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含有「十九世紀」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詩畫交織的衣履情絲:璀璨情詩(Bright Star)Jane Capion編劇執導的電影Bright Star(台譯《璀璨情詩》),以英國浪漫派詩人John Keats未婚妻Fanny Brawne的角度出發,描述這位文學史巨人的愛情,與最後的人生。Jane Capion 的創作跳脫傳統學者對於Fanny Brawne 「聖女/魔女」的形象爭論,以女
Thumbnail
2022-10-16
0
科技與人:螺絲、木匠皇帝與美國教育精神(下)十九世紀的東亞雖然警醒到西方科技的先進,亟思直追,卻始終沒能找到適合的國家發展方式,但是同時期的美國卻因為一群新英格蘭仕紳的努力,讓國家在內戰結束後,重新找到了「共同生存」的共識。
Thumbnail
2022-08-11
4
冊冊冊|《打造暢銷書》時代氛圍的投射-下。2003年|作者Michael Korda|商周出版 此篇延續上篇,透過1930-1999年暢銷榜觀察之書摘,其中說明了以下幾個重點: 1.現今出版業銷售制度之來由(其導致往後以書養書之現象) 2.書籍分類與編務細緻分工化(書種擴增的脈絡) 3.因大戰崛起的平裝書取代精裝書之歷史(原來以前的口袋書是
2021-08-14
4
【荒涼山莊-狄更斯】選讀&翻譯練習2名為"詹狄士氏對造詹狄士氏"的案件,仍忙碌地進行。這個在法院形同鎮院之寶的案件,隨著時間的累積,已經複雜到沒有活人可以說出這裡面在爭什麼;其中,案件當事人是最不了解案情的人;相反地,據觀察,任何律師與另一律師在香榭麗舍法院對此案均能侃侃而談...
現代觀察者的誕生19 世紀初歐洲人對視覺的興趣,早已不再是「如何透過眼睛觀看現實之物」,而是「如何利用眼球的生理特性,製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幻象」。
Thumbnail
十九世紀:歐洲文明曾經的繁花時節茨威格的自殺,無關乎戰爭的勝敗。從精神上來說,他早已經是一個活在昨日世界的人。
Thumbnail
十九世紀:孤獨的誕生我們今天會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感到孤獨、會在喧鬧歡騰的派對裡感到孤獨,這些都不存在於 18 世紀。在 18 世紀,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個詞彙相當於現代意義的孤獨。
Thumbnail
感官的歷史:200 年前的人如何聽?相同的音樂,放到不同時代、不同社會文化環境底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音樂。
Thumbnail
《憂國的莫里亞蒂》平民的復仇時刻日本動漫作品《憂國的莫里亞蒂》是以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筆下作品主角夏洛克福爾摩斯經典反派為故事的主角,開啟十九世紀日不落帝國的霧都倫敦的犯罪故事,描述因貧富差距嚴重的英國,貴族有權有勢將人命玩弄在掌心間,數學家莫里亞蒂決心改革這個現狀,開啟他的完全犯罪之路。
Thumbnail
2021-01-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