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老電影與逝去的時代(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藝術片之登岸

起先,我們只是「看電影」,看了很多年,才知道看「藝術片」。藝術片,這觀念其實是第三世界(或「類第三世界」)新興知識份子企盼進階的某種症候群。

藝術片在台灣,開始有此見解,當在六十年代中期。影評界之行內人士如老沙(鄭炳森)、哈公、黃仁、劉藝等固不在話下,即業界外的俞大綱、顧獻樑、朱西寧、黃華成等文士諸多之探討便即一例。

新一代(四十歲左右及其以下)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他們心中的藝術片,像是俄國的塔考夫斯基(安德烈.魯布烈夫、Stalker、鄉愁)、希臘的安格羅普洛斯(亞歷山大大帝、流浪藝人、霧中風景)、德國的法斯賓達與溫德斯。有時帶一點老些的如安東尼奧尼,多半時候帶一些年輕的如紐西蘭的珍.康萍(鋼琴師和他的情人),或如大衛.林區(藍絲絨、我心狂野)。更多的時侯,他完全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並且不忘記看柯恩兄弟(巴頓芬克、Fargo)以及吉姆.賈木許(神秘列車、Down by Law)。

新一代的藝術片迷,會看太多的呂克.貝松(碧海藍天、霹靂煞、終極追殺令)、太多的尚賈克.貝內(歌劇紅伶、巴黎野玫瑰)、太多的奇士.勞斯基(十誡、紅色情深、白色情迷、藍色情挑),而卻看很少的亨利.喬治.克魯佐(恐怖的報酬、像惡魔的女人、畢卡索天才的秘密)、很少的尚比耶.梅爾維爾(午後七點零七分、仁義、影子軍隊)、很少的雷內.克萊蒙(禁忌的遊戲、陽光普照、雨中怪客)。

他們也看過一些希區考克,也看過不少的費里尼,但對於這類所謂「老」片,不大有向下追索的興趣。譬如他看過《驚魂記》(Psycho; 1960)與《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 1959)很覺印象深刻,看了《奪魂索》(Rope; 1948)更驚異一個鏡頭連著拍的場面調度何其高超,但電視上播著《艷賊》(Marnie),他偶轉到,竟不會猜想這是誰的片子。

他們早知奧遜.威爾斯,但不會追問為什麼一個大導演既會要拍《高貴的安伯遜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又會要拍卡夫卡的《審判》。他們不想知道拍《熱情如火》《七年之癢》的比利.懷德是什麼樣的人;他似乎是個愛逗笑的小老頭子,但竟然也拍過《雙重保險》《紅樓金粉》這樣的黑色電影,拍過《戰地軍魂》(Stalag 17; 1953)這樣的戰俘營片,比那最最有名的《第三集中營》(The Great Escape; 1963)還早十年。

是的,新一代的觀影者,不大有向下追索的興趣。何以如此?我想了一想,乃他們不大有向下追索的材料。亦即,時代變窄了。他們觀影的年代,電影的種類縮小了。並且導演所採擷的故事面貌也已然太單少、太集中了。

由多元類別的電影中無意間獲得之知識

而我們自草萊中「雜食」各式各樣片型的,便呈現另一番視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既想看一個人從頭到尾拼命的跑、拼命的奔這樣的《里奧追蹤》(That Man from Rio; 1964),又想看一個人全片皆在打彈子的《江湖浪子》(The Hustler; 1961)。既想看美國中西部極安靜、卻又極金色燦爛、但人生似又很迷惘的「地方風情片」如《野宴》(Picnic; 1955)、如Peyton Place,又想看同樣中西部完全沒有色彩的無知惡人在荒僻農莊犯案的《冷血》(In Cold Blood; 1967)。既樂意看逃出監獄的片子《惡魔島》(Papillon),也樂意看留在獄裏不走、以養鳥為樂的《終身犯》(Birdman of Alcatraz)。從《座頭市物語》我們知道人瞎了更可令耳朵或其他觸覺更敏銳,自《黑獄亡魂》(The Third Man; 1949)我們驚訝於一個城市的地下水道可以建得如此雄偉。

