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

含有「古詩十九首」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古體詩的發展,是奠基後來詩歌地位的重要關鍵,也進一步促成唐代近體詩的形成。古體詩相對自由,由士大夫們主寫,因此風格典雅。在魏晉時期,則出現文學史上重要詩人:陶淵明。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文學#韻文#學習
除了是對時間與生命長短的感慨,還多了一份被誤解者的孤寂,選這個當標題,有意思!
青簷-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5
蒔緣‧鹿角腓腓 是呀!當初也是選了好一陣子,才決定用這個比較特別的😄謝謝您的喜歡!
小暑,吃苦瓜、啃西瓜、吹晚風。唱一曲採蓮謠,聞滿塘荷花香,做個無事小神仙!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7/06
原來這就是暑!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6
宇牛 是啊,要不是因為寫文章,我也不知道。邊寫邊學,只是,年紀大了,記憶力大不如前,學學忘忘的。你還年輕,努力愛春華,多學習吧!
詩歌到了漢代,在內容跟形式上出現明顯變化。內容上,漢代平民具體而深入的用詩歌講出底層人民的心聲。形式上,突破《詩經》以四言為主的形式,出現更多五言、七言、雜言詩,逐漸醞釀出五言詩體裁。東漢時期,五言詩正式成立,《古詩十九首》為其中代表。其後,古詩持續發展,逐漸演變出唐代近體詩。
Thumbnail
無效的溝通更讓人心累。也許你會想,只是想要有個願意傾聽,接住並理解當下情緒的對象,為何這麼難?確實很難,但有這樣感受的你一點也不孤單。這種對知音的渴求,以及知音難尋的感慨,是古典文學裡相當常見的主題。著名的伯牙鼓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嘿,這裡絕不是什麼有古典氣質的文章,只是愚婦我想「重拾」本來就沒怎麼在讀的古詩古文,運用網路上現有的素材,搭配我個人獨特的理解,實踐「數位閱讀」一事。所以我不「解」當然無法「析」,只是像看電影或聽歌一樣,覺得感動到了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如果有要考試的,千萬不要繼續讀下去,我怕你會混淆。
Thumbnail
蝸蝸講不聽-avatar-img
2024/01/21
這篇有 17 個愛心 (沒看內容直接按的嗎 XD @/:
芳閣裡的傻有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21
蝸蝸講不聽 改版後,它的「自動設定內容」的功能失效,造成實際顯示時仍依系統原設定,顯示30%左右,所以其實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看到前面的。我就是覺得大家很捧場~~~只看到複製貼上的詩就按讚,結果原來是顯示範圍出包。 @@
付費限定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Thumbnail
花茶菓子-avatar-img
2023/12/26
這一首,我初看完整首詩簡直驚呆了(⊙o⊙),這內容應該是我看過最露骨的>///<
芳閣裡的傻有理-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26
花茶菓子 你的留言倒是給了我一個靈感~~但我先送你另一首,袁枚的詩。「托買吳綾束,何須問短長。妾身君抱慣,尺寸細思量。」https://kknews.cc/zh-tw/culture/5bn4oy3.html
付費限定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兩漢/佚名)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三年來我天天帶著這封信,時不時拿起來看一下,上面的字跡不曾磨滅,都是因為我小心翼翼的保護著,我一心一意愛著老公你呀,好怕你不了解這一切。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