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即是魔法,也是互相理解的橋樑——《巴別塔學院》

2023/08/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巴別塔學院》

《巴別塔學院》

「翻譯就是傾聽別人,並且試著將目光超越你自己的偏見,以窺見他們試圖要說的事。向世界表達你自己,並希望有人理解。」

奇幻X歷史X語言X文化,大概是這本書的元素,閱讀過程中下意識以為是哪個哈利波特外傳,但因著放入鴉片戰爭、廢奴法案等歷史作為小說基底,讓虛構與現實融合為一。作者匡靈秀R.F. Kuang出生於中國廣東,四歲時隨家人移民美國,《巴別塔學院》是她長年一心想寫的主題,出版當週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第二名,日前在耶魯大學的東亞語文系攻讀博士,專門研究當代中國文學的離散與華美文學,前陣子新作為以出版業界為背景的驚悚諷刺小說新作《黃色臉孔》(Yellowface,暫譯)。因著這樣的背景,匡靈秀R.F. Kuang在作品中描寫了關於不同文化、種族、身分之間的矛盾,而在《巴別塔學院》裡,隨著角色成長與劇情推展,譜出語言與魔法以及情感堆疊出的魔法故事,看見若熟稔歷史則能略猜一二的結局如何在這樣的設定之下依然能鼓舞人心。


raw-image

▌一起進入魔法學院

1817年來自印度加爾各達的霍亂隨著英國殖民活動與商貿往來,襲捲了東南亞、中東、中亞、日本等地,一名男孩的全家人皆死去,男孩最終被一位自稱勒維教授的英國男子所救,登上了航向倫敦的客船。

教授將男孩帶回英國,並收養後取名為羅賓,為他娉請了拉丁語及希臘語家教,還制訂了嚴格的課表,長大後羅賓進入了勒維教授所服務的牛津大學內專研翻譯的「巴別塔學院」專攻翻譯。

「巴別塔學院」廣收了來自各地的學生,在這裡受過特殊培訓便能施展魔法——將兩種語言的兩個相對應詞彙銘刻於銀條之上時,便能藉由銀條施展這組詞彙概念代表的魔法,像是:

→法文的「關、鎖」(fermer)+拉丁文的「加強、加固」(firmāre)+拉丁文的「鐵」(ferrum)=可創造出無堅不摧的鎖

→中文表示「舊、老」的「古」+英文的「老」(old)=防止機器隨著時間耗損

→希臘語的「笨蛋」(idiotes)也可意旨「不參與世俗事務的俗人」+英文(idiot)=讓人馬上忘記以為自己學會的東西(可用於讓敵方間諜忘記機密情報)

而英國也藉此魔法成為超強帝國,並向外征服更多語言不同的殖民地,同時又吸收更多「譯者」來到學院,創造出更多不同的魔法來應用,由此生生不息。

當羅賓徜徉在翻譯魔法之奧妙的同時,發現學院歷年來不斷有學生失蹤或突然死亡,而這些都跟地下組織「赫密士會」有關,深入認識後才知道「赫密士會」意欲打破英國政府對翻譯魔法的壟斷,將之普及於所有階級、所有國家,但這樣過於崇高的理想讓羅賓退之卻步,隨著中英兩國的衝突在羅賓的故鄉釀成戰火,在學院裡的叛亂也隨之展開......


▌語言是互相理解的途徑,而非獨霸世界的工具

raw-image

在與勒維教授的一場對話中,羅賓質問明明英國擁有權力和資源,為何在霍亂席捲而來時無法拯救他的家人,且當時教授早在廣東。對於語言,羅賓覺得當習得他國的語言,應該要給予回報,然而勒維教授回應「語言並不需購買,且是無限的資源,這樣算是偷竊嗎?」

