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電影裡 Come in un film》:獻給電影愛好者

📽️《就像在電影裡 Come in un film》:獻給電影愛好者

童里繪本洋行-avatar-img
發佈於深度專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一本獻給愛好電影的大人和小孩的書。


「那些社區劇院,向我揭示了電影之美,成為我珍貴的回憶。」

這本繪本的作者Luisa Mattia在前言裡這麼寫道。

「那些能帶我走向不同地方的導演,為我呈現獨特而難以忘懷的電影體驗。」

繪者Daniela Tieni 則如是說。

raw-image


電影如何進入生活並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或許是坐在一張天鵝絨椅子裡、匆匆穿梭在露天電影院的椅子間、坐在廣大鄉間的土地上、在白色的床單前、或從厚重難以移動的篷布後窺看銀幕。等待電影放映,第一絲光線射入眼中,然後出現了第一個畫面──那個大的、巨大的、龐大的,那個幾乎無法將之全部容納眼簾的畫面充斥了雙眼、瀰漫了生命。

跟電影有關的繪本有很多種樣貌,可以是導演/演員生平的「傳記型」、可以是紀錄電影相關史的「歷史故事型」、可以是描述個人電影經驗的「抒情型」,還可以是《Come in un film 就像在電影裡》通通「融在一起型」。就像金馬60開場影片【凝聚眾人.直奔未來】一樣,穿梭在各個經典電影畫面中、遇見歷年來代表人物,然後成了一個新的故事。





raw-image

「碰!」

一顆紅色的球彈跳,然後打破了一片玻璃。有個小女孩從角落出現,她是妮娜,現在她面對她自己招致的危機感到驚嚇。她在找她的納尼球球,想要拿回來然後趕快跑開,但是她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的人。第一站,她遇到一個留著鬍子的矮小男人,示意她跟著走。

妮娜走著,但沒多久就停下,因為她闖入了一個場景,有個帶著大聲公的男人,他頭戴黑帽圍著紅圍巾。他對她說:「你怎麼還在這裡?快點,去化妝!」小女孩不知道,她剛遇到的人是大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

raw-image
義大利導演 費德里柯·費里尼Fellini Federico

義大利導演 費德里柯·費里尼Fellini Federico

義大利導演 費德里柯·費里尼Fellini Federico

義大利導演 費德里柯·費里尼Fellini Federico

就這樣妮娜開始了在時間與電影畫面裡的旅行。有人幫她整理頭髮、化妝和穿衣服。外面的世界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夢境般的氛圍。

raw-image

尋找納尼球球讓妮娜在特效中穿行,在奇異和華麗的戲服中、在大銀幕中最知名的故事中穿梭,一次又一次,她變成主人翁,在連續的奇蹟中、在上千個不同場景裡,遇到創造了電影故事的演員:從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克林.伊斯威(Clint Eastwood),從安娜.馬尼安尼(Anna Magnani)蘇菲亞.羅蘭(Sophia Loren)。這是一場搭乘神奇的時光機器,沉浸在電影的魔力之中的旅程。

追逐著四處彈跳的球,小女孩不確定的腳步在電影世界裡踉蹌跑著,作家Luisa Mattia創造了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故事,而插畫家Daniela Tieni日益強勁有力的視覺元素使之更加豐富。這是一場將我們帶入到義大利以及國際電影世界裡最愉悅場景的遊戲,去發現廣度極豐富的啟發。

故事文字中,未曾直接提起這些演員和導演的名字,但若是電影愛好者,想必能從衣著、姿態、服裝、場景,辨識推測出故事中出場的腳色吧?若是對義大利電影不熟悉也無訪,這篇故事的文本已足夠完整,把它當成一個女孩到奇境遊歷的故事看也非常有趣。

故事進到尾聲,女孩從圍著紅色圍巾的男人裡拿到一本筆記,裡面有著演員出場順序,畫面就像電影片尾名單,才總算揭露的這些人物誰是誰。



👉收藏《Come in un film 就像在電影裡》



書封和書底一體成型的設計也相當可愛

書封和書底一體成型的設計也相當可愛



Luisa Mattia

出生於羅馬,至今仍居住在那裡。擔任學校教師多年後,她致力於兒童文學並開始出版小說。她最成功的書籍包括《選擇》(2006 年皮皮獎)、《加里波第的牛仔褲》、《你的名字是盧波·詹蒂萊》。她與另外五位「編劇同事」共同創作了非常著名的 RAI TRE 兒童電視節目Melvisione ,並發起一個與小學生一起的寫作計畫。2008年榮獲安徒生獎「最佳作家」獎。

