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

含有「自知」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水珍珠-avatar-img
2024/09/17
「不失其所」即是「合度」,「度」的指標? 謝謝分享
不要以「價格」取決你要的東西,而是以「它是不是你要的」來做買不買的決定......
Thumbnail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Thumbnail
或許。很多人會說自己從未茫然……但,我又再次縮回了自己的馬蹄鐵裏……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3/17
🌞
小明的日記 為什麼自知之明會貴呢? 人不是本來就應該了解自己嗎? 我是否能控制我自己的身體 我是否能控制我自己的思想 我是否能控制我自己的行為 我知道我在幹什麼嗎? 我知道我想要什麼嗎? 我知道我的原則是什麼嗎? 是不是要三十而立的時候,才會知道
Thumbnail
人生很常出現會影響自己情緒波動的事情,比如看到身邊同儕的經濟實力、家庭背景、運氣比你好時心中會產生忌妒感,每當自己身心狀態遇到嫉妒或悲憤的瞬間時 我都會盡快拉回自己的主觀意識,並反問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為什麼人性會有這種反射機制,很有趣的是每次反問自己通常最後的答案都是”無解”,既然無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思考是有意識的系列回憶」的說法啟了人類思想史的革命。思考能力的洞識是人類最珍貴的創造力,古今的偉大的思想家都因為它們非凡的洞識,而點亮了人類的文明。
Thumbnail
William-avatar-img
2021/08/11
謝謝對思考和洞視的解釋,很有洞見。能夠比較簡單清楚的說明要如何才能有"洞視"嗎
陳華夫hwafu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8/11
很抱歉,我無法「簡單清楚」的如何才能「洞識」,所以我寫了篇文章「細述我親歷40年的「現代開悟」之旅─開悟的本質(1)」來說明我至少花了40年的「洞識」。人腦的思考是太複雜了,在看完我於上文最後附上的「原來我如此富裕: 一個憂鬱症病人的故事」文章,大家都會覺得「洞識」是太奢侈了,能夠每天欣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應該就是美好的人生,夫復何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