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

含有「巴別塔」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巴別塔 巴別塔的故事來自聖經,記載於創世紀11章。在這個故事中,人類共同使用一種語言,決定建造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達到神的境界。然而,上帝見狀,打亂了他們的語言,使他們無法溝通,並將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不周山 不周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座山,也被稱為人間的天柱。根據文獻記載的書籍包括《
Thumbnail
洪水之後的人們,從挪亞一家重新開始,神人關係回到起初的和諧美好,除去了咒詛應許了祝福,這種情形下挪亞一家只需盡責的讓所有的生命「在地上孳生,繁衍增多」(創 8:17)。但顯然還沒到大結局的時候,後面的故事還很長,我們可以觀察到人類生活方式的一些微妙的質變。 首先是人開始吃葷了:「凡活著的動物都
Thumbnail
「神看見此景時,祂並沒有允許他們,而是使他們瞎眼,混亂他們的語言,並將他們變成他們所見。」 這是在大學一堂小說課上的期中作業,課題是要求我們運用某首歌去詮釋一段過往。 它也是我為我自己青春的告解,謹以此獻給那些徬徨在人際間疏離感的人們。
Thumbnail
  《波斯語課》(Persischstunden)描述1942年二戰期間,被德軍載往野外,即將槍斃的猶太人Gilles(比斯卡亞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飾),在德軍開槍的一瞬間,原想裝死躲過一劫(膝蓋太早軟),但卻被德軍識破,於是急中生智,拿著手上剛用麵包跟旁人交換的波
Thumbnail
臨時來一個極短生活事件小心得。 (很短很廢請小心服用) 有的時候事件的推進,注重效率進而產生最大效益與收益,我想原則上是對的。 但是因為心急,讓進程安排得太快,各個環節之間沒有整合順暢與精準紀錄的狀況下,卻很容易因此出現誤差。 誤差包含什麼? 像是沒有書面往來確認,僅用口語討論,在很臨時口
Thumbnail
原初之時人類都說相同的語言,後來地上的王想要修築一座直達天上的巴別塔,上帝見此情形,於是打亂了人類的語言,並把人們分散到各地,使得人們不再知曉彼此的話語。
Thumbnail
藝。記 又再次回到維也納! 為甚麼這麼就沒更新,因為跟V先生去旅遊,我只有手機,所以沒辦法在這裡刊登,我們去巴黎,去了很多美術館,每天都去博物館的行程,不說還好,V先生高中時其實主科是修英文、藝術,第二外語是法文,在德國這裡高中都是可以自選主科的,是不是很剛好!!!所以我們在巴黎的旅途非常愉快
Thumbnail
《巴別塔學院》是匡靈秀R.F. Kuang長年一心想寫的主題,出版當週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二名,奇幻X歷史X語言X文化,大概是這本書的元素,閱讀過程中下意識以為是哪個哈利波特外傳,但因著放入鴉片戰爭、廢奴法案等歷史作為小說基底,讓虛構與現實融合為一。
Thumbnail
心存敬畏的沉默似乎是此刻唯一恰當的回應。勒維教授傷感地盯著那幅畫,羅賓也跟著看畫,但還是忍不住側眼偷瞄教授。他眼裡的溫柔和渴望讓羅賓大吃一驚。在他認識勒維教授的短短時間裡,羅賓從未看過他對任何事物表現出這樣的情感。
Thumbnail
現實中我們往往認為不同語言的文化權力位階差異,是跟隨國家權力強弱產生的結果,例如目前英語通行世界,是因為英國和美國相繼成為世界強權,才導致這個語言如此佔有優勢;但是今年橫掃英美各大獎項的奇幻小說《#巴別塔學院》反而大膽地假設:如果語言本身就是強權國家征服世界的工具、而非結果,那麼世界的樣貌會由此產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