Tieni Daniela

1982年出生於羅馬。畢業於羅馬美術學院場景設計專業,在羅馬第三大學獲得藝術治療碩士學位,自2009年開始涉足出版界。她目前是義大利和外國雜誌和出版社的自由插畫家;她也與其他藝術家合作進行專案、團體展覽和個人創作。她曾多次入選波隆那兒童書展插畫展、布拉迪斯拉發插畫雙年展和葡萄牙插畫雙年展Illustrarte。 


※ 相關文章 ※



童里繪本洋行 Maison Temps-Rêves
STORYBOOK|ART |ACTIVITY

聚焦歐陸外文繪本、原文圖畫書的獨立書店,以法文繪本為大宗,也有義大文繪本、西文繪本等其他語系,不以讀者年齡自我設限,選書核心為「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打開書就像是參觀一場展覽、觀賞一部電影、體驗一趟旅程,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5號(捷運古亭站 🗺️地圖)

二~五 12:00-18:00/ 六、日 11:00-18:00/週一公休

 線上購書海外購書非現書預購更多資訊

FB • IG • LINE • BLOG • YOUTUBE

聯絡請透過 Email:tempsreves@gmail.com



avatar-img
童里繪本溫室 • 插畫培養皿
230會員
178內容數
童里是間外語繪本專門書店,2016年始於網路書店,2018年成立實體書店。聚焦於繪本藝術與插畫創作交流,選書核心以藝術性、哲思性、文學性高和有觀點的繪本為主。繪本的每一頁都是畫作,而一本繪本就像是一場畫展,其中也蘊含許多觀點,美麗又近人,從書架上便能隨手捻來,日常中享受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些插畫家的魔幻、神秘感和永恆感也滲透到了Gastaut的作品中,但她認為她最重要的靈感來自家族,她是由瑞典的祖母撫養長大。她說:「我很古典、很老派,從斯堪的納維亞插畫家以及克林姆和維也納尋找靈感,我有一個老靈魂。」
Joanna 細緻講究的畫風,無疑是在挑戰一種極致的觀察力與耐力,手繪過程猶如儀式般充滿宗教意味,展現了一種近似僧侶般的執念。在畫中讀到的細節已經超越了我們所能乘載的,而Laëtitia Bourget詩意的文字帶我們躍出圖像,進入另一層意識之流,並浮沉其中。
Simone Rea 是義大利最受讚賞和最知名的插畫家之一。畫家、插畫家、全能設計師,Simone 這樣介紹自己:「我三歲時就開始畫畫,而且從未停止過。」
Emmanuelle 說 :「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幸福無比的事,也有過可怕的事,就跟所有人一樣,因此我畫畫,把這些美好與可怕的都畫下來。」
創作時,Ratanavanh會先專心閱讀故事文本,並思考故事如何投射在她的繪畫當中。通常在第一次閱讀文本時,她腦中已經會有一些畫面和想法。Ratanavanh對故事很敏銳,很快能知道是否能觸動她內心,能否觸動她創作意念。
Chiara Carrer,1958年出生於威尼斯,現居羅馬,是世界上最具原創性和最知名的義大利插畫家之一。她畢業於羅馬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和聖賈科莫裝飾藝術學校雕刻專業.......(繼續閱讀)
這些插畫家的魔幻、神秘感和永恆感也滲透到了Gastaut的作品中,但她認為她最重要的靈感來自家族,她是由瑞典的祖母撫養長大。她說:「我很古典、很老派,從斯堪的納維亞插畫家以及克林姆和維也納尋找靈感,我有一個老靈魂。」
Joanna 細緻講究的畫風,無疑是在挑戰一種極致的觀察力與耐力,手繪過程猶如儀式般充滿宗教意味,展現了一種近似僧侶般的執念。在畫中讀到的細節已經超越了我們所能乘載的,而Laëtitia Bourget詩意的文字帶我們躍出圖像,進入另一層意識之流,並浮沉其中。
Simone Rea 是義大利最受讚賞和最知名的插畫家之一。畫家、插畫家、全能設計師,Simone 這樣介紹自己:「我三歲時就開始畫畫,而且從未停止過。」
Emmanuelle 說 :「在我的生命中曾經有過幸福無比的事,也有過可怕的事,就跟所有人一樣,因此我畫畫,把這些美好與可怕的都畫下來。」
創作時,Ratanavanh會先專心閱讀故事文本,並思考故事如何投射在她的繪畫當中。通常在第一次閱讀文本時,她腦中已經會有一些畫面和想法。Ratanavanh對故事很敏銳,很快能知道是否能觸動她內心,能否觸動她創作意念。
Chiara Carrer,1958年出生於威尼斯,現居羅馬,是世界上最具原創性和最知名的義大利插畫家之一。她畢業於羅馬美術學院繪畫專業和聖賈科莫裝飾藝術學校雕刻專業.......(繼續閱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