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好貴!? 抗通膨必學,理財規劃師10招教你守住家庭現金流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撰文 / 愛米

  

王媽媽提著菜籃在市場東挑西選,尋覓平價的商品。她皺著眉,嘴裡低聲嘀咕:「菜價又漲了!手邊的錢不知道夠不夠?」

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張同學,面對校園裡琳瑯滿目的社團與活動,也得顧慮荷包的重量,才敢出手參加。

經營腳踏車零件多年的李董,每到發薪日總是頭痛萬分,要讓收支平衡並支付員工薪資,實在不容易…

在當前通貨膨脹、景氣低迷的大環境下,相信許多家庭都感受到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家人該如何同心協力,抵抗經濟的低迷呢?


日子辛苦不是你的錯!  專注所需降低恐慌,帶來真知足

 

經濟低迷是整體社會的問題,並非單一家庭的錯。身為家長應先放下自責,別為自己無法提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內疚。家長可以保持正向心態,雖然景氣不佳使物質生活水平下降,但這正是專注提升心靈富足的大好機會。相信危機中自有轉機,許多家庭會在困境中培養出更強的凝聚力與生活智慧。

 

外在的物質生活追求不完,因此不需與他人比較消費水平,只要專注在自己所需,並且在可掌握的範圍內消費,知足帶來真實的快樂!

 


經濟壓力不獨自扛 一家人共承擔,方能共體時艱

 

家庭成員(包括孩子)應共同討論收入與支出狀況,避免讓單一成員獨自承擔壓力。當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能共體時艱,一起面對家庭的開銷問題,依照自己的能力找到貢獻方式,例如:兼職、減少不必要開銷、協助家務降低支出,便能減輕家中整體負擔。


簡單的生活也能充滿幸福!例如:一家人一起做飯或散步,都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連結與幸福感。相信家庭間互助與陪伴的溫暖氛圍是外在世界買不到的珍貴禮物,在合作過程中,全家人能培養出絕佳的凝聚力!


如何掌握家庭現金流? 收支清楚外加緊急預備金

 

如何掌握家庭現金流,規劃一套合適的理財計畫?首先,可以安排固定時間舉行家庭財務會議,列出固定支出與彈性支出,優先確保基本生活與必要保險。此外,可以調整消費習慣:例如:減少非必需品開銷(如娛樂、名牌消費),多利用公共資源(如圖書館、公園)。同時,可以培養副收入,發展副業或兼職技能,讓家庭收入來源更多元。家中也必須預備一筆「緊急預備金」,即使金額不大,也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

 


美國理財規劃師10招 教你抗通膨,打理家庭財務

  

除了落實開源節流、財務規劃之外,也可以多了解政府與社會提供哪些支援。例如:申請各項補助、津貼或社會福利。同時,也可以參與社區互助社群,進行物資交換或利用二手市場讓物品得以流通,循環再使用。在教育資源方面,可以多加運用免費或低成本的線上課程,培養新技能,為未來的經濟復甦做好準備。

 

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彙整多位理財規劃師提出面對經濟不景氣的對抗方法,可供家庭做決策參考:

 

一、建立緊急預備金:約3~6個月的生活費,甚至預留至12個月的基本開銷,更安心。
二、優先償還高息債務:維持好信用,減少刷卡並還高利息債務,以免愈滾愈多。
三、記帳檢查收支表:記帳了解開銷,設定預算縮減方式減少支出。
四、提升職場競爭力:可進修或考證照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不容易被取代。
五、開源拓展多元收入:提升專業技能或發展副業,增加額外收入。
六、確保投資組合多元分散:資金分布於不同資產類別,分散投資風險。
七、避免恐慌性拋售,堅守長期計畫:不因市場波動而情緒性拋售,不衝動行事。
八、定期定額投資:在有紀律的投資下,有多餘資金運用,更安心。
九、檢視並調整資產配置:依照年齡及可承擔的風險多寡,調整資產配置。
十、選擇防禦型投資標的:避免高風險投機性投資,以防落入陷阱。


