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my
22
位追蹤者
追蹤
Tammy
22
位追蹤者
Taipei, Taiwan/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理論組/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藝術評論
21
會員
64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藝術評論
2025/06/23
《藍天白雲紅太陽》展覽中的臺灣認同
藝術家捕捉持續流動的臺灣認同光譜,將「太陽」的元素抽出,但她沒有帶著明確的批判角度,反以類博物館式的客觀展呈,對歷史抽絲剝繭。在這不安的時局中,藝術家藉探討旗幟及其上的符號如何形塑我們的認同,強調建築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試圖發掘豔陽下的臺灣主體性。
5/5
《藍天白雲紅太陽》
#
藝術
#
當代藝術
#
展覽
1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6/08
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的挪用分析
立體雕塑平面化後取消了什麼?平面化在倪再沁的創作脈絡裡代表了什麼?倪再沁對於有無提出屬於自己的超扁平?與村上隆的距離又為何?倪再沁在這系列作品中,選擇站在資本主義同一側還是反抗?
3/5
倪再沁《超・超扁平系列》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評論
1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5/31
TOPIK II韓檢五級準備心得
我從頭到尾都是自學,沒有上外面的課程。準備過程中在網路上爬了很多文,獲益良多,因此也想寫一篇心得當作善的循環,希望會對其他想準備韓檢的人有幫助~
#
韓檢
#
TOPIK
#
韓文
1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3/28
桌面電影與展覽結合的可能 — — 評陳琛《斷臂》
2024年8月,陳琛(1997-)「斷臂 The Severed Arm」於福利社展出,主要以桌面電影(desktop film)形式呈現。所謂桌面電影是於媒體和技術進步之下誕生的一種電影形式,以主角第一人稱進行,電影中的事件都發生在主角的電腦螢幕上,不具有明顯剪輯或轉場,有仿紀錄片之效。
4/5
陳琛《斷臂》
#
藝術
#
當代藝術
#
錄像藝術
3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1/28
《諸神與眾生》折射出的臺灣信仰
「返思」和「轉化」兩個展間與展覽主題有效地產生對話,跨越千禧年至今,拍攝媒材由底片轉變為日新月異的數位技術。但「顯影」和「追逐」兩區像是為來臺灣觀光的外國遊客準備的介紹,令人不禁質疑策展人對「神」的認知究竟有多狹隘。
3/5
諸神與眾生
#
藝術
#
當代藝術
#
攝影
3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1/22
《四月望雨》的風景、缺席與斷裂
《四月望雨》由現場作品、報紙刊物、開幕表演、講座等構成,以不同形式切入對「四月望雨」四首歌的理解。現場作品中,先是塑造出下雨的虛無風景;接著,延伸到位於巴黎的印尼餐館,指出現代社會中意義的缺席;最後,探討形象與實際人物之間的斷裂。
5/5
四月望雨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評論
33
留言
藝術評論
2024/11/30
《曼德拉記憶》的鏡面警告
《曼德拉記憶》是警世的鐘聲。在政治極化逐漸嚴重的2024年,邱子晏的作品以簡潔、精確且有趣的形式,重新闡釋歷史建構的可能性,以曼德拉效應為引,並以鄭添文的回憶作為主軸,進而延伸到現在臺灣社會中潛在的陰謀論危機。
4/5
2024 臺北美術獎
#
藝術
#
當代藝術
#
展覽
1
留言
藝術評論
2024/11/16
地主麻衣子:令人屏息的溫柔
〈大腦交響曲〉和〈光子〉皆以柔和的影像,轉換人們對悲劇的視點。不再運作的記憶與只能遠望的朦朧裡,零碎的時間積累起的苦慟,被藝術家輕輕拭去,留下不屬於任何人的腦、不屬於任何地方的吉光片羽。輕盈得幾乎要錯失的溫柔中,潛藏著巨大的生命孤寂,交織的點形塑出的記憶,尚未以任何形式儲存下來。
4/5
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
#
藝術
#
當代藝術
#
錄像藝術
33
留言
藝術評論
2024/11/04
常玉《花(劍蘭與貓)》分析
這件作品體現了常玉晚年花卉畫的特徵:筆法多方折,莖枝線條直長,色彩更為暗沉。畫面以花瓶、莖脈、劍蘭、貓與桌面構成,簡潔而精準地捕捉了各物象的特性。
#
藝術
#
藝術評論
#
油畫
2
留言
藝術評論
2024/10/25
【北藝中心 X 在地實驗】「Curatoké :表演策展人學院」講座文字側記 II
本講座延伸上一場次的討論,將焦點轉向如何把策展實務脈絡化,並理解藝術領域中工作的脈絡。期望觀眾能通過本場講座能了解各個策展人的背景為何、機構的經費來源,以及發想、實踐策展專案的方式。本場講座邀請了南非藝術節藝術總監Rucera Seethal及英國曼徹斯特國際工房創意總監 Low Kee Hong。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表演藝術
2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