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AI) 如何徹底改變生物技術產業

人工智慧 (AI) 如何徹底改變生物技術產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工智慧(AI)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範圍廣泛且具有革命性,以下是一些主要方向:

1. 藥物研發

  • AI加速藥物發現過程,通過分析大量化合物數據來預測有效性和毒性,降低研發成本與時間。例如,AlphaFold能準確預測蛋白質結構,有助於設計針對疾病的靶向藥物126

2. 基因組學與基因編輯

  • AI技術提升基因組分析速度與精度,例如DeepVariant可快速識別基因變異,支持個性化醫療346
  • 在基因編輯中,AI輔助CRISPR技術選擇最佳導向RNA,減少脫靶效應並提高編輯效率46

3. 合成生物學

  • AI幫助設計新型蛋白質與酶結構,模擬其功能與交互作用,用於生物燃料生產或新型材料開發13
  • 支持代謝途徑優化,提高微生物在工業應用中的表現36

4. 生物製造與生物過程優化

  • AI在生物製造中進行過程建模與控制,例如利用數位孿生技術優化發酵參數,提高產能與品質12
  • 精準的菌株工程和實時調整製造流程,減少浪費並提升效率12

5. 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

  • AI用於設計生物材料支架並預測細胞行為,改善組織修復效果1
  • 自動化影像分析技術可進行組織樣本的即時評估,用於腫瘤分級和患者存活率預測1

6. 精準農業與環境保護

  • AI支持基因改造作物的設計,提高產量並減少資源使用16
  • 用於微生物工程以清理污染或恢復生態系統13

AI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研究效率,也推動了個性化醫療、環境保護和工業創新等領域的突破。

avatar-img
生命科學X閱讀生活 生生不息
0會員
12內容數
歡迎來到 Duncan 生命科學*生活 生生不息!這裡是一個紀錄平常閱讀書籍的心得以及探索生命科學、基因工程與合成生物學的網路世界小角落,其實是我個人放筆記的小地方。如果你也對我的文章主題有回響,也歡迎留言交流想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日本正全力推動 iPS 細胞研究,透過法規創新與鉅額投資,加速帕金森氏症、心臟病、脊髓損傷等疾病的臨床應用。iPS 細胞能從成體細胞製造、避免免疫排斥,為再生醫學帶來突破性希望,若順利將可能於一年內實現醫療落地。
本文回顧GLP-1藥物如何改變肥胖/糖尿病治療。從Habener與Mojsov發現GLP-1(7-37),到Knudsen團隊克服短半衰期,開發出長效藥物,有效管理體重。此科學突破讓三位科學家贏得2024拉斯克獎。
0/5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Julian Jude 是功能基因組學專家,擁有豐富研究經驗,曾主導多項CRISPR和shRNA篩選項目,並參與開發CRISPR設計算法(VBC)。他目前在 Twist Bioscience 工作,專注於結合合成DNA技術與基因組學,推動多基因片段庫(MGF)的應用及人工智慧在遺傳工程中的發展。
日本正全力推動 iPS 細胞研究,透過法規創新與鉅額投資,加速帕金森氏症、心臟病、脊髓損傷等疾病的臨床應用。iPS 細胞能從成體細胞製造、避免免疫排斥,為再生醫學帶來突破性希望,若順利將可能於一年內實現醫療落地。
本文回顧GLP-1藥物如何改變肥胖/糖尿病治療。從Habener與Mojsov發現GLP-1(7-37),到Knudsen團隊克服短半衰期,開發出長效藥物,有效管理體重。此科學突破讓三位科學家贏得2024拉斯克獎。
0/5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Julian Jude 是功能基因組學專家,擁有豐富研究經驗,曾主導多項CRISPR和shRNA篩選項目,並參與開發CRISPR設計算法(VBC)。他目前在 Twist Bioscience 工作,專注於結合合成DNA技術與基因組學,推動多基因片段庫(MGF)的應用及人工智慧在遺傳工程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