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這個系列,是青簷讀本國文學的筆記(不有趣,只是記錄所學),歡迎蒞臨,且行且看~ 📍古典文學 (一)韻文(可唱):賦、詩、詞、曲 (二)非韻文:散文、駢文、文學批評 (三)古典小說 📍韻文流變簡圖

📓筆記開始囉📓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漢代除了主流的賦體,樂府詩(出現較早)、古體詩(出現較晚,格律較近體詩寬鬆)也跟著萌芽。 到了唐代,又出現近體詩(須符合格律)。唐朝以後,樂府詩式微,由詞、曲取代其地位;古體詩則在唐宋時復興。 ✔️樂府&古體:漢代出現,魏晉時期達到鼎盛。 ✔️近體詩:唐代出現,唐代達到鼎盛。(唐代以後文人基本配備:古體詩+近體詩)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古體詩】
💡定義: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 ✔️古體詩,是唐朝人始用的名字,即指唐代以前的詩體,與近體詩作區分。 ✔️古體詩,不合近體詩的格律。 ✔️古體詩,作品中字句盡量不重複(是為文人之作)。 💡作者:士大夫、文人 💡風格:典雅(文人會修飾文字) 💡句式:五、七言為主(較近體詩寬鬆),雜言次之(如〈登幽州臺歌〉) 💡內容:抒情(如〈迢迢牽牛星〉、〈飲酒詩〉、〈慈烏夜啼〉) 💡音樂性:不可入樂,只可誦,可換韻。 💡發展:興於兩漢→全盛於魏晉→衰頹於南北朝→復興於唐、宋(相較於格律嚴謹的近體詩,文人也會寫較自由的古體詩)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樂府詩發展:興於兩漢→全盛於魏晉→衰頹於南北朝→復興於唐宋
【一、古體詩興於兩漢】
📍琢磨期:形式、內容尚未完備 西漢.五言詩醞釀中~東漢.五言詩成立(樂府的五言句式成熟,促進五言古詩發展) ✨️第一首完整的五言古詩:東漢.班固〈詠史〉 ✨️第一首完整的七言古詩:魏.曹丕〈燕歌行〉 📍成熟期:形式、內容完善! 成熟的五言古詩代表-「古詩十九首」(漢詩代表作) 💡作者:佚名,推測為東漢末無名的失意文人。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內容:多感懷生死、離亂之苦 💡風格:文字樸實、情感真摯、純樸而自然 以上是抒情類古詩,同時,敘事類的古詩也隨著發展。直至東漢建安年間,誕生長篇敘事詩的上乘之作:蔡琰(蔡文姬)〈悲憤詩〉、〈孔雀東南飛〉(寫愛情的悲劇)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二、古體詩全盛於魏晉】
建安文學-魏晉正始文學-西晉太康文學-永嘉-東晉
📍建安文學(東漢末獻帝年號) 【建安風骨】:亂世中不忘憂國憂民,是身為文學家的責任。作品反映世道悲苦,展現濟世救民的願望。 💡典型風格:意境宏大、骨力遒勁、明朗剛健、積極入世、情志飛揚 💡代表文人:三曹七子 ●三曹(三祖一王)-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以四言詩最佳,是《詩經》以後最好的四言詩。反映民生、戰亂,抒發雄心壯志,風格古樸悲壯。 名作:〈短歌行〉(作於蘇軾〈赤壁賦〉中所寫的「橫槊賦詩」之時,末二句天下一統方為本詩重點)、〈龜雖壽〉 曹丕:多才多藝。〈典論.論文〉為文學批評之祖;作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詩〈燕歌行〉、古詩作品以閨怨類尤佳(如〈燕歌行〉)、散文書信,還寫靈異小說(如《列異傳》)。 曹植:文采斐然,才華橫溢,有七步成詩的典故。鍾嶸《詩品》評曰:「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其詩作情感豐沛,詞藻精巧華美;書寫題材多元,寫雄心抱負、個人處遇,境界深廣。 名作:〈贈白馬王彪〉、〈雜詩〉六首、〈七哀詩〉、〈野田黃雀行〉。另有傳世賦篇名作〈洛神賦〉。 ●建安七子(鄴下七子)-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徐幹 名家名作: 王粲〈七哀詩〉(寫逃難途中所見所感) 劉楨《贈從弟》其二(以松喻人,處亂世而不改其高潔品行,堅守情操-骨力遒勁,建安文學代表作) 陳琳〈飲馬長城窟行〉(敘事詩,繼承漢樂府民歌手法) 📍魏明帝時期:正始文學 司馬氏專政的政治黑暗期。在混亂險惡的世道,文人為明哲保身,盛行道家消極、放蕩風氣。他們蔑視禮教,終日談老莊玄學,飲酒逍遙。 💡【思想】清靜無為+【精神】繼承建安風骨(有著對現實之不滿、控訴) 💡代表文人:竹林七賢-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阮籍:精五言詩,詩作中常書寫對人生的憂思苦悶、疑惑徬徨。 名作:〈詠懷詩〉八十二首(內容題材多元) 嵇康:精四言詩,在一派消極文風中,仍堅持其骨氣。 名作:〈贈兄秀才公穆入軍〉十九首、〈憂憤詩〉 📍西晉統一時期:太康文學(太康年間) 💡文學傾向:模擬前人作品(內涵較缺乏)&形式主義(追求華美詞藻、工整對偶) 💡代表文人:三張、二陸、兩潘、一左 ●三張-張載、張亢、張協 ●二陸-陸機、陸雲 ●兩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形式主義代表:陸機、潘岳 陸機佳作〈擬明月何皎皎〉、〈赴洛道中作〉 潘岳佳作〈悼亡詩〉三首 ✨️太康成就最高者:左思(寒門子弟) 左思名作〈詠史詩〉八首(表面詠史,實際抒懷) -失意文人欲一展抱負,這份理想只能投射,徒增羨慕、哀嘆(可連結杜甫〈蜀相〉)。 補充: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九品官人法,直到中唐安史之亂後方才破解)。 