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

含有「十九世紀」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異類」雖然往往被視為一種負面的描述,但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魅力」往往正好是「異類」所帶來的特質。 「一位女士的畫像」是亨利·詹姆士1881年的作品,距今已經快要一個半世紀,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古典的作品阿!雖然講到這個年代,我會想起的通常是貝克街的那位偵探,又或者凡爾納的地心探險、登陸月球之類的冒險
Thumbnail
對法國文化、歷史有著深厚研究的鹿野茂教授,其著作《明天是舞會:19世紀巴黎女性的社會史》,即是以諸多法國經典文學為骨幹,側寫十九世紀初的法國社交界情景。兩者互為經緯,透過生動的文筆,重現百年前巴黎社交界的迷人風采,並一窺當代女性的社會處境。
Thumbnail
Jane Capion編劇執導的電影Bright Star(台譯《璀璨情詩》),以英國浪漫派詩人John Keats未婚妻Fanny Brawne的角度出發,描述這位文學史巨人的愛情,與最後的人生。Jane Capion 的創作跳脫傳統學者對於Fanny Brawne 「聖女/魔女」的形象爭論,以女
Thumbnail
十九世紀的東亞雖然警醒到西方科技的先進,亟思直追,卻始終沒能找到適合的國家發展方式,但是同時期的美國卻因為一群新英格蘭仕紳的努力,讓國家在內戰結束後,重新找到了「共同生存」的共識。
Thumbnail
2003年|作者Michael Korda|商周出版 此篇延續上篇,透過1930-1999年暢銷榜觀察之書摘,其中說明了以下幾個重點: 1.現今出版業銷售制度之來由(其導致往後以書養書之現象) 2.書籍分類與編務細緻分工化(書種擴增的脈絡) 3.因大戰崛起的平裝書取代精裝書之歷史(原來以前的口袋書是
名為"詹狄士氏對造詹狄士氏"的案件,仍忙碌地進行。這個在法院形同鎮院之寶的案件,隨著時間的累積,已經複雜到沒有活人可以說出這裡面在爭什麼;其中,案件當事人是最不了解案情的人;相反地,據觀察,任何律師與另一律師在香榭麗舍法院對此案均能侃侃而談...
19 世紀初歐洲人對視覺的興趣,早已不再是「如何透過眼睛觀看現實之物」,而是「如何利用眼球的生理特性,製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幻象」。
Thumbnail
茨威格的自殺,無關乎戰爭的勝敗。從精神上來說,他早已經是一個活在昨日世界的人。
Thumbnail
avatar-avatar
MaxJames
聽了這集podcast,非常非常喜歡啊。覺得語氣很自然,可是又超有深度!好奇是先寫好文稿再錄的嗎?
我們今天會在川流不息的馬路上感到孤獨、會在喧鬧歡騰的派對裡感到孤獨,這些都不存在於 18 世紀。在 18 世紀,我們甚至找不到一個詞彙相當於現代意義的孤獨。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麟左馬
很喜歡你的選書主題,往往都是一些抽象觀念,而且在人類歷史上的樣貌跟當代落差大的
相同的音樂,放到不同時代、不同社會文化環境底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音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