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

含有「法國大革命」共 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敘述拿破崙的一生,並以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為音樂背景,透過虛構的音樂廳拆除場景,帶領讀者重新回顧這位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的豐功偉業與悲劇結局。文章涵蓋拿破崙的出生、軍事生涯、政治成就、以及最終的流放和逝世,並探討其對歐洲歷史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貝多芬的第三號交響曲"英雄",分四個樂章描寫拿破崙的事蹟,寫得真是太精彩了!👍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謝謝馬克的支持,希望您會喜歡👍
「聽見她的輕聲嘆息時,我轉身安慰著:『我猜妳覺得這趟路程十分漫長吧?』當時,她給了我一個平靜的回答:『不要緊,我們遲早且篤定……都會抵達斷頭臺。』」,桑松(Charles-Henri Sanson),法國著名行刑者,奉命斬首路易十六。
Thumbnail
藍光雨-avatar-img
2025/07/27
好壯烈的歷史喔!其實我很少看歷史的文章,不管求學時期,不喜歡看悲傷的過程,不過以方格子的格友來說,我覺的寫這篇文的作者,能把歷史的文章處理好仔細的戲膩感,我倒覺得好看極了,尤其這篇文的作者,在方格子也是我認識交流有一定時間的格友,我覺得好用心就是了°
藍光雨 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哦~我會繼續努力的👍
「法國大革命」期間,「喜歌劇(opéra-comique」)從單純的藝術形式轉變為承載社會情緒的強大載體,並透過其音樂創新深刻影響了觀眾情感,進而塑造了當時的文化氛圍。 「音樂語言」的革新與情感「渲染力」的提升 自1789年起,新一代作曲家如凱魯比尼(Cherubini)、貝爾頓
Thumbnail
羅伯斯比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在法國大革命後,其形象持續被左右派系解讀與「負面化」,這場關於他的論戰深植於對「革命」概念本身的詮釋。自熱月政變以來,針對羅伯斯比爾的負面論述一直是主流且極具影響力,其內容隨時代不斷調整。儘管對羅伯斯比爾的厭惡主要來自右翼,但左翼內
Thumbnail
很古老的作品(原作年紀跟我一樣老),不過最近網飛重出,讓我興起像要看看的念頭,不過串流在我家一向是寒暑假限定,還好公視有1979的動畫版,就跟太太一起看了。 是這樣的,其實我雖然知道這部作品,但當年老三台卡通都在同時段播出,而我當然不會看這種少女漫畫的作品,所以一直都只是知道(畢竟女同學會談),但
Thumbnail
「今天我們終於要來聊那個人類史上的重大轉捩點!」 「沒錯!就跟工業革命一樣重大的轉捩點!」 「你說的是那個讓『童工』這個概念誕生的工業革命嗎?」 「也是讓工人權益誕生的那個工業革命喔!」 「所以今天我們是要聊工業革命嗎?」 「不,我們要聊70年代的少女漫畫經典之作『凡爾賽玫瑰』。」
Thumbnail
限時公開
Matthew和雙胞胎Theo(路易‧卡瑞 飾)與Isabelle(伊娃‧葛林飾)的首次對話,是在電影資料館的示威活動上。Matthew好奇Isabelle為何被銬在鐵欄杆上,她狡黠地將雙手從鐵鍊中繞開,表示自己從來沒被銬住,呈現出對於他們這一代來說,自由,不是一種抗爭,而是一種選擇。 他們的自由
Thumbnail
子穎-avatar-img
2025/05/22
蠻喜歡這部電影的,感謝分享!
hashtalkmovie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2
子穎 記得年輕時看,沒有特別感覺,這次尤其對照了重映的<頤和園>,(當然年紀也大了XD),突然有很不同的收穫。
1979年動畫化的《凡爾賽玫瑰》故事敘述18世紀法國兩位女性,法國瑪麗王后與男裝女子近衛軍隊長奧斯卡。兩位女性,因各自的抉擇奔向平行道路的歷史故事,也包含兩人與不同男子間圍繞的情感糾葛,2025年重新製作的《凡爾賽玫瑰》電影版,能否成功改編這部在國際間備受讚譽的少女漫畫呢?
Thumbnail
我們熟悉的奧斯卡,小時候看的少女漫畫《玉女英豪》,現在叫《凡爾賽的玫瑰》,電視動畫版來啦! 我看了幾集,是日文原版發音, 畫質比想像中好。 畢竟這是1979年版的作品!
Thumbnail
真然-avatar-img
2025/03/28
哇!兒時的卡通人物回來了!謝謝您的分享!
時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1
真然 快去看,然後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我願用生命守護愛與自由。
Thumbnail
亞生綾-avatar-img
2025/03/25
原來是叫這個名字🤔畫風很眼熟 每次看到都不知道🤣
柳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5
亞生綾 這要看到圖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