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連綿的臺北冬日,三位來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藝術家在福利社辦了一場以「雨」為題的展覽。展覽《四月望雨》的契機為2024年的「跑庫文化運動會」,我身為「新牛仔庫」團隊的一員,與四名成員一同在運動會中取得了這次的展覽機會。我以文史研究者的身份,主要參與展覽特別發行的刊物報紙中的文章。
我擔任此次刊物中的撰文者、譯者及講座的講者。本次展覽主視覺為一個報架,報架上的報紙也是展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模擬鄧雨賢年代報紙的質感,並邀請各領域的撰稿人,以多篇專文討論印尼與臺灣殖民統治、歌曲禁令之間的相似性,輔以讀者徵文。整份報紙由學術文章、漫畫、畫像等專欄構成,擴充了《四月望雨》展覽的豐富性。講座中,由我、張芯與印尼藝術家艾爾凡・波皮什(Irfan Muhammad)擔任講者。我與現場觀眾分享了翻譯過程的思考,並介紹我在報紙中的文章〈戰爭畫中的軍歌〉。
展覽中的音樂也佔了很大比重。藝術家從鄧雨賢的生平和歌曲出發,經由現場舞者表演和刊物上的文章,《四月望雨》探討了歌曲與權威之間的聯繫。開幕表演的聲音由團隊中的張允負責,結合並重組了威權政權利用過的歌曲,且與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環環相扣。
《四月望雨》以鄧雨賢為主角,期望能在展覽中營造出細雨不絕的氛圍,來呼應鄧雨賢「四月望雨」系列中的四首歌:《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及《雨夜花》。在此概念之下,三位藝術家發展出了各異其趣的創作角度。
一走進展間,能立刻看到鄭尹真的數件作品,多以現地製作形式呈現。鄭尹真聚焦於展覽名稱的「望雨」,將鄧雨賢歌曲中的情愁,轉換為對逝世親人的思念。通過重構福利社的展場空間,鄭尹真營造了空想的風景。開頭的〈雨天,那條路口上的慢〉,重現曾與親人一同佇立的「慢」號誌,儘管是以水泥製成,卻有類似受潮紙板的質感。天花板上方的錄像〈抓不住的點〉通過灑水做出人工雨,雨點打在天花板上,使人產生正在下雨的錯覺。
再往前走,會看到另一個錄像〈碰不到的星星〉。鄭尹真在錄像中不斷移動梯子,於夜風飄搖的行道樹前,伸手觸碰樹葉,使被葉片半遮掩的路燈不停閃爍,近似星星一閃一閃的光輝。作品名中的「碰不到」源自將路燈想像成星星的盲目行徑,明知不可能卻仍要嘗試,彷彿是與親人的對話,單方面地傳遞訊息。抓星星和灑水的動作類似,試圖抓住什麼、又試圖丟掉什麼,最終都淪為空一場。
後方的小展間中,以一面反光鏡和其對面牆角成堆的紙星星,構成〈999顆的美夢〉及〈從那裡來,往那裡去〉這兩件現地作品。反光鏡通常擺設於路口,用以確定前方來車動向,但在鄭尹真的轉化中,反光鏡成為了形塑空間輪廓的助力。通過不同角度觀看反光鏡中的倒影,能看到自己、來往的其他觀眾,在某個角度中,更能一次看到地上的紙星星與背後牆面的〈碰不到的星星〉錄像,似是自我嘲解:碰不到的星星就在地上。可不論是寫滿了思念的紙星星,或眨著光芒的路燈,都無法替代夜空中無數的星點。
鄭尹真通過翻轉空蕩的展間,呈現了她記憶中的風景。雨夜的身影已如夜空般遙不可及,但她輕盈地轉化了這種憂傷。就像水泥製成的「慢」字,看上去和紙張一樣沒了重量。藉由反覆的徒勞動作,鄭尹真形容自己「想抓卻抓不到」,徒留虛無,如同人類面臨死亡的不知所措和無能為力。她希望觀眾能在這片風景中,找到與自身記憶的共鳴之處。
