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斯語課》談若世界只說一種語言

更新於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波斯語課》(Persischstunden)描述1942年二戰期間,被德軍載往野外,即將槍斃的猶太人Gilles(比斯卡亞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飾),在德軍開槍的一瞬間,原想裝死躲過一劫(膝蓋太早軟),但卻被德軍識破,於是急中生智,拿著手上剛用麵包跟旁人交換的波斯語書籍,說自己不是猶太人,而是會說波斯語的波斯人。就這麼剛好,營區的上校Klaus Koch(拉斯艾丁格Lars Eidinger飾)正想找一位波斯語老師學波斯語,戰後想至伊朗開餐廳,Gilles再胡亂瞎掰中,遂撿回了一命。然而,只會說波斯語「爸爸」的Gilles如何不被識破?(即便謊稱只會聽、說不會寫,甚至營區之後來了位真‧波斯人)而能夠掰一種語言,又要如何記得住、不重複且有文法可循的讓上校能學又能懂呢?(還能彼此對話、甚至作詩)在此就先不破梗,待有興趣的讀者自行觀賞。


  關於學習語言,英語為我國義務教育必修、必考的第一外語。在初學英語時,或多或少有這種感覺,即英語是不是個大騙局?說英語的人其實並不真的「懂」英語背後的「意義」,而不過是以一種音波、物理甚至模仿的方式在對話。如同AI,輸入什麼,就獲得輸出什麼。聽「懂」外語,不是分辨其響度、音色、音調。對於不懂英語的人,說得大聲一點、英國腔一點或高音一點,並不會對「理解」英語有所幫助(聽起來不過像噪音或背景音)。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甚至記憶英語,從原先對英語的不確定、不協調,在聲音的連續性中,通過反覆的練習、重新建構,讓嘴巴及耳朵長出適合英語的新的肌肉,並將記憶儲存在與現在(不斷變化)平行的過去(靜態、不反應、無意識的、被動的)的記憶中。片中Gilles連睡夢中都在說其所創造出的波斯語,代表他已將波斯語儲存在記憶中。然而,先撇開片中探討的倫理問題,如上校不認為自己是殺人兇手,其負責的不過是營區的供餐,Gilles卻認為負責殺人犯三餐的亦是殺人犯。我想問的是,若不用學外語、世界有個統一的「世界語」,我們將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獲得什麼?以及更重要的,我們將失去什麼?


  在談世界語的生活之前,先談談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什麼時候會接觸到外語?如:看國際新聞、看電影、看戲劇、聽音樂、出國旅遊、欣賞外國的職業運動(棒球、籃球、網球等)、甚至在國內的台中東協廣場、桃園後火車站、或鄰居的看護等都會接觸到外語。而世界語便是將現在這些外語的情境給弭平(台灣甚至不再有國、台、客、原民語之分)。然而,弭平的不只是語言,還有語言背後指涉的歷史、文化與使用的生活情境。如:現在看中國新聞,不只是聽相同的語言,中國流行的用語亦會影響台灣(牛逼、網紅、學霸、高大上、小粉紅等)。而世界語更將多元價值推向單一價值,如:追同一齣戲劇、聽同一首歌、看同一類書籍等,各領域的銷售排行都沒有了差異。雖然即便在相同的語言中,依然能保有政治、宗教、歷史、文化等的差異(如現在的中國與台灣或台灣的藍綠對立)。然而,弭平語言差異所喪失的,不僅是學習外語的動機、環境(外語相關就業環境)、多元價值的樂趣(包含聽不懂的樂趣),更喪失了空間與想像的差異,如:小東南亞之稱的桃園後站,環境充斥著外語與異國美食,便讓人彷彿置身國外。而不同語言之間翻譯差異所產生的信達雅的美感與想像亦將不復存在。


  俗話說,學習一種語言便是開啟一扇窗。當全世界只剩下單一的視角,便不再有欣賞不同「世界」的可能(如寒帶國家比起溫、熱帶國家有更多形容寒冷、白色的詞)。學語言之所以不容易在於,要將外語練到睡夢中都能琅琅上口,其過程彷彿面對一場場「未知」、「新事物」的冒險,並將長時間的冒險溶為生活的一部分,從中享受學習的痛快與成就感。而學外語最怕的,莫過於片中上校努力學了Gilles所創造出的2,840個波斯語,最後只換到一個封閉、黑暗的世界。然而,即便沒有世界語,今天我們仍然漠視外語、漠視欣賞差異的重要性,除了第一外語,極少人擁有第二以上的外語能力。外語不只有一種,不只有義務教育中的英語,世界也不只有以英美為中心的世界。馬克吐溫曾說:「以前我從來不懂永恆這個字是做什麼用的,後來我明白它是給我們一個機會去學習德文。」我則要說,不管是不是學德文,在有限的生命裡我們總像看見、思考、體驗各種不同的世界,而學習外語無疑是走向不同世界的捷徑。

