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
含有「畫作」共 30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王導的沙龍
2025/04/07
出遊漫慢丨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下)
承上,前情提要。 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 地點:台灣創價學會-創價美術館 地址:811027高雄市楠梓區金富街1號 展覽期間:114/3/29-5/25 票價:免費 這次展覽主要有四大主題
#
浮世繪
#
展覽
#
創價學會
喜歡
留言
YJ的沙龍
2025/04/06
觀影週記54:靠近維梅爾、師控風暴
本片像前年德國《失控教室》與日本《我心裡的太陽》的融合,觀察幾國教育界面對的問題總是令人興味十足,同樣都是教師在教室與學生的互動,本片的來回比較多一點。話語如風卻可燎原,老師朱利安如同這句話般碰到鐵板,前面幾幕被家庭失落班上聽同儕話的雷絲莉
3/5
師控風暴
#
電影感想
#
YJ的觀影週記
#
畫家
7
留言
Ad Astra的沙龍
2025/04/06
真假之間:藝術價值的界定 La définition de la valeur de l'art
沃夫岡·費舍爾(Wolfgang Fischer),其父專業是教堂藝術品的修復。1965年,14歲的沃夫岡應父親要求臨摹畢卡索的畫作《母與子》(Mère et Enfant),結果令人驚艷。沃夫岡曾在德國亞琛美術學院學習,但未完成學業,在1973年毅然拋下一切,流浪於歐洲各地,染上吸食毒品的惡習。
#
藝術拍賣
#
偽畫
#
騙局
2
留言
跟著Hedy品藝術
2025/04/05
【品藝術】巴黎色彩詩人 — 方沙.拉里厄(Jean-François Larrieu)
藝術是心靈的鏡子,映照人們未曾言語的感受,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Jean-François Larrieu 作為大皇宮秋季沙龍最年輕的畫家,曾任泰勒基金會前主席,同時致力於為藝術家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在極簡主義的當代藝術語境中,Larrieu堅持以「美」來回應虛無。作品探索光影、陰影和空間,兼具視覺
#
油畫
#
藝術
#
品藝術
2
留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2025/04/02
【個展幕後】畫作都在牆上偷偷手牽手
陳列牆面上的圖畫也蠻像做雜誌排版的,差別在觀眾閱讀的方式,從2D的紙面轉換到了3D的立體空間,不過佈展的時候我們沒有排版的嚴謹,比較憑一個直覺去陳列。
#
畫作
#
牽手
#
中山北路
5
3
真然
5 天前
1
好有趣,自問還蠻常看展的,卻從未從這個觀點看「作品們手牽手!」
1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發文者
5 天前
1
真然 默默創造和諧感 不讓觀眾發現才是最成功的地方!
1
夏瑾渲
2025/04/01
小鎮秘記 章節八:消失的聲音
第二天清晨,艾莉絲決定再次回到鎮上最古老的教堂。她知道,這座教堂可能隱藏著這個小鎮的更多秘密,或許它與這些儀式和符號有著某種聯繫。 她走進教堂時,整個空間依然陰暗,神聖的氛圍與她心中的焦慮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她走到祭壇前,這裡曾經是很多儀式的發源地。四周的牆壁上,依然掛著一些古老的畫作,畫中描繪著祭
含 AI 應用內容
#
連載系列
#
艾莉絲
#
儀式
喜歡
留言
日常
2025/03/28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展覽有繪畫、版畫、雕塑、裝置、行為藝術影像等近70件作品。 展覽分為「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Love Forever」四大主題,呈現草間彌生如何克服人生挑戰,持續創作的藝術家精神。
#
生活
#
日常
#
創作
2
留言
羅吟軒的美編碎碎念
2025/03/24
【名片設計】蕭芙蓉工作室
蕭芙蓉畫家,臺灣油畫家,以臺灣人文風情為創作題材。1995年發表首次個展【典藏臺灣情】。其名片設計巧妙運用畫作,正面以三張不同風格畫作呈現其藝術特色,背面則提供畫家簡介及FB粉絲頁連結,方便讀者進一步瞭解。
#
名片
#
畫作
#
設計
1
留言
Jessie的市場故事
2025/03/23
分魚的智慧:從家族故事到現代管理的啟示
有時候,最深刻的人生智慧源自家族之間最單純的互動。 一幅畫中的家族智慧 七十歲才開始學畫的母親,某天興奮地展示了她的第一幅作品。那畫作充滿童趣,引得我們幾個子女圍著評論一番,笑聲不斷。然而,當母親娓娓道來畫中承載的「分魚故事」,笑聲漸歇,一種溫柔的感動悄
#
阿公
#
管理
#
智慧
2
2
2025/03/23
1
智慧又溫馨的故事。
1
付費限定
羅聖爾的沙龍 / LS. Salon / LSSL
2025/03/18
點到為止 The Point
現在許多年輕人可能已經沒看過,在智慧型手機誕生以前,除了舊式的按鍵式手機之外,還有一種不帶電話功能的小型可攜式電腦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 個人數位助理)。這幅畫作的時代背景,就是那個 PDA 曾經流行的年代。
#
點到為止
#
ThePoint
#
PDA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