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的陪伴|爸爸請育嬰假:在社會期待與個人選擇間的育兒之路

全心全意的陪伴|爸爸請育嬰假:在社會期待與個人選擇間的育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月開始,我向公司請了半年的育嬰假,準備全職在家照顧樂樂與多多。


每當與親朋好友分享這個訊息時,大家總是投以驚訝或敬佩的目光。
『那很累餒!我寧可上班也不要在家顧小孩!』一位身為兩寶爸的同學笑著說。
『你要一打二誒!我一個就快受不了了。』一旁把帶小孩全權交付給老婆的友人,舉起酒杯,向我致敬。
『你要餵他們兩個吃飯,替他們換尿布,幫他們洗澡,陪他們玩,哄他們睡,重點是自己也要吃飯,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剛當上外公的叔叔語重心長地說。


然而,我卻感到一股莫名的感動。能在這段養樂多之旅中,擁有這樣的日子,可以給予樂樂與多多全心全意的陪伴,與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


我知道,這段全職奶爸的旅程確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它的意義卻無比深刻。


為了準備這半年的陪伴,我首先得取得公司和主管的支持。雖然政府推出了許多補助政策,鼓勵新手爸媽請育嬰假,但台灣社會對於爸爸請育嬰假的接受度仍然偏保守,尤其是在許多產業面臨缺工潮的情況下。


因此,主管也曾建議我優先考慮托嬰。但我想陪伴樂樂與多多的心意非常強烈。為了能說服主管,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逐步與他討論工作的代理與交接方案。希望透過正向的溝通,成功取得他的支持,讓我能放下工作專心的投入接著這半年的養樂多之旅。


而接著的旅途,我相信也會有許多未知的課題等待著我們,或許考驗著我們的耐心,或許要面對負面的情緒;或許會翻開童年的秘密,或許能開始懂得珍惜。而我也期許自己可以持續透過寫作,和旅伴們一起,從每一個過程中學習。


也希望孩子們的故事裡,有許多我們一起寫下的文章,一起找尋的樂趣,一起創造的豐盛,還有清晨陽台那,成群桂花的芬芳。


接著這半年,養樂多之旅即將踏上另一個階段的旅程,我自己確實是滿期待的。


你呢?是否也正準備迎接人生中新的階段?或者,正在經歷全職育兒的挑戰與樂趣?歡迎與我分享屬於你的故事。而我也會持續用文字記錄這段長途旅程,留下我們的喜悅與感動,分享這趟旅程為我們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raw-image


avatar-img
養樂多之旅
22會員
38內容數
四十歲的我,剛當上爸爸。 哥哥叫樂樂,弟弟是多多。 他們是一對試管嬰兒,異卵雙胞胎。 這是一個中年大叔,希望能透過寫作, 紀錄這趟養樂多之旅,與孩子們一同成長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養樂多之旅 的其他內容
從養樂多之旅到探討心靈成長,本文作者因為看到錫蘭製作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從中了解到心理學對於現今社會的重要性,並分享閱讀《心流》的心得,反思育兒的旅程與心流狀態的連結,以及如何從中獲得幸福與樂趣。
六個月大的雙胞胎樂樂和多多開始自己喝奶,但食慾下降,喝奶量減少,保母擔心營養不足,父母則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文章分享了父母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學習平衡擔憂與尊重孩子意願的經驗,並鼓勵讀者分享想法與經驗。
大S的驟逝令人震驚與難過,文章以此為引,搭配育兒的旅途,探討人生短暫的議題,反思如何運用有限的生命,並鼓勵讀者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刻回憶。
作者分享過去在父親嚴厲的管教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童年陰影。透過翻閱舊照片,作者重新面對過去的傷痛,並期許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理解與包容。
在龍年尾聲,回顧養樂多之旅這一年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從閱讀、時間管理到情緒管理,分享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將正向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透過一件小雞造型服裝引發的家庭互動,道出了育兒過程中常見的價值觀差異。文章細膩描繪了孩子們的阿姨送禮,與作者自身教育理念之間的掙扎,以及如何在維護親情與堅持原則間尋求平衡。文末帶出育兒路上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學會包容不同形式的愛,並在過程中找到共同的方向。
從養樂多之旅到探討心靈成長,本文作者因為看到錫蘭製作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從中了解到心理學對於現今社會的重要性,並分享閱讀《心流》的心得,反思育兒的旅程與心流狀態的連結,以及如何從中獲得幸福與樂趣。
六個月大的雙胞胎樂樂和多多開始自己喝奶,但食慾下降,喝奶量減少,保母擔心營養不足,父母則選擇尊重孩子的意願。文章分享了父母在照顧孩子過程中,學習平衡擔憂與尊重孩子意願的經驗,並鼓勵讀者分享想法與經驗。
大S的驟逝令人震驚與難過,文章以此為引,搭配育兒的旅途,探討人生短暫的議題,反思如何運用有限的生命,並鼓勵讀者積極面對人生挑戰,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刻回憶。
作者分享過去在父親嚴厲的管教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童年陰影。透過翻閱舊照片,作者重新面對過去的傷痛,並期許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將過去的經驗轉化成理解與包容。
在龍年尾聲,回顧養樂多之旅這一年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從閱讀、時間管理到情緒管理,分享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並將正向價值觀傳遞給孩子。
透過一件小雞造型服裝引發的家庭互動,道出了育兒過程中常見的價值觀差異。文章細膩描繪了孩子們的阿姨送禮,與作者自身教育理念之間的掙扎,以及如何在維護親情與堅持原則間尋求平衡。文末帶出育兒路上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學會包容不同形式的愛,並在過程中找到共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