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兼裁判, 罰鍰變成KPI:台灣地方政府為何愛上科技執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從罰鍰分配條例到預算 KPI,揭開台灣科技執法氾濫的制度陷阱

raw-image

科技執法為何越來越多?真正的問題藏在法條裡

在台灣,不論你開車、騎機車,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道路狀況允許,你稍微多踩一點油門,下一秒卻在郵局信箱收到一張「來自科技執法的問候」。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測速桿、闖紅燈攝影機、違停偵測器,似乎越來越密集,甚至出現在一些車流量不大、事故率也不高的路段。

表面上,這是為了「交通安全」。但在深入研究制度後,你會發現,背後真正推動這股科技執法擴張浪潮的,是一套財政獎勵機制——《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

raw-image



① 當球員兼裁判時,遊戲規則必然失衡

在任何公平的競賽中,球員與裁判的角色必須分開。

如果一支球隊既是比賽參賽者,又同時握有裁判哨子,那麼比賽的結果還有公信力嗎?

台灣的交通科技執法制度,正是這樣的「球員兼裁判」局面:地方政府既是罰鍰的最大受益者,又能主導科技執法的設置與策略。

在這種制度下,期待地方政府不去最大化自身利益,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不是道德批判,而是制度問題。正如英國法學家布萊克斯通(William Blackstone)在《英格蘭法評註》中所說:

「當裁判擁有裁決結果的財務利害關係時,正義將不再被看見。」

raw-image



② 制度性利益衝突:罰鍰分配條例

根據《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台灣的罰鍰收入分配是這樣的:

— 直轄市、縣市政府可分得 75%

— 處罰機關(多為警察局)可分得 24%

— 僅 1% 上繳國庫

這等於明文把財政誘因寫進法律:開越多罰單=賺越多錢。

法條本身就創造了地方政府與執法單位的利益共同體。


美國政治哲學家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聯邦黨人文集》第51篇中提醒過:

「如果人是天使,政府就不必要存在;如果政府由天使管理,也不需對其加以限制。」

意思是制度設計必須假設參與者會追求自身利益,因此必須設防。台灣的現行條例,恰好反其道而行,讓利益與執法綁死。

raw-image




③ 預算 KPI 化:從收入來源變成績效目標

更糟的是,六都等地方政府普遍將「預期罰鍰收入」編列進年度預算,形同 KPI。

這種做法在財政學上被稱為「預算激勵扭曲」(Budgetary Incentive Distortion)

  • 為了達標,執法量必須維持甚至增加
  • 即使事故率下降,也不會撤除科技執法點
  • 若收入不足,可能年中加強取締

英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的公共選擇理論就指出:

「政府官員與私人市場參與者一樣,也會根據自身利益行動。」

所以,寄望地方政府在財政依賴罰鍰的情況下自我節制,是天真的


raw-image


④ 國際對照:英國與美國如何防堵

英國模式:

  • 所有交通罰款收入統一進入中央「合併基金」(Consolidated Fund),地方與執法單位不能直接分配。
  • 地方若要使用相關經費,必須透過特定交通安全計畫申請。
  • 目的就是切斷「執法」與「財政利益」的直接關聯。

美國模式:

  • 多州禁止或嚴格限制自動測速、闖紅燈攝影機(如德州、密西西比、南卡羅來納等州)。
  • 允許的州多有限制條件:僅限學區、高事故黑點、特定安全走廊;必須設警示標誌;有的州還規定收入上限(如密蘇里的 Macks Creek 法案)。
  • 許多州規定罰鍰收入不可直接流向地方警局,避免形成財政依賴。
raw-image




⑤ 國際實證案例

英國

  • 《衛報》2024 年報導:倫敦交通局(TfL)2023–24 財年透過主要道路罰款收入達 8,930 萬英鎊,比 2018–19 年成長 57%,引發依賴質疑。
  • 英國國會書面答覆明確指出,罰款收入會進入中央合併基金,不直接回饋地方政府或警察部門。
  • 西米德蘭地方政府曾提案將超速罰款用於本地交通安全,但交通部以避免財政誘因為由拒絕。

美國加州

  • 薩克拉門托郡 2024 年關閉紅燈攝影系統,因年營運成本高於罰款收入,顯示若無財政誘因,地方會選擇停用科技執法。
  • 多州立法限制設置條件與範圍,有的甚至全面禁止。




⑥ 台灣與英美比較

raw-image




⑦ 為何台灣制度更誇張

  1. 財政誘因合法化:英美防堵利益衝突,台灣反而寫進法條。
  2. 缺乏使用範圍限制:台灣地方可任意設點,英美多要求高事故黑點與安全迫切性。
  3. KPI 驅動執法量:台灣將罰鍰收入目標化,英美則避免將其當作績效指標。

結果就是,台灣地方政府有強烈動機擴張科技執法版圖,不必對工程改善負責,因為執法本身就是財源


⑧ 改革建言

1. 財政分配改革

  • 將罰鍰收入全數或大部分繳中央,再依人口、道路長度、事故率回饋地方。
  • 回饋款專款專用於道路改善與安全教育,不得用於一般支出。

2. 預算規範

  • 修《預算法》,禁止將罰鍰收入列為年度 KPI。
  • 強制公布罰鍰收入與事故率的關聯數據,接受公眾檢視。

3. 執法限制

  • 法律明定科技執法僅限高事故黑點、學區安全區域,並須經第三方安全評估。
  • 取消執法機關抽成或績效獎金制度,避免利益驅動執法。

⑨ 制度才是守門員: 應修法修補漏洞!