📍永嘉時期(晉懷帝) 名家名作:郭璞〈遊仙詩〉 📍東晉時期:(偏安江左) 💡代表文人:陶淵明 陶淵明是繼屈原之後、李白杜甫之前,最偉大的詩人,有「田園詩人之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美譽。 其田園詩、詠史詩、詠懷詩,皆有佳作。作品風格也多樣,質樸恬淡、清新自然、物我合一,寫個人理想世界,最為人所稱道。亦寫人生苦短之感嘆、慷慨激昂。 每逢亂世,必盛行華麗風,引因此陶淵明的質樸文風,在當時不受重視! 名作:〈歸園田居〉系列、〈飲酒詩〉系列、〈雜詩〉、〈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經〉 北宋蘇東坡評陶淵明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詩人之「真」!形式、內容皆兼顧) 補充:「文窮而後工」-蘇軾(黃州烏台詩案後)、鍾理和(貧病交加後)、曹雪芹(抄家後)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三、古體詩衰頹於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主要文體有文人詩、南北朝樂府(後者參樂府詩筆記)二種。 南北朝文人詩中,南朝還可細分為三時期:劉宋時期、齊梁初期、梁中葉~陳末期;而北朝文學較不正,文風不盛(因胡人入主,文化底蘊較不足)。 📍南朝.劉宋時期 💡主流:山水詩 💡代表:謝靈運(與顏延之、鮑照並稱元嘉三大家) 謝靈運:以山水詩負盛名。與顏延之並稱顏謝。寫景入微細膩,然作品雕琢精工、喜用典故,意境嫌缺,因此有佳句、少佳篇。有名句如:
〈初去郡〉:「野礦沙岸淨,天高秋月明。」 〈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歲暮〉:「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顏延之:與謝靈運並稱顏謝。然其名聲、成就皆不如謝。作品多是應制、贈答之作,較為晦澀。 鮑照:以古樂府負盛名。善寫七言、雜言,繼曹丕〈燕歌行〉後,奠定了七言詩的發展。 名作:〈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朝.齊梁初期 💡主流:永明體形成、發展 💡特色:講求格律、對偶(詩歌創作+聲韻學) 💡主張:四聲(以平、上、去、入、雙聲疊韻,研究詩作聲調音律)、八病(作詩須避免此八種音律的毛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韵、小韵、正紐、旁紐) 💡重要影響:是從較自由之古體詩,過渡至嚴格格律的近體詩之重要階段! 💡代表:沈約、謝朓 謝朓:謝靈運山水詩風+新起聲律,風格清新。同謝靈運一樣有佳句、少佳篇。唐代李白讚其:「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有名句如:
〈之宣城郡出新林蒲向板橋〉:「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南朝.梁中葉~陳末期 這個時期,詩歌逐漸委靡墮落。 💡主流:宮體詩(又名色情詩,vs《詩經》思無邪) 💡書寫主題:宮廷宴樂、女性、孌童 💡特色:艷麗柔靡、細膩華美、情態婉轉 💡代表: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 ✨️注意✨️以純文學角度看宮體詩,是具備藝術技巧與價值的。
📍北朝
💡代表:庾信 庾信出使北朝遭扣留,因而寫下關於家國之思、身世之感的作品。可想而知,這些詩作風格是較為沉鬱蒼涼的。 名作:〈詠懷〉二十七首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四、古體詩復興於唐、宋】
唐代是詩的全盛時期。唐朝文人必備的工具,是古體詩和近體詩。而宋代文人除了詞,也寫詩,唐、宋的詩作有不同的面貌,在唐詩、宋詩的筆記篇章再來分享。
總結來說,古體詩是在唐朝近體詩產生前,最為流行、抒情的詩歌。歷來名家輩出,在數代的凝鍊之下發展成熟;最鼎盛的魏晉時期,誕生陶淵明這位偉大詩人,與千年來所有文人雅士一起寫下不朽篇章,令後輩得以受享前人留下的珍貴寶藏!
古詩範圍實在博大精深,標題最終選用的「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出自郭璞〈遊仙詩〉其三。〈遊仙詩〉題為遊仙,內容則透露出作者對隱居山林的讚譽及想望。以下選錄〈遊仙詩〉其三: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 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 中有冥寂士,靜嘯撫清弦。 放情凌霄外,嚼蘂挹飛泉。 赤松臨上遊,駕鴻乘紫煙。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關於遊仙、隱世遁世的作品歷來也不乏,畢竟神仙一樣快意的生活,誰不嚮往?郭璞生長在動盪年代,必然更加渴想平順恬淡的日子。可在這世道出仕嘛,極可能被陷害、被連累、被誣賴、被誤解……一旦如此,小命難免不保。 那些汲汲營營於名利的人,就同世上所有人一樣,也是小小蜉蝣罷了,又怎麼會知道神仙過的是什麼日子呢? 想來想去,還是避世隱居好些吧。不如歸去。
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𓇼𓈒𓏸𓇬◌𓈒𓐍𓇼𓈒𓏸
✨️青簷推薦: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曹操〈短歌行〉、曹丕〈燕歌行〉二首、曹植〈七哀詩〉、王粲〈七哀詩〉、劉楨〈贈從弟〉、郭璞〈遊仙詩〉系列、陶淵明〈歸園田居〉、〈飲酒詩〉系列、謝靈運〈歲暮〉、謝脁〈晚登三山還望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