每個單字都是條生命【波斯語課】Persian Lessons 電影預告

2021/4/27

avatar-img
46會員
575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片描述一位已退休公務員LARA(柯琳娜哈佛克Corinna Harfouch飾),在60歲生日當天一天之內的故事。當天的壓軸,是參加由其一手栽培的兒子維特(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飾)的鋼琴音樂會。而LARA之所以有能力教兒子鋼琴,除了她小時候曾經學過鋼琴外,更重要的是她的音
  國片《陽光普照》日前名列於今年奧斯卡金像獎15部最佳國際影片獎初選名單之一,而其中一部正是代表丹麥的《醉好的時光》(Druk)。本片描述中學歷史教師Martin(Mads Mikkelsen 飾)因在家庭得不到愛(老婆常在醫院上大夜班、小孩對他也愛理不理)、在學校的教學又得不到學生的喜愛
音樂先下   一口氣看完了爛番茄新鮮度95%、號稱最燒腦的影集─《闇》(Dark)。第一個感想是,這果然是只有德國才拍得出的影集啊!(讚美詞)。燒腦是還好,臉盲倒是真的XD。當然,還是有些疑問的部分,如:    1. 關於失蹤的被害人:烏利希的弟弟死掉被丟到2019年是為了誘發烏利希
  《消失的情人節》(以下簡稱《消失》)內容描述一位公車司機阿泰(劉冠廷 飾),從小綽號烏龜,因為做什麼都比別人慢半拍,例如:手錶比人家慢。某天在公車上遇到國小暗戀的女生楊曉淇(李霈瑜 飾),原來曉琪現在在台北的郵局當櫃員,於是阿泰每天都刻意到郵局寄信,為的是有機會見到曉琪、跟曉琪說說話。相
  本片以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的傳記為藍本。描述居住在德勒斯登(Dresden)的主角Kurt Barnert(Tom Schilling 飾),小時候目睹阿姨因行為異常而被第三帝國(納粹政府)帶至醫院治療,最後因優生學政策而在集中營
  本片描述年僅9歲的班尼(Helena Zengel 飾),因在年幼時受到家暴,於是成長過程中,社福機構將班尼轉交給寄養家庭,待其成年後或母親找到工作後(班尼另有各1位弟弟和妹妹),方可回原生家庭。然而,本應該在學校上學的班尼,卻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課上到一半把同學的頭往桌上砸、
  本片描述一位已退休公務員LARA(柯琳娜哈佛克Corinna Harfouch飾),在60歲生日當天一天之內的故事。當天的壓軸,是參加由其一手栽培的兒子維特(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飾)的鋼琴音樂會。而LARA之所以有能力教兒子鋼琴,除了她小時候曾經學過鋼琴外,更重要的是她的音
  國片《陽光普照》日前名列於今年奧斯卡金像獎15部最佳國際影片獎初選名單之一,而其中一部正是代表丹麥的《醉好的時光》(Druk)。本片描述中學歷史教師Martin(Mads Mikkelsen 飾)因在家庭得不到愛(老婆常在醫院上大夜班、小孩對他也愛理不理)、在學校的教學又得不到學生的喜愛
音樂先下   一口氣看完了爛番茄新鮮度95%、號稱最燒腦的影集─《闇》(Dark)。第一個感想是,這果然是只有德國才拍得出的影集啊!(讚美詞)。燒腦是還好,臉盲倒是真的XD。當然,還是有些疑問的部分,如:    1. 關於失蹤的被害人:烏利希的弟弟死掉被丟到2019年是為了誘發烏利希
  《消失的情人節》(以下簡稱《消失》)內容描述一位公車司機阿泰(劉冠廷 飾),從小綽號烏龜,因為做什麼都比別人慢半拍,例如:手錶比人家慢。某天在公車上遇到國小暗戀的女生楊曉淇(李霈瑜 飾),原來曉琪現在在台北的郵局當櫃員,於是阿泰每天都刻意到郵局寄信,為的是有機會見到曉琪、跟曉琪說說話。相
  本片以德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的傳記為藍本。描述居住在德勒斯登(Dresden)的主角Kurt Barnert(Tom Schilling 飾),小時候目睹阿姨因行為異常而被第三帝國(納粹政府)帶至醫院治療,最後因優生學政策而在集中營
  本片描述年僅9歲的班尼(Helena Zengel 飾),因在年幼時受到家暴,於是成長過程中,社福機構將班尼轉交給寄養家庭,待其成年後或母親找到工作後(班尼另有各1位弟弟和妹妹),方可回原生家庭。然而,本應該在學校上學的班尼,卻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課上到一半把同學的頭往桌上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紅樓夢》裡頭的男主角賈寶玉,賈母寵著他,眾人護著他,是王夫人口中的「混世魔王」。這樣一位浪蕩瀟灑的公子哥,跟他父親可完全不一樣,因此父子關係相當緊張。我覺得賈政管教寶玉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一、貶抑而不鼓勵 首先,傳統華人父親有個特色——「打小孩」給別人看。不知道大家可否有這種經驗,明明表現還
Thumbnail
《親愛的對象》MV,是蔡依林為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她在MV中扮演在多元性別酒吧的女歌手,陪著兩個主角經歷出櫃的過程,並給予支持和鼓勵。Jolin用隱喻的方式,不只敘說同志族群,在面對公開性取向的心路歷程,也象徵每個人在揭露內心秘密,都有可能會經驗到的過程和心理狀態。
