不同資產類別,分散投資風險。
七、避免恐慌性拋售,堅守長期計畫:不因市場波動而情緒性拋售,不衝動行事。
八、定期定額投資:在有紀律的投資下,有多餘資金運用,更安心。
九、檢視並調整資產配置:依照年齡及可承擔的風險多寡,調整資產配置。
十、選擇防禦型投資標的:避免高風險投機性投資,以防落入陷阱。
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家庭成員應盡量以節流、增收為目標,並以合作且積極的心態一同面對嚴峻的外在考驗,只要抱持盼望,相信未來經濟必會慢慢復甦。現今大環境的經濟困境雖有許多不易,但此時也是全家人彼此扶持、建立更深情感連結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