看《高貴的安伯遜家族》,驚訝獲知二十世紀初服裝的流行面貌,並且知道美國的富人在心情鬱悶時,也是會乘船去歐洲旅遊,一去去上個半年什麼的。那是二十世紀的零年代。事實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南方便已如此了;《亂世佳人》中克拉克.蓋博對妻子費雯.麗之不盡母職感到氣憤,便帶著小女兒到歐洲去散心。

我們看《海角一樂園》(Swiss Family Robinson; 1960)才知道在荒島上如何求生,如何在樹上建屋、在屋上開天窗以觀星星。看《紅河劫》(Red River; 1948)中知道牛群晚上棲息時,即使一個鐵鍋鐵盤碰撞出的聲音,也可能嚇得牠們「驚竄」(stampede),這種牧牛的真實事象。

看《英雄不流淚》(Three Days of the Condor; 1975; 薛尼.波勒克導,勞勃.瑞福演)才知道美國CIA(中情局)有一個專門「閱讀」的小組;當年二十多歲正值待業,看此片,很羨慕美國人有這樣的工作。

老年代消逝矣

不能說是今人的功力不行,主要在於電影的好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好時代,意味什麼?極多的各業人才共同投入製作,故導演可以不必只敢拍他最在行的窄小世界中之故事。

這只是物質界的論見。好的時代,在於剛好的timing,它必須是全人類對這新的媒體最最產生期望、又最最迸發奇想及創造的年代(即三十、四十、五十)所全神奔放、矢力作出的結果。六十年代後,電影發明至那時,已然太久,開始疲了,開始不興奮了,開始不感新意了,於是便音響化了,便特殊效果化了,便重複了,更甚而是,更多的藝術片及藝術導演躍躍欲上路了。

藝術片固然深探人之心靈,然心靈之為物,近三十年來人們似更需要;五、六十年代以前,人不知是比較健康質樸抑是別者,並不那麼在乎心靈(或許心靈原就被照料得好好的)。他們在乎的,是鬧熱,是遠方的遐想,是雄奇與壯烈,是多之又多、變之又變的故事故事故事。這也為什麼如今不生產「冒險片」(Adventures或Swashbucklers)了,而我們幼時多得是這種片子,《四羽毛》(The Four Feathers; 1939)、《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1938)、《所羅門王寶藏》(King Solomon’s Mines; 1950)⋯⋯何也?乃觀眾極想探知遠處的未知世界。