Thumbnail
2、「升遷是沒有盡頭的」 「有本事,你就爬上去,去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否則,你就乖乖服從現有的制度。」 在年輕氣盛時,學長、教官們都曾這樣教育著我們,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充實好自己,等機會到時,去改變它,不然這一切都只是你在打嘴砲而已。 曾經修理你的人可能也會升遷,又或者只是換了一群上級。 #小結
Thumbnail
這篇主要是想寫寫自己的職場上與《彼得原理》相關的細節。 《彼得原理》一直要闡述一個道理: 「每個人最終都會到達超過自己能力的位子,你的表現會下滑,你的各項表現皆會不如以往,甚至成為組織中隱性的阻礙,你的下屬痛苦,而你也痛苦。」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認清自己能力上限,不要輕易的升遷。」
Thumbnail
雖然可能有點老掉牙,但我覺得「選擇」和「孤獨」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課題。
Thumbnail
「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有一個非常刺激的開端。這個開端對後代的讀者形成了欲罷不能的吸引力。而從世界史的角度,這個開端又透露了什麼樣的大時代背景呢?
Thumbnail
前言 雖然自仁川登陸以來便沒有過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但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美軍陸戰隊也曾規畫過登陸作戰。儘管由於風險過高,且地面攻勢進展良好,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陸他們規劃的作戰並未付諸實施。但透過研究美軍當時作戰規畫,以及面臨的問題,都是了解現代兩棲登陸作戰的範本。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紅樓夢》裡頭的男主角賈寶玉,賈母寵著他,眾人護著他,是王夫人口中的「混世魔王」。這樣一位浪蕩瀟灑的公子哥,跟他父親可完全不一樣,因此父子關係相當緊張。我覺得賈政管教寶玉的方式,是有問題的。 一、貶抑而不鼓勵 首先,傳統華人父親有個特色——「打小孩」給別人看。不知道大家可否有這種經驗,明明表現還
Thumbnail
《親愛的對象》MV,是蔡依林為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她在MV中扮演在多元性別酒吧的女歌手,陪著兩個主角經歷出櫃的過程,並給予支持和鼓勵。Jolin用隱喻的方式,不只敘說同志族群,在面對公開性取向的心路歷程,也象徵每個人在揭露內心秘密,都有可能會經驗到的過程和心理狀態。
Thumbnail
2、「升遷是沒有盡頭的」 「有本事,你就爬上去,去改變這個世界的規則,否則,你就乖乖服從現有的制度。」 在年輕氣盛時,學長、教官們都曾這樣教育著我們,抱怨是沒有用的,只有充實好自己,等機會到時,去改變它,不然這一切都只是你在打嘴砲而已。 曾經修理你的人可能也會升遷,又或者只是換了一群上級。 #小結
Thumbnail
這篇主要是想寫寫自己的職場上與《彼得原理》相關的細節。 《彼得原理》一直要闡述一個道理: 「每個人最終都會到達超過自己能力的位子,你的表現會下滑,你的各項表現皆會不如以往,甚至成為組織中隱性的阻礙,你的下屬痛苦,而你也痛苦。」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認清自己能力上限,不要輕易的升遷。」
Thumbnail
雖然可能有點老掉牙,但我覺得「選擇」和「孤獨」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會遇到的課題。
Thumbnail
「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有一個非常刺激的開端。這個開端對後代的讀者形成了欲罷不能的吸引力。而從世界史的角度,這個開端又透露了什麼樣的大時代背景呢?
Thumbnail
前言 雖然自仁川登陸以來便沒有過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但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美軍陸戰隊也曾規畫過登陸作戰。儘管由於風險過高,且地面攻勢進展良好,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兩棲登陸他們規劃的作戰並未付諸實施。但透過研究美軍當時作戰規畫,以及面臨的問題,都是了解現代兩棲登陸作戰的範本。
Thumbnail
身為重度韓劇迷,不難從戲劇中看到韓國父權高漲又保守的社會風氣。 記得編以前介紹過一部韓劇《#今生是第一次》嗎?其中有一段女主去男主角家幫忙祭祀——在韓國媳婦替夫家準備祭祀被視為義務,而男主角因為內心過意不去,願意勞力交換,到岳母家幫忙醃泡菜的情節。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