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迎財神
#幸福教養學發放零用錢
大年初五,到處都熱熱鬧鬧迎財神,希望新的一年可以財源廣進!財神的造型非常吸睛,也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家長不妨藉著年節可以跟孩子分享迎財神的習俗。
過年期間,孩子們得到了不少「紅包」,這些紅包是長輩們祝福的心意,透過我們的言教與身教,傳遞讓來子知道,紅包的重要性是意義與價值,並非數字的多寡,可以藉著這樣的機會,可以跟孩子討論如何善待這些心意!
在幸福教養學中有一張親子行動卡是「發放零用錢」,零用錢是平日父母給予孩子小額的金錢使用練習,到了農曆新年,孩子們會一下子拿到比平日大很多的金錢,對父母來說,看見孩子們的反應後,可能會有一些煩惱,或者不知道要怎麼告訴孩子如何規劃這些壓歲錢,這都是很正常的,在我們過去的經驗中,可能很少談及「金錢教育」或「理財教育」,因為有了孩子,也隨著孩子長大了,對於「金錢」開始有了初步的理解,所以這正是和孩子「聊聊金錢」的好機會呢!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這麼做:
1.先更進一步理解自己和配偶的金錢價值觀,相互討論,希望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是什麼?父母雙方的價值觀不完全相同是很正常的,可以先從有交集有共識的部分開始和孩子分享。
2.金錢價值觀的形成是日積月累的,很多時候孩子不只是聽父母怎麼說,也會觀察父母怎麼做,在平日的時候就可以多聊聊對於金錢使用的想法,家中收支規劃的想法。
3.面對孩子的壓歲錢應該屬於孩子或者屬於家長,沒有標準的正確答案,因為每個家庭的價值觀或者收支狀況都不一樣,從幸福教養學的角度會建議真實地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想法及規劃,至少保留一部份的金額,讓孩子可以有機會練習金錢的規劃。
4.可以依據父母的價值觀帶領孩子計劃他們可以運用的金錢,不論是消費、儲蓄或者做公益等等,都是金錢可以運用的範圍,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為未來或他人提供幫助,有了不同的角度給孩子,可以幫助孩子可以思考以及做計劃。
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和陪伴,我自己也是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對於自己用錢習慣以及價值觀越來越清楚,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一定不會完美,也可能會有一些讓我們哭笑不得的經驗,在「試錯」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不論是對孩子或者對父母都會很有幫助,都可以是對話的機會!
查看洞察報告和廣告
所有心情:7你、趙介亭、綠豆爸 - 趙介亭和其他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