便因老年代有太多對好奇、對天真、對未知等等想獲得滿足的慾需,造成電影的燦爛奔放,造成電影的千奇百異,造成電影的傻勁盎然甚而荒誕不經卻終究是那麼迷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舒國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藉著風格化的手法與杜撰的敘事填滿歷史的血肉,他的作品在在揭示了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後現代歷史的矛盾與衝突,從性別的層面橫跨對慾望的執著,從家庭的重組細察對信仰的癡迷,又或是在反思明星的互文性中偷渡消費文化的疏離,在中產階級家庭的解體與重組中埋入美國的歷史性。
Thumbnail
藉著風格化的手法與杜撰的敘事填滿歷史的血肉,他的作品在在揭示了二十一世紀初美國後現代歷史的矛盾與衝突,從性別的層面橫跨對慾望的執著,從家庭的重組細察對信仰的癡迷,又或是在反思明星的互文性中偷渡消費文化的疏離,在中產階級家庭的解體與重組中埋入美國的歷史性。
Thumbnail
串流影視選擇太多,不知從何看起。而且大家上學上班,根本來不及看或看不完,更甭談要如何深入?我從純過癮的角度推薦幾部戯,讓大家百忙之中參考。《暴力美學》一直是Oxymoron 自我矛盾的形容
Thumbnail
串流影視選擇太多,不知從何看起。而且大家上學上班,根本來不及看或看不完,更甭談要如何深入?我從純過癮的角度推薦幾部戯,讓大家百忙之中參考。《暴力美學》一直是Oxymoron 自我矛盾的形容
Thumbnail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Thumbnail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Thumbnail
這個月因為要看《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所以租了Friday,然後這幾天這部劇結束了,除了開始準備寫篇文章外,也覺得好像可以物盡其用,在寫《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文章,還有看賈克希維特的電影之餘,看看Friday上的電影,順便等下其他串流平台夥伴的消息,看接下來怎麼推廣,畢竟在電影的歷史相對除遊
Thumbnail
這個月因為要看《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所以租了Friday,然後這幾天這部劇結束了,除了開始準備寫篇文章外,也覺得好像可以物盡其用,在寫《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的文章,還有看賈克希維特的電影之餘,看看Friday上的電影,順便等下其他串流平台夥伴的消息,看接下來怎麼推廣,畢竟在電影的歷史相對除遊
Thumbnail
近年在台北各廉價DVD店舖巡逛架上老片,每每隨手挑個三五部(常三片一百元),今天買一些,不幾日又買一些,愈買愈多。除了便宜,也憂其隨時停售。但即使多購,卻仍有不少片子始終還在架子上,我一次又一次的見著,竟怎麼都不想下手。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有一情況,乃凡我無意選買的,似乎有其某種特質,便是...
Thumbnail
近年在台北各廉價DVD店舖巡逛架上老片,每每隨手挑個三五部(常三片一百元),今天買一些,不幾日又買一些,愈買愈多。除了便宜,也憂其隨時停售。但即使多購,卻仍有不少片子始終還在架子上,我一次又一次的見著,竟怎麼都不想下手。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有一情況,乃凡我無意選買的,似乎有其某種特質,便是...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若從導演技法而言,1985 年邱剛健自編自導的《唐朝綺麗男》則是「歐陸荒誕電影在台灣」的一次巧妙實踐。電影開場描繪了送葬隊伍從鏡頭前經過,邱剛健以「白面黑斗篷」將往生者家屬打扮成死神樣貌。緊接著,一群黑衣人撐開粉色紙傘旋轉,如此的「荒誕造型與敘事」竟讓人直接聯想到費里尼電影。
Thumbnail
若從導演技法而言,1985 年邱剛健自編自導的《唐朝綺麗男》則是「歐陸荒誕電影在台灣」的一次巧妙實踐。電影開場描繪了送葬隊伍從鏡頭前經過,邱剛健以「白面黑斗篷」將往生者家屬打扮成死神樣貌。緊接著,一群黑衣人撐開粉色紙傘旋轉,如此的「荒誕造型與敘事」竟讓人直接聯想到費里尼電影。
Thumbnail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從前,有個好萊塢》、《駭客任務》、《漫長的告別》、《賭命大富翁》、《人生消極掰》、《出走巴黎》
Thumbnail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從前,有個好萊塢》、《駭客任務》、《漫長的告別》、《賭命大富翁》、《人生消極掰》、《出走巴黎》
Thumbnail
回頭想想,半輩子過去,電影不僅成了我生活的度量衡,一節課是半場電影,一個暑假是一千場,四年大學是兩萬場,活一百歲,就是活過四十萬部電影。電影,似乎也只有電影,讓我完整地走過了《戀人絮語》描述的所有階段,包括沉醉、屈從、相思、執著、焦灼、等待、災難、挫折、慵倦以及輕生、溫和、節制等,
Thumbnail
回頭想想,半輩子過去,電影不僅成了我生活的度量衡,一節課是半場電影,一個暑假是一千場,四年大學是兩萬場,活一百歲,就是活過四十萬部電影。電影,似乎也只有電影,讓我完整地走過了《戀人絮語》描述的所有階段,包括沉醉、屈從、相思、執著、焦灼、等待、災難、挫折、慵倦以及輕生、溫和、節制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