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比比鳥-avatar-img

林比比鳥

74 位追蹤者

林比比鳥

74 位追蹤者
做過編輯、行銷、書籍寫手、譯者、文學獎比賽評審、專欄作家。 在出版社從菜鳥做到總編輯,再到IP公司副總編輯,歷經編輯與行銷職務完整經驗,經手過各種類型小說甚至漫畫,歷經產業變化與工作內容的轉變,擴大了對「創作者」的想法。2024年開始「寫給沒有編輯的創作者」計畫,內容包括文章、電子報與一對一諮詢。
avatar-img
編輯導航中
114會員
73內容數
這是我第一次針對非特定作者,以編輯角度出發而寫的文章。每篇文章都會針對最普遍與最重要的概念提出說明與練習。儘管這些文章無法照顧到所有創作者的需求。但如果只有某篇文章某句話能帶給你啟發或安慰,對我來說,那就值得了。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等了一年,終於等到《救贖時刻》,這是澳洲作家坎迪斯・福克斯「除罪三部曲」第二部。 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作者都沒有讓人失望。不管是泰德被捲入綁架性侵案的真實始末、酒吧槍殺案件的真相,以及最重要的,什麼樣的人會對十歲女孩做出這麼殘忍的事?怪物是怎麼養成的?他的念頭經過哪些事件,終於累積成最後的攻擊?
Thumbnail
5/5救贖時刻
朋友聚餐,中途加入的朋友臉上放光。她剛算命回來,這是她的第三個算命師。先前兩個都說她今年財運不好,她憂愁極了。 沒想到,「今天這位老師很準!」老師說她今年事業轉型,原本就是一段試錯期,多做多錯中能開發到更多資源,今年財運不好是因為重點不在此,明後年就能開始賺錢了。朋友開心極了,餐桌上連連讚嘆這
Thumbnail
乙二-avatar-img
2025/06/13
很感人,這篇。
林比比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3
乙二 謝謝你~~~~❤️
養成持續寫作與交稿的好處是,寫完一篇稿子,注意力已經轉向下一篇。不管上一篇是得到讚美,或反應冷淡,甚至被退稿,都已經過去了。下一篇稿子總是有更多煩惱要糾結。上一篇就讓它隨風去吧。 至於拖延症、自我感覺不好、冒牌者症候群……這又是其他的病了,我至今還沒有找到解脫的方法。
Thumbnail
乙二-avatar-img
2025/06/13
我覺得《創作這種病》一書,比比鳥小姐蠻適合來寫的,因為您身具這兩種身分的經驗與體悟呀。敲碗😁
林比比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3
乙二 要是衝動答應你的話,我怕未來的自己會想搭時光機來毆打我....
交稿日明明是當初作者承諾的,為什麼時間到了,卻交不出稿子呢?去年有本《死線已是十天前》,集結了日本許多大文豪拖稿理由:江戶川亂步曾因為害怕編輯催稿,乾脆直接逃到鄉下泡溫泉。石川啄木則是裝病,島崎藤村更厲害,未經同意,自己將截稿日延長一年……文豪們在截稿日前,全都成了不寫作業的小學生。
Thumbnail
江鵝以過來人的角度為年輕創作者談寫作、出書、雅與俗,以及她怎麼看成為作家這條路。
Thumbnail
考慮嚴密的作品因此非常少見,有些就此塵封,倒是常聽到因隱私而起的風波:一樁婚姻各自表述,迥異的兩個版本讓人懷疑他們共同生活過;一群朋友都是作家,誰更有權力書寫共同的經歷,該以對錯好壞作為標準嗎?儘管很多人都認為,書寫帶來療癒,可自我揭露時若也掀開別人隱私,可能得要做好各種心理防震準備。
Thumbnail
獨立的看稿編輯不用進入後面那段編書期,但是對市場的理解與讀者的想像是必須技能。具備這項技能就是先當一個讀者。
Thumbnail
樹瑾-avatar-img
2025/05/03
喜歡閱讀心理學,看完文章,更有衝動想成為編輯了?!
編輯遇到這樣的內容時,除了書籍銷售的考量,還要思考法律與道德面的界線:這些內容會讓作者被告嗎?哪些資訊需要核實,哪些細節需要馬賽克。作者是否可能擅自「加料」凸顯自己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這些內容問世是為了一時的爆料,還是有更深沉的意義要傳達?
Thumbnail
如果你想體驗有編輯協助,且為 (1)已完成稿子但不知怎麼修改的作者 (2)有特定目標如參加文學獎比賽,希望作品能透過較嚴格建議或客觀視角,進行修改;想跳出固定敘事模式,聽聽客觀意見;投稿給出版社未獲回應想聽到非制式的答案等。 (3)作品屬於推理、懸疑、寫實、犯罪、靈異宮廟等分類。
Thumbnail
以一個血統純正的獎項來說,推理小說的核心是謎團與解謎,謎團的設計與解謎的過程缺一不可,特別是解謎過程反而容易檢視出謎團設置是否有漏洞。從每屆都公開的複選與決選評審過程,敘事、設謎與解謎、意外性,合理性等都會被一一討論。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