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翮 圖片提供/大浦 Plus
「大浦同鄉會」回到東引,參與擺暝盛事。(攝影/強妮)
「大浦 Plus」可以追溯至 2008 年,由廖億美等人進駐荒廢的馬祖東莒島大浦聚落,以整修後的老屋作為據點邀請藝文工作者駐島活動。計畫幾經更迭,如今儼然成為東莒島不可或缺的風景。
說來三言兩語,計畫初落腳社區仍不免遭受居民質疑,但隨著年復一年的互動,成員發展出各異的陪伴形式,舉凡深入島上婦女廚房採集彙整成地方誌《好東島》,或是免費幫長者到府剪髮等,逐漸打進島民的心坎裡。
目前的計畫主持人陳泳翰,移住島上也是命運使然。他自述當年還在媒體工作時來到東莒,當燈塔的光照灑落他身上時,情感澎湃如海浪拍打在心潮,他暗自許願復返,沒想到 2019 年就被拉進「大浦 Plus」計畫擔任主持人,一做就到了現在。
接手計畫時,前一組成員領著他挨家挨戶拜訪,將人脈妥妥移交,至今他亦頻繁地往來於居民中串門子。在他眼裡,「和居民互動才是計畫往前走的核心。」
的確,「大浦 Plus」的任務是藝文活動,然而能推動計畫的莫過於團隊與居民的情感。陳泳翰細數種菜、陪長者聊天、協助處理生活瑣事等生活點滴,在人口外流嚴重的離島,居民真正渴望的是陪伴,而這些不會呈現在計畫 KPI 的平凡積累往往卻是計畫開展出的面相。
他笑說,連上次回臺灣都有居民打給他查勤。
大浦同鄉會聚集小島關係人口
其實不只陳泳翰,許多人藉「大浦 Plus」計畫來到東莒,逐漸被島民接納之餘,生命創傷也由小島撫平治癒。這群人將東莒視為第二故鄉,不一定駐紮東莒,但仍舊和地方保持親暱的聯繫。陳泳翰戲稱為「大浦同鄉會」,而在今年「擺暝」時刻,同鄉會便發揮其能力,讓島民刮目相看。
「擺暝」是東莒最盛大的祭儀,往例居民與軍方會組成豪華的的隊伍巡行島嶼,然而因人口減少近年被迫縮編。團隊得知居民困境後號召「大浦同鄉會」返回東莒過年,成功
重現失落的福正村傳統鼓板樂隊,成功讓年長的島民們得以追溯記憶中的慶典榮光。
此外,傳統上馬祖女人也需以鮮花或果雕裝飾祭祀的餐桌以獲得神明的眷顧,不過近年來人力吃緊緣故改由塑膠花取而代之。「大浦同鄉會」則以客家傳統技藝「纏花」模擬島上特有的紅花石蒜、金銀花等植物,塑造出前所未有的餐桌,備受居民們喜愛。
農事是東莒居民的日常,卻是來自臺灣的學員們不曾有過的陌生體驗。
藝術真的能改變大浦嗎?
近來包含「藝術游擊」、「馬祖國際藝術島」等計畫在馬祖發生,作為長駐單位的「大浦 Plus」也有一番思索。
「大浦 Plus」在藝術島期間作為中介協助藝術家與策展人與當地居民銜接、解決溝通與資源的困難。但是陳泳翰直言,藝術之於務實求生的島民來說還是太遙遠,他並不奢求居民能夠理解或是喜歡,更遑論期待短期藝術季能夠來解決地方問題。不過他觀察到這次由差事劇團採集居民口述歷史的《跨越海洋——島嶼前線紀事》備受居民喜愛,長輩們紛紛向小朋友們解釋歷史脈絡,並在終幕後積極提出新的故事發想。島民對於自己日常被戲劇認同而感到驕傲,這不妨也是一種藝術進入生活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持的「島嶼對話 - 臺馬藝術交流」藝術游擊駐村計畫則是邀請藝術家駐村,透過較長的時間踏查島上,進一步發展其創作脈絡。陳泳翰認為「藝術游擊」就像是個窗口,隨著藝術家一點點深入島嶼,雖然不一定當下即有成果,但是未來或許有機會讓創作規模擴大,將島嶼容納其中。
長年在島上執行藝術計畫的他坦言藝術感染力並非速效,但仍舊在東莒埋下種子。日前也有國小孩童分享其記載島嶼美景的Instagram,表明受過去影像營隊啟發。有趣的是,在團隊記憶中營隊過程明明充滿孩子們吵鬧抱怨的聲音,卻在一年後發現回饋。如同島上許多小事,雖然被觸動的契機如樂透般難以預測,但終究是要透過多方嘗試才能看見結果,誰曉得是否有機會能在遙遠的未來帶來一絲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