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鏡頭下的真相歷史身份與紀錄片的辯證交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人對「影評」的功能與價值產生了分歧。有些人認為,身為專業影評人應該專注於技術、架構、風格與類型的分析,並將評論從意識形態中抽離,以彰顯專業性與精英品味。然而,若真如此,美國影評大師羅傑·埃伯特(Roger Ebert)、法國電影理論巨擘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甚至是評論家出身的名導尚-呂克·高達(Jean-Luc Godard),或許都會氣得從墳墓裡跳出來。

.

早在1970年,高達便在《殘像》的39條綱領中,清晰地展現了1960至70年代歐洲左派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堅決反對抽象化與形而上學的世界觀,轉而提倡基於物質現實的辯證分析。這些條綱看似艱澀、硬核,卻揭示了電影創作與評論必須介入現實的深層責任。

.

有趣的是,當我們回望今天(2024年),這樣的責任似乎更多地落在了紀錄片的肩上。儘管也有些劇情片,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法,來呈現對現實的看法,但它們不見得可以觸及或面對現實問題。例如今年的《餘燼》,它甚至在缺乏充足證據的情況下,以虛構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它的技巧似乎也沒有高超到可以模糊紀錄片與劇情片的界線,以達到想要的顛覆或嘲諷的效果。儘管這一切都是被設計、彩排、拍攝及重新演繹的,但是導演似乎遺忘了電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觀點的力量。

.

相比之下,今年的紀錄片卻不曾退縮,反而以更加堅定與銳利的方式直面現實,回應我們身處的社會與土地。紀錄片揭示了那些我們曾無視或被遮蔽的真相,猶如一道濾網,過濾掉日常生活的雜質,讓我們得以暫時想像出品味一口「純淨山泉水」的甘甜。然而,這些嘗試能否持續,仍令人懷疑。正如《青春(苦)》的映後討論所言:「紀錄片改變不了什麼。」或許,高達當年便已對戰鬥電影的計劃感到失望,認為這一努力終將徒勞無功。

.

但真的徒勞嗎?也許,將現實記錄下來,就是改變的開始。當觀眾透過影像產生想像,下一步可能便是行動,安裝一台屬於自己的「淨水器」。那些因物質限制而受困的想像,或許正等待影像逐一解放。當然,仍有許多人無法改變喝髒水的命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81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爛番茄影評人一篇好評五十美?真相到底是如何?這個醜聞背後的成因又是什麼?本期專題就要帶大家一窺當前的影評環境以及各種現象的成因,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就不會只用道德來看這整件事,還能多一個經濟的視角,同時也能了解當代世界影評的困境。
Thumbnail
爛番茄影評人一篇好評五十美?真相到底是如何?這個醜聞背後的成因又是什麼?本期專題就要帶大家一窺當前的影評環境以及各種現象的成因,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就不會只用道德來看這整件事,還能多一個經濟的視角,同時也能了解當代世界影評的困境。
Thumbnail
生存超過七十年,宛如浴火重生的不死鳳凰,法國1951年由民間開創的〈電影筆記〉,於今年首創安德烈·巴贊獎,獎勵世界導演第一部電影,今天公佈評審團名單,第一時間簡介如下...
Thumbnail
生存超過七十年,宛如浴火重生的不死鳳凰,法國1951年由民間開創的〈電影筆記〉,於今年首創安德烈·巴贊獎,獎勵世界導演第一部電影,今天公佈評審團名單,第一時間簡介如下...
Thumbnail
創立七十年的法國民間雜誌,《電影筆記》,將於今年頒發第一屆【巴贊獎】,獎勵不管國籍,於2022年在法國放映的第一部電影。 獎項的名字來自雜誌創始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以民間姿態,抵抗巴黎菁英象牙塔美學,將電影精神結合自然與街頭,掀起法國新浪潮。 【巴贊獎】將由《電影筆記》編輯初
Thumbnail
創立七十年的法國民間雜誌,《電影筆記》,將於今年頒發第一屆【巴贊獎】,獎勵不管國籍,於2022年在法國放映的第一部電影。 獎項的名字來自雜誌創始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以民間姿態,抵抗巴黎菁英象牙塔美學,將電影精神結合自然與街頭,掀起法國新浪潮。 【巴贊獎】將由《電影筆記》編輯初
Thumbnail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Thumbnail
在多變且封閉的疫情之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七屆亞觀團的成員,希望藉由參與亞觀團期間的觀影短評,讓閱讀到這篇文字的影迷,將餘光望向電影市場鮮有人觀注,但早已閃耀的一片星辰。
Thumbnail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煌德【無影無蹤】與慧茹【巴黎台灣電影節】共同舉辦的線上對談,將講題〈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其中一個重要案例、研討議題,整理成文字,希冀傳達出法國影評文化以至電影生態的演化變遷,形塑法國數十年培育之「藝術電影競爭力」,如此「電影生存策略」被韓國影業深刻學習
Thumbnail
(製圖:Yo Chen) 緣起:有幸參與煌德【無影無蹤】與慧茹【巴黎台灣電影節】共同舉辦的線上對談,將講題〈不斷死而復生的法國影評〉,其中一個重要案例、研討議題,整理成文字,希冀傳達出法國影評文化以至電影生態的演化變遷,形塑法國數十年培育之「藝術電影競爭力」,如此「電影生存策略」被韓國影業深刻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