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

含有「劉揚偉」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重點速覽(先給你 30 秒結論) 鴻海向主管機關申請在高雄橋頭設「橋頭二廠」,計畫投資 38 億元(新台幣),生產項目包含 電動乘用車,由董事長劉揚偉主導推動。 這個動作出現在鴻海處分美國俄亥俄州廠、並加速 AI 與伺服器布局的同時,代表集團採「全球資產活化+台灣保留製造籌碼」的雙軸策略。
Thumbnail
呼應集團分工、分享、合作的精神,從本季開始,鴻海首度由輪值CEO主持法說會,也代表劉揚偉已經全面掌大權 首先,雲端網路產品的占比41%,首度超過消費智慧產品 其次,AI本季是最主要的成長動能,需要密切關注關稅以及匯率的變化的影響 最後,全年度展望只有雲端網路產品沒有懸念,其他部分面臨衰退風險
Thumbnail
呱呱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已公開證實:鴻海將與日本軟銀(SoftBank)合作,在美國俄亥俄州的 Lordstown 廠區,參與「Stargate(星際之門)」計畫的 AI 資料中心與相關設備製造。軟銀已完成對該處廠房的收購,雙方將以合資方式推動資料中心設備生產,並將這一策略視為鴻海從傳統代工向 AI 基礎建
Thumbnail
最近,投資圈與車圈最熱的傳聞,就是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又被拍到疑似在矽谷與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密會🤫。據說雙方針對「自駕車技術+整車代工」進行了深入交換,讓人好奇:鴻海的自駕車藍圖,會因Google的AI與Waymo技術加速成形嗎? 今天花海女孩就來跟妳一起拆解
Thumbnail
Vytha xu-avatar-img
2025/07/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探討iPhone中最昂貴的零組件是面板,並分析鴻海併購夏普的背景、利弊及未來發展。文中也提及鴻海的經營策略轉型,以及劉揚偉領導下的鴻海如何在電動車產業中尋找新的突破口,並帶動臺灣相關產業的發展。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鴻海#劉揚偉#電動車
一、前言:鴻海強勢宣示營運目標 2025年5月,在鴻海股東會上,董事長劉揚偉公開表示:面對全球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與關稅波動風險,鴻海「今年營收一定會超過新台幣7兆元」。這句話不只是對股東的保證,更展現了鴻海在AI伺服器與電動車雙主軸驅動下的強勁營運信心。 這篇文章將解析劉揚偉此宣示背後的產業脈、
Thumbnail
面對全球政經風險升溫,包括美國對中國與全球供應鏈的關稅壓力,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法說會中依然表示對2025年保持「樂觀期待」,並指出鴻海今年將展現強勁的成長力道。 根據劉揚偉說法,雖然消費智能產品銷售預期全年大致持平,但「雲端網路產品將是主要成長引擎」。鴻海目前AI伺服器接
一、2025 Q1 財報亮點 • 營收:1兆6,443億元(季減23%,年增24%) • 毛利 / 營業利益 / 稅前淨利 / 淨利 – 毛利:1,005億元(季減23%,年增20%) – 營業利益:465億元(季減28%,年增27%) – 稅前淨利:591億元(季減7%,年增82%) – 歸屬母
2025年第一季結束,全球雲端四大巨頭 Amazon、Microsoft、Alphabet(Google)、Meta 皆公布大幅度的資本支出增幅,,更去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公開演講中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AI沒有終點,只有持續擴張」 • Amazon:2025年第一季資本支出約為240億美元,較2
Thumbnail
caroline-avatar-img
2025/05/13
//bit.ly/44BSMu1 //bit.ly/45aKz06 //bit.ly/3Fg0lw5 //bit.ly/3ERBZJb //bit.ly/43jdrRq
鴻海2024策略聚焦四大主軸:分散生產基地降低地緣風險、AI伺服器營收佔比衝破50%、擴大電動車佈局搶攻北美市場、跨足AI晶片設計搶佔未來商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