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家庭成員應盡量以節流、增收為目標,並以合作且積極的心態一同面對嚴峻的外在考驗,只要抱持盼望,相信未來經濟必會慢慢復甦。現今大環境的經濟困境雖有許多不易,但此時也是全家人彼此扶持、建立更深情感連結的契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4會員
144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10/20
他人的幫助是恩典,但不能成為日常的拐杖。學會自立,不只是增添能力,更是一種成熟且愛自己的表現。
Thumbnail
2025/10/20
他人的幫助是恩典,但不能成為日常的拐杖。學會自立,不只是增添能力,更是一種成熟且愛自己的表現。
Thumbnail
2025/10/18
人生沒有完美的選擇,日子就是往前走,只要好好活著,便能不斷擁有新的選擇,選一條更好的路!
Thumbnail
2025/10/18
人生沒有完美的選擇,日子就是往前走,只要好好活著,便能不斷擁有新的選擇,選一條更好的路!
Thumbnail
2025/10/18
你是否曾羨慕別人的生活?人往往只看見他人亮麗的外表,卻不知道那沒說出口的辛酸、淚水,競爭、比較的行為,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
Thumbnail
2025/10/18
你是否曾羨慕別人的生活?人往往只看見他人亮麗的外表,卻不知道那沒說出口的辛酸、淚水,競爭、比較的行為,不過是自尋煩惱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做買賣的人計較成本、做論件計酬的人計較時間 、文字工作者計較逗號問號刪折號。總是,不管做什麼工作,總是會在新台幣身上錙銖必較。只有志工不擅計算,投入的時間、人力和金錢,都是賠本生意,不過因為沒有盤算跟計較,所以回收的時候像海浪一波又一波,數也不數清、算也算不來。 有一位婦人,跟娘家住得近,所以
Thumbnail
做買賣的人計較成本、做論件計酬的人計較時間 、文字工作者計較逗號問號刪折號。總是,不管做什麼工作,總是會在新台幣身上錙銖必較。只有志工不擅計算,投入的時間、人力和金錢,都是賠本生意,不過因為沒有盤算跟計較,所以回收的時候像海浪一波又一波,數也不數清、算也算不來。 有一位婦人,跟娘家住得近,所以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有在理財嗎?何時開始關注理財的呢?對於理財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這幾年非常嚴重的「Lifestyle Inflation」問題。 我覺得中文不管怎麼翻都很難精準表現出”Inflation”的狀態🤣總之,按照字面意思是「生活型態膨脹」、而詞意更接近「賺多花多」。 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後的每一年,我都很強烈的感受到自己的消費水準不斷升高...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HI 大家好 我是宥爸 今天跟大家來分享 為什麼要理財呢? 大家心中可能會有這個疑問? 我剛出社會的時候也是覺得有沒有理財沒差啊 後來慢慢發現 物價其實會一直上漲 薪水會慢慢追不上漲幅 2010年一塊雞排35元 3塊雞排100元 2022年已經漲到1塊雞排60元 通膨會造成實質購買力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金錢焦慮心得與重點】聽了主婦的新節目,心得是養小孩金錢焦慮比較大~ AI幫忙整理重點: #理解金錢焦慮表現、來源與性質 1. 金錢焦慮的常見表現: - 錢不夠,賺的錢不夠多。 - 房價高昂,通膨嚴重。 - 財務目標或責任(如養小孩、承擔父母負擔)使人感到焦慮。 2. 焦慮來源:
Thumbnail
【金錢焦慮心得與重點】聽了主婦的新節目,心得是養小孩金錢焦慮比較大~ AI幫忙整理重點: #理解金錢焦慮表現、來源與性質 1. 金錢焦慮的常見表現: - 錢不夠,賺的錢不夠多。 - 房價高昂,通膨嚴重。 - 財務目標或責任(如養小孩、承擔父母負擔)使人感到焦慮。 2. 焦慮來源:
Thumbnail
投資隨記257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5.5.2 每年再投入的規畫
Thumbnail
投資隨記257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5.5.2 每年再投入的規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