往後走,會看到張芯的作品。張芯將她與刊物中的撰文者,印尼藝術家艾爾凡通信的信件展示在展場,藉由文字說明,使觀眾得知,展場中的影像是一間位於巴黎的印尼餐館。於通往後方展間的長廊牆面上,張芯展示了於該餐館的擺設物和室內裝潢照片紀錄;另一側牆面則為從該餐館運來的印尼文手冊和牆上裝飾。斜後方狹長的展間為〈親愛的艾爾凡之ー Dear Irfan I〉,紀錄下張芯用餐的過程,拍攝了餐盤上不斷減少的食物,輔以後配的口白。
在信件中,張芯敘述道,這間餐館的主人,其祖代是蘇哈托(Suharto)統治時期(1968–1998),在國內遭到政治迫害而流亡海外的印尼知識份子。這些人流亡到巴黎後別無選擇,只能學習開餐館、做菜,才能維持生計。在用餐及與餐館主人交談的過程中,張芯發現隔壁的歐洲客人會選擇來這裡用餐,或許只是被異國情調的陳設吸引,餐館主人也說到「不要期望太多。畢竟,人們是來這裡填飽肚子的。」
乘載著如此沈重歷史的餐館,其文化社會上的意義卻被主人與客人消弭了。張芯關心的是這個消失的過程,且在印尼歷史的追溯中,也能發現其與臺灣複雜的文化脈絡之間的相似度:被迫害的歷史象徵,到了現代卻成為刻板印象的乘載物,作為商業上的噱頭來販售。如同鄧雨賢的名曲《望春風》,在日治時期被重新填詞為帝國主義的象徵,到了現代,成為漫畫家和小說家創作的標題,鄧雨賢本人的聲音則被歷史湮沒,不斷被代言、被超譯,後人所認識到的形象,可能也是意識形態有意操弄後的結果。
胡馨方的〈(n.) a very successful and powerful person〉這件作品,更深入地討論了鄧雨賢的形象如何被塑造。最後方的展間中,胡馨方展示了四本書和佈滿整片牆面的紙張,由遠處觀看,紙張構成了一幅低像素的鄧雨賢肖像。這些紙張的臉部部分,手寫著鄧雨賢相關的資料紀錄,附有《望春風》,及由《雨夜花》改編成的日本軍歌《榮譽的軍夫》(譽れの軍夫)等曲的曲譜,值得注意的是,胡馨方選擇反著書寫,令歌詞難以閱讀。除詳盡的資料記載之外,她也將「四月望雨」與四首歌的標題重組,置換順序,使文字失去原有的意涵。
一旁擺放的四本書中,有鄧雨賢後代撰寫的傳記,及後人以「望春風」為題出版的書。胡馨方認為,書本具有權威性,當人們翻閱書本時,往往認定裡面的內容就是真相,由鄧雨賢後代書寫更增添了可信度。這些文字因其呈現形式和書寫者身份,而使世人信以為真,但胡馨方想提醒觀眾的是,歷史記憶是被建構的,沒有絕對的真實。
如同展場中低像素的鄧雨賢畫像,是由一張張灰階的紙構成。這些紙張分開便構不成任何影像,站太近的話也無法辨識出眼前是一幅人像,更難以確認紙張所敘述內容的真實性。胡馨方展現的是一幢海市蜃樓,以為通過史料、定年或諸多研究就能更了解鄧雨賢,但真實的他早已在茫茫資料中失語,我們追逐的只不過是柏拉圖的影子。
《四月望雨》由現場作品、報紙刊物、開幕表演、講座等構成,以不同形式切入對「四月望雨」四首歌的理解。現場作品中,先是塑造出下雨的虛無風景,使觀眾陷入得不到解答的烏托邦;接著,延伸到位於巴黎的印尼餐館,作為刊物文章的再闡發,表面上討論的是印尼的歷史記憶,其實也指涉到了臺灣的歷史建構問題,指出現代社會中意義的缺席;最後,以更抽象的視點,跳脫資料的侷限,探討形象與實際人物之間的斷裂。
在雨水的洗刷下,個人的情緒、威權政府的自我矯飾、意識形態的操弄痕跡、歷史人物的形象問題都無所遁形,冬季的這場雨帶來對臺灣