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熱愛歐洲歷史及古典文學,或是醉心於古裝劇中的衣香鬢影,想必十分好奇,在絢麗奪目的社交季背後,究竟有哪些眉眉角角?社交界如同戰場,權貴之間的權力地位之爭,少女進入社交界的首次亮相(debut),婚姻結盟與戀愛關係,全都有一套獨特的運作模式。
對法國文化、歷史有著深厚研究的鹿野茂教授,其著作《明天是舞會:19世紀巴黎女性的社會史》,即是以諸多經典文學為骨幹,側寫十九世紀初的法國社交界情景。兩者互為經緯,透過生動的文筆,重現百年前巴黎社交界的迷人風采,並一窺當代女性的社會處境。
本書以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兩個新嫁娘》(Mémoires de deux jeunes mariées )的情節為骨幹,並佐和其他經典名著(《悲慘世界》、《高老頭》、《包法利夫人》等等),側寫十九世紀初法國女性的社交史。
從少女時期的修道院生活,到進入社交界前的準備事宜,以及舞會、社交聚會的細節,貴族女性的日常生活、婚戀模式,皆有鉅細靡遺的描繪。除了社交界生態及女性婚戀,也能一窺十九世紀初法國的社會氛圍。
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即是社交界的各種面向。為了鞏固社交地位,從早到晚滿滿的聚會、音樂會、舞會,過著晚睡晚起、幾乎沒有私人空間的生活,想必要有足夠的體力和能耐吧!而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歌劇院等公共場所,更是服裝較勁的場合,與男女暗送秋波的約會地點。甚至搭乘的馬車、包廂的位置,都是自身地位的展現。
關於當代女性的婚嫁,最重要的是「家世」,其次是「嫁妝」,最後才是女子的相貌與年齡。如果結合以上三種條件,絕對是社交界的搶手新娘人選。
由於《兩個新嫁娘》時代背景為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諸多流亡貴族無法收回革命時期沒收的財產,縱使家世顯赫,也未必能拿出豐厚的嫁妝。加上相較於舊體制,拿破崙法典[2]規定嫡女也有財產繼承權,因此許多貴族家庭選擇讓女兒進入修道院、放棄結婚,以免家產被瓜分。要不然就是與身分較低下、資產豐厚的布爾喬亞階級通婚,或是與身分財產兼具、年事已高的貴族男子聯姻。
《兩個新嫁娘》的其中一位女主角露意絲(Louise),想盡辦法成為社交界明星,吸引家世財產雄厚的男子,願意在沒有嫁妝的前提下提出婚約,便是復辟王朝時期獨特的社會景象。
有趣的是,相對於女性,男子即便沒有頂尖家世,若能與貴婦人締結韻事,身分便能三級跳,成為社交界寵兒,與當代女子的艱難處境大為不同。
不得不讚賞作者深入淺出的敘事口吻,以及簡練的筆觸。讓本書既是有趣豐富的歷史書,行文亦如同散文般,令人咀嚼再三。另外要為譯者的優秀獻上大拇指,除了少數用詞較違和(例如「大貴族」就是明顯的日式用語),譯文沒有太多令人詬病之處。引用的文學段落,譯文同樣流暢。引人入勝的程度,讓人想一一拜讀引用的經典著作。
若是純粹根據主題講述歷史,或許會讓部分讀者感到無趣。然而透過文學之眼,讀者能將自己帶入書中的情節,使得歷史更平易近人。經典名著的情節雖是虛構故事,某種程度也是當代社會氛圍的展演與再現。
《明天是舞會》偏向入門等級,文學性質濃厚,敘述生動且脈絡清晰,但若對當代歷史、社交界文化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本書可能稍嫌淺顯。
此外,引用的著作年份跳躍太廣泛,《兩個新嫁娘》時間線是1823〜1835,《高老頭》(Le Père Goriot)設定於1819年,《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成書年代是1856〜1857(參考的真實事件是1839年)。雖然內容僅是社交史,沒有太多關於政經局勢的描述,十九世紀仍是變動快速的時代,10幾年之間的社會氛圍應有不小落差。
作者鹿野茂敘事口吻十分親切,但偶爾會有以今論古的私人情感帶入。儘管筆者認為,一本歷史書籍在論述時,應儘量避免私人情緒,不過本書的情況沒有太嚴重,尚可接受。
除了p.57的段落,寫到:
「無論如何,在這個時候,擅自從修道院跑回家來的女兒對身為貴族的雙親來說,幾乎不是關心的對象,特別是因為在女兒待在修道院的八年之間,母親一次也沒有來看過她,就連信也只來過兩封,所以肯定是和不負責任地說出『那孩子的確是我生的,但我為什麼就要養他呢?』的日本女演員抱持著一樣的想法。」
不確定是純粹比喻,還是有實際的指涉對象,筆者覺得該段敘述頗微妙。縱然是闡述當代上流社會的女性,重視社交大於親職的情況,但應該能有更婉轉的敘述。筆者認同親職絕對很重要,可是作者的描寫,總讓我覺得,頗有將親職責任加諸在女性身上,並強行做道德批判。
整體而言,作者文筆頗佳。筆者特別喜歡末段,對於《兩個新嫁娘》兩位女主角的註解:
「如果勒內(Renée)的人生是女人的一生,那麼露意絲的一生則是女人精彩的一生。」
《兩個新嫁娘》兩位女主角的形象,是文學中常見的對比。符合禮教的賢妻良母,與追求激情的「惡女」。細水長流的尊重與互信,與烈火與烈酒般燃燒的激情。最後,往往是平實、淡而無味的東西更能持久,煙花般燦爛的熱情終究會消逝。
例如《浮華世界》(Vanity Fair),作者薩克萊(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推崇賢淑的艾美麗雅(Amelia),然而後代評論及影視改編,更容易將目光聚焦在用盡心機擠身上流的蓓琪(Becky)。或是如同小說《逐愛》(The Pursuit of Love)[3],溫順理智的芬妮(Fanny),勢必能在時代變革中生存,卻多半是旁觀者的角色。追求熱烈愛情的好友琳達(Linda),縱使人生短暫,卻已嘗過最鮮美的佳餚滋味。
理智或激情,忠貞或叛逆,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女性課題。
本書結合歷史與文學,能對十九世紀的女性社交史有充足了解,更有精美的時尚插圖,內容也不會太生澀難懂。若對這方面感興趣,筆者非常推薦一讀。
(此書絕版多年,若欲拜讀,可找尋二手書或至圖書館借閱。)
[1] 指1814年4月6日拿破崙一世首次遜位,至1830年7月29日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的時期。這段時期,法國政權回到波旁王朝的統治,期間經歷了路易十八與查理十世的統治。
[2] 《拿破崙法典》(Code Napoléon)又稱《法國民法典》(Code civil des Français),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
[3]指的是南西.米特福德(Nancy Mitford)於1945年出版的小說。此書多次改編成影集,最新一版是2021年由莉莉.詹姆斯(Lily James)主演的BBC影集。台灣多年前也出過譯本,書名為《戀戀冬季:天涯追愛》。
南西是英國赫赫有名的米特福德(Mitford)家族長女,《逐愛》的許多情節,參考了她與親人的成長經歷,可以視為南西的半自傳。女主角琳達的幾段戀情,亦有摻雜南西的自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