然而英文許多詞彙其實都受到其他語言影響,當國家的人民以自身的民族優越感而自豪,卻連喝個下午茶都要借用他國的文化元素(「coffee」源自於阿拉伯語「quhwah」,再透過土耳其語「kahveh」和荷蘭語「koffie」輾轉傳入英語),而作為亞洲面孔在西方國家生活的羅賓,從裡到外感到矛盾,無論是種族歧視或是在作為譯者回到廣東幫忙作為中英兩國貿易溝通的橋樑時,看見英國是如何自視甚高和欺瞞,一方面熱愛「巴別塔學院」裡的學術研究以及源源不絕的知識,一方面看著曾經生長的土地將隨之沈淪,是否該全然加入「赫密士會」的行列,羅賓感到徬徨。

在羅賓的銀工考試中,他將「明白」與「理解」結合,「明」代表明亮、光線、清澈,「白」就是白色,故不只是代表去了解或是理解,在視覺上也有照亮的意涵。故事沒有明確說明其產生的魔法會帶來什麼樣的理解,但若回到本書所要傳達的意念,也許是指語言是作為互相理解的途徑,當語言變異使人分別,習得不同語言的目標不該是為了權勢和利益,應是承認自己的無知,謙卑地去認識他者眼裡的世界和語言。


▌正因為沒有完美的翻譯,才能看見彼此的不同和多元

raw-image

《鋼索的譯者》到《巴別塔學院》,以及社內2023年9月即將出版由《牆國誌:中國如何控制網路》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James Griffiths)撰寫的新書《請說國語》:描寫「超級語言」如何剝奪了少數民族語言的生存空間,還有2022年底出版的資深譯者宋瑛堂《譯者即叛徒?》.......從譯者該忠於原文、該靠近作者還是讀者,到語言在面對不同文化、種族、環境之下如何被使用和呈現,才明白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翻譯,在中文裡的單詞轉換到英文、法文、日文......都難以直接替換,而書中的銀條即是成為當中的空隙,而也因著空隙,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和不理解,而捨棄了不同語言本身發展的脈絡帶來的多元歷史、異國文化和延伸帶來的飲食、藝術、器皿、習俗....等豐富繽紛的世界。

在閱讀本書時,一方面讚嘆作者的背景設定,同時也自問是否曾經在某些時刻腦海跑出了其實自己更優越的想法,也正因為本書擁有真實歷史背景作為基底,讓書中的人物更加寫實,甚至在鴉片戰爭前夕主張嚴禁鴉片的林則徐直接全名出現在書中, 國高中的歷史課本瞬間閃過腦海,在閱讀時不免有種虛構與現實的交融感。


▌For Now

很喜歡書中最後的這段話:「翻譯就是傾聽別人,並且試著將目光超越你自己的偏見,以窺見他們試圖要說的事。向世界表達你自己,並希望有人理解。」

raw-image

本書出版之際作者剛好在台,講座上匡靈秀R.F. Kuang分享著:「語言代表的是失落的記憶…我曾經也知道這個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把它找回來…中文是有節奏的語言,像是很多都是兩個字跟四個字,比如會說『緩慢』而不是『慢』,這件事就會在我回到用英文寫作時更多去思考….」

raw-image

語言是互享理解的途徑與方式,每一種語言同時難以取代也互相影響、借取,也正因為有差異跟相近的地方,才能創造出千千萬萬種意思與解讀。

若是喜愛哈利波特的讀者,絕對不要錯過本書,縱然故事結構些許複雜,但其建立在語言轉換上的魔法讓人驚喜,也能跟著書中角色經歷一場場掙扎和冒險,而在作者極具流暢且詩意的文字和大膽的故事設定之下,彷彿也像是本書注入魔法一般讓人深深著迷。

相信這本兼具知識和娛樂性的小說,無論是對於文學、語言、奇幻類型的小說有興趣的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樂趣~


《巴別塔學院》

《巴別塔學院》

《巴別塔學院》
→金石堂:https://reurl.cc/kX3njr
→城邦花園:https://reurl.cc/kX3nbr
→誠品:https://reurl.cc/ZWq4k3
→博客來:https://reurl.cc/117KqY
→讀冊:https://reurl.cc/N09y46
→向喜歡的獨立書店訂書:https://bit.ly/2SINGU9

10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