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246
篇文章
0
專題
253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讓每個人都能在職場上自在發聲《性別工作平等法》上路二十週年
看到徵才公告上寫著「限女性」、「男性尤佳」,你是否曾覺得有些不對勁?其實,這樣的徵才訊息都是違法的!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 7 條規定‧‧‧
2022-12-08
5
活靈活現的泥塑工藝—專訪楊榮元匠師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2022-12-07
6
大木作重構百年記憶—專訪蔡楊吉匠師
新竹公會堂自2019年起,展開歷時三年多的修復工作,於2022年九月竣工。該建築為日治時期集會場所,建築量體龐大,因此修繕時間也比一般古蹟來得長。其中,修復建築日式棟架的木作工程,是本次修復的一大看點!讓我們跟著木作匠師,一同揭開新竹公會堂木作修復工程的神秘面紗吧! 修復知
2022-12-06
5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專訪駐館藝術家張君慈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新竹生活美學館的駐館藝術家張君慈提出這個疑問,當她抵達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時,首先被環繞建築的風觸動。她在空間中央置放一個錄音機,仔細聆聽搜集來的聲響,而頻頻吹動建築和窗框的風激起她無限想像......
2022-12-05
4
我的身體就是我的文化—專訪駐館藝術家魏光慶
具有編舞家、職業舞者及舞蹈教育者多重身分的魏光慶,因緣際會下來到新竹擔任舞蹈社指導老師。今年國慶日甫滿五十歲的他,將於具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啟用系列活動中,發表駐館創作。
2022-12-02
6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巡迴展—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自 2021 年正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首展後,陸續移展至不同單位,展覽於 2022 年10 月移師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本期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組林明賢組長,為讀者在紙上揭開一場山水漫遊序幕。
2022-12-01
4
「百繪詩彩.再現容顏」新竹公會堂開幕展
睽違數十年,新竹公會堂以紅磚建築的樣貌,迎來第一場展覽。這座啟用於1922年的公會堂,在 2019 年啟動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剝開 1970 年的增建拉皮,展現今日的老建築外觀。
2022-11-30
3
多元成家:尊重更多不同的家庭樣貌
2019 年 5 月 17 日,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這是「多元成家」的重大里程碑,但並不是終點。多元成家希望能將更多家庭形式入法,讓不同類型的親密關係與家庭,都享有法律保障,同時,也落實憲法賦予人們的權利,任何人都能自由選擇欲建構的關係形式。
2022-09-23
7
以藝術省思人際紐帶——專訪藝術家尹子潔
2021 年秋天,藝術家尹子潔獲選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兩個月的駐村時光,她漸漸融入馬祖的生活並與當地居民建立友誼,與此同時,她也透過藝術家單純且無預設立場的視角從外部凝視島嶼,最後在津沙公園攝影學會空間呈現個展「據點房間」,以獨特的「觀念藝術」試圖翻轉島
2022-09-20
6
高手雲集東莒激盪文化火花——大浦 Plus
「大浦 Plus」可以追溯至 2008 年,由廖億美等人進駐荒廢的馬祖東莒島大浦聚落,以整修後的老屋作為據點邀請藝文工作者駐島活動。計畫幾經更迭,如今儼然成為東莒島不可或缺的風景。
2022-09-18
6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