法律與制度的漏洞:不是地方政府的「道德」問題,而是制度設計錯誤

有些人會說:「那就靠地方政府不要貪嘛!」——這是天真的想法。

法學觀點告訴我們,制度必須假設人性會追求利益最大化,並透過權力分立與制衡來防止濫用。將財政利益與執法行為綁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設計瑕疵。這不是地方政府道德高不高的問題,而是任何人坐上這個位置,在制度允許下都會傾向如此行動。

因此,真正應該負責的,不是被動執行的地方政府,而是制定與授權這套辦法的立法與中央主管機關。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改革?

要解決問題,必須從制度源頭下手:

1.切斷罰鍰收入與地方財政的直接連結

    • 可仿效英國模式,將罰鍰統一納入中央交通安全基金,再依實際需求與事故數據分配。

2.設置透明與科學化的執法評估機制

    • 每一個科技執法點的設置,必須有公開的事故率數據支持,並定期審核必要性。

3.立法層面的修正

    • 雖然《罰鍰收入分配辦法》是行政命令,交通部可自行修正,但為防止授權過度,立法院應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明確規範授權範圍,避免再度走回老路。

raw-image


結語:真正該對準的靶心,不是測速桿,而是制度漏洞

現行制度的問題,不在於測速桿本身,而是它背後那條把罰鍰收入直接送進地方政府口袋的規則。只要這條「利益管線」不被切斷,就算今天拆掉十支測速桿,明天也會有二十支新的立起來。

《道路交通違規罰鍰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並不是不可動搖的法律,而是交通部基於法律授權制定的行政命令。中央有權立即修正,立法院也有責任從根本修法,防止利益衝突結構重生。

行動呼籲

如果你不希望未來的道路變成財政提款機,請直接向你選區的立委表達立場,要求推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斷開罰鍰收入與地方財政的直接連結。真正的改革,不是拆掉測速桿,而是改掉會讓它們無限增生的制度。

