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梅爾

含有「維梅爾」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Datum: 08.08.2025 Heute war die Kulturaktivität des Goethe-Instituts ein Besuch der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Dieses Museum zeigt viele berühmte
Thumbnail
你知道嗎?真正深刻的觀看,並不是一種能立刻學會的技巧,而是一顆慢慢在時間和練習中發芽的種子。 這篇文章帶你走進一場靜靜發生的凝視練習,告訴你觀看不是為了完成驚人的作品,而是與身邊的人與景建立真實的連結。就像維梅爾的《畫家的畫室》裡,那份安靜的等待和專注,讓觀看變成了一場彼此允許的無聲對話。
Thumbnail
五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牽著兒子的手,路過慕尼黑老藝術畫廊,那次真的是眼前一亮。熱愛歐洲藝術史的我,心中隱藏的無名熾火再次被點燃。寫小説的燃點正觸發於這個時間點,那時不經意擡頭見到美術館前的旗幟飛揚,一幅非常熟悉的畫作湧入眼簾,上面寫著大名鼎鼎的維梅爾。於是,不假思索地牽著兒子的手,走入美術館的大門。
Thumbnail
莫絳珠-avatar-img
2025/06/05
我的燃點,應該是12歲左右想要寫一個武俠小說,因為看完一部俠義電視劇。超想當俠女~ 當時年紀小,寫沒多少就認清自己的人生經驗不夠,讀的書也不多,下筆貧瘠,所以就沒寫了。 但夢一直在。 然後到了現在,前年完成去年參賽的耽美小說《畫下你的飛揚》,終於了解到小說寫作大概是什麽回事。但萬萬沒想到第一部小說會是耽美😆😆😆 所以,我之後一定會完成我幼年想寫的那部武俠小說。現在燃點有點變了,我是為了可能變成廣播劇的渺小機會而寫🤣🤣追星嘛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6
莫絳珠 我小時候和我弟弟也超想寫武俠小説,他真的動筆寫了起來。而我則沉醉於金庸、公案小説、七俠五義之中,最愛的還是紅樓夢,後來還研究起紅學,後來因讀書就耽擱了,又因勤於書寫外文,中文變得很差很差。有了寫外文的經驗,相信透過練習,中文還是可以找的回來的。 妳之前說金庸是可以超越的,純粹的武俠,我可能無法寫,目前就只運用武俠元素。
「妳是他網中的一隻蒼蠅。我們都是。」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4/20
封面照片的那個表情和眼神,一下就抓住心神,讓人很想要看這部片!
透明方塊-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0
Sylvia 片中的表情跟眼神更棒!演員太厲害了~
本片像前年德國《失控教室》與日本《我心裡的太陽》的融合,觀察幾國教育界面對的問題總是令人興味十足,同樣都是教師在教室與學生的互動,本片的來回比較多一點。話語如風卻可燎原,老師朱利安如同這句話般碰到鐵板,前面幾幕被家庭失落班上聽同儕話的雷絲莉
Thumbnail
3/5師控風暴
Claydee-avatar-img
2025/04/17
非常喜歡靠近維梅爾,很高興遇到同好!尤其裡面的研究人員努力聚焦旁人看似雞毛蒜皮的細節,只為了回答真心想知道的問題,好欣賞這種精神!
YJ-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Claydee 謝謝~認同耶,我也佩服他們,聚焦代表某方面可以更靠近那個好的東西
詩人、作家、畫家、詞曲創作或其他類型的藝文工作者,多會把熟悉的家鄉當做題材,納入其作品當中。透過文字、影像、畫作、歌曲等,讓大家進一步認識,對創作者具有獨特情感的地方。有時,創作者成名之後,成為一座城鎮的最佳代言人,吸引遊客前往。
Thumbnail
5/5台夫特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12/11
這些畫蠻好看的,我喜歡。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普普文創 因為沒有在世太久,他的作品算少,約40件上下;比起其他藝術家可能動輒數百或上千件作品、手稿,風格會轉變,他的就很一致,都很有他個人獨特的光影手法,我甚至看過節目,研究人員透視顏料蓋住的東西,他會把多餘的東西再去蕪存菁,讓畫作更有故事性
此時此刻,她是正在回眸?還是要轉身離去?
Thumbnail
很有意思的小說,由畫作寫出其中愛恨情仇?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這是我最早的小説風格——散文風,媽媽說「難看」後來改寫歷史風,媽媽也説「難看」最近逐步轉成連續劇「套路風」
一對全身赤裸而深情款款熱吻的男女,充滿激情卻又溫柔,像是超越了時空的阻礙,忘卻所有,全然沉浸相吻之中,兩人相愛在冰冷的石頭裏。如何將一顆冰冷的石頭注入溫熱?如何將如此堅硬的石頭雕刻得如此柔軟?如何將無生命的石頭變得如此激情?
Thumbnail
還記得大學時在藝術欣賞課堂上,老師放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電影,印象非常深刻,每次看到這幅畫也不自主的多停留
薇亦柔止-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2
Queenie's - 淬煉生命的旅程 電影我倒只是在 YouTube上看了片段女主扮相確實接近原作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