延伸閱讀

1.【政府提款機解密】全台每年300億罰單背後:你的違規竟是地方財政的「甜蜜負擔」

2.罰單比旅費貴?取消氾濫科技執法,才是解決台灣交通問題的良方

3.【打燈沒打滿也要罰?】法院撤銷罰單揭露荒謬真相:當交通執法變成全民獵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汽車部落格的閱讀沙龍
51會員
170內容數
這裡是Hank聊關於汽車心得, 社論, 創作等, 歡迎訂閱贊助我的創作!
2025/08/12
大規模取消氾濫的科技執法,才是台灣交通改革的起點 近年來,科技執法成為台灣各縣市改善交通安全的「萬能解方」——闖紅燈測速照相、違規取締系統、區間測速,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這種看似科技化、數據化的「進步手段」,在國外已有不同的聲音與反思。 美國的啟示:當科技執法變成政府違法設施 在美
Thumbnail
2025/08/12
大規模取消氾濫的科技執法,才是台灣交通改革的起點 近年來,科技執法成為台灣各縣市改善交通安全的「萬能解方」——闖紅燈測速照相、違規取締系統、區間測速,幾乎無處不在。 然而,這種看似科技化、數據化的「進步手段」,在國外已有不同的聲音與反思。 美國的啟示:當科技執法變成政府違法設施 在美
Thumbnail
2025/08/07
🔻方向燈打了還不夠,得打滿全程才不算違規?民眾檢舉成了新時代的武器,交通秩序卻因此更亂了。 一起因「變換車道未全程使用方向燈」而遭罰三千元的案件,經駕駛不服提告,法院最終判決撤銷罰單,理由是「已達提醒周邊車輛之目的」。這不僅是對形式主義執法的狠狠一擊,更揭開了台灣交通亂象中的另一面真相
Thumbnail
2025/08/07
🔻方向燈打了還不夠,得打滿全程才不算違規?民眾檢舉成了新時代的武器,交通秩序卻因此更亂了。 一起因「變換車道未全程使用方向燈」而遭罰三千元的案件,經駕駛不服提告,法院最終判決撤銷罰單,理由是「已達提醒周邊車輛之目的」。這不僅是對形式主義執法的狠狠一擊,更揭開了台灣交通亂象中的另一面真相
Thumbnail
2025/06/22
【吹毛求疵的正義?從民眾檢舉制度看交通罰單地獄的形成】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法規的鬆綁,台灣自從開放民眾可透過手機拍照上傳方式檢舉交通違規以來,街頭巷尾突然多了數萬名「自發性執法人員」。這原意是希望補足警力不足、提高違規查緝率,然而多年下來,我們卻看到另一種荒謬的景象——交通罰單氾濫、民怨四起、執法信
Thumbnail
2025/06/22
【吹毛求疵的正義?從民眾檢舉制度看交通罰單地獄的形成】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法規的鬆綁,台灣自從開放民眾可透過手機拍照上傳方式檢舉交通違規以來,街頭巷尾突然多了數萬名「自發性執法人員」。這原意是希望補足警力不足、提高違規查緝率,然而多年下來,我們卻看到另一種荒謬的景象——交通罰單氾濫、民怨四起、執法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相信嗎?法律人最會坑殺法律人。 法律人的層級領域與意識形態相當多元化,並不是一般無知的,僅在台灣本土職業的傳統民刑訴土訴訟律師,認為法律人僅能是大學及研究所都是就讀法律系,才是正統的法律人。 在這目前多元開放的領域的全球化世代下,懂越多且跨領域專才者,才是市場潮流。 還有!以美國而言,完全不同
Thumbnail
相信嗎?法律人最會坑殺法律人。 法律人的層級領域與意識形態相當多元化,並不是一般無知的,僅在台灣本土職業的傳統民刑訴土訴訟律師,認為法律人僅能是大學及研究所都是就讀法律系,才是正統的法律人。 在這目前多元開放的領域的全球化世代下,懂越多且跨領域專才者,才是市場潮流。 還有!以美國而言,完全不同
Thumbnail
也許這個巧合相當的細思及恐,兩岸接連發生惡性重大的未成年殺人案件,也無獨有偶地激起民憤,要求重辦案件求處死刑,及取消未成年人的刑事豁免的民意水漲船高,在台灣甚至已經連屬送到立法機關,這說明一個問題,未成年人刑事豁免的制度已經形成法律漏洞,這個漏洞的形成不只是法制面的因果問題,教育及社會風氣都有責任,
Thumbnail
也許這個巧合相當的細思及恐,兩岸接連發生惡性重大的未成年殺人案件,也無獨有偶地激起民憤,要求重辦案件求處死刑,及取消未成年人的刑事豁免的民意水漲船高,在台灣甚至已經連屬送到立法機關,這說明一個問題,未成年人刑事豁免的制度已經形成法律漏洞,這個漏洞的形成不只是法制面的因果問題,教育及社會風氣都有責任,
Thumbnail
打擊詐欺就是要讓詐騙仔會害怕且痛才有用
Thumbnail
打擊詐欺就是要讓詐騙仔會害怕且痛才有用
Thumbnail
司法改革都沒有改革法律都在保障壞人的權益,都沒有為被害者家屬想過,我以後有生小孩小孩被毆打致死,那我說句話私刑比正義還要來的有效,我支持私刑正義,也不支持法律正義
Thumbnail
司法改革都沒有改革法律都在保障壞人的權益,都沒有為被害者家屬想過,我以後有生小孩小孩被毆打致死,那我說句話私刑比正義還要來的有效,我支持私刑正義,也不支持法律正義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有關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昨(12)日受臺北地檢署指揮,持該署檢察官所核發拘票,至兒福聯盟拘提陳姓社工到案說明,解送北檢複訊過程中曝露戒具並遭媒體拍攝,引發各界對於警方使用警械涉違反比例原則之質疑,警政署至為重視,已責成該局檢討策進、精進執法作為,並由該局張榮興局長親自召開記者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有關臺北市政府警察局昨(12)日受臺北地檢署指揮,持該署檢察官所核發拘票,至兒福聯盟拘提陳姓社工到案說明,解送北檢複訊過程中曝露戒具並遭媒體拍攝,引發各界對於警方使用警械涉違反比例原則之質疑,警政署至為重視,已責成該局檢討策進、精進執法作為,並由該局張榮興局長親自召開記者
Thumbnail
警方執法目的皆為維持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讓交通更安全更順暢,而非是為了警政績效而執法、為了開罰單而開罰單;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一般私人企業為追求公司營業利潤及銷售金額成長而設下各種業績,達標者有業績獎金或內部行政獎勵,以及未來升遷機會,但警政機關應與一般以營利為目的的私
Thumbnail
警方執法目的皆為維持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讓交通更安全更順暢,而非是為了警政績效而執法、為了開罰單而開罰單;警政績效制度,就是一般社會大眾所謂的公司「業績」。一般私人企業為追求公司營業利潤及銷售金額成長而設下各種業績,達標者有業績獎金或內部行政獎勵,以及未來升遷機會,但警政機關應與一般以營利為目的的私
Thumbnail
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如何立法、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 勤慎廉明,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
Thumbnail
法律是人民道德規範的最基本標準,如何立法、執法也同樣是一門學問。 勤慎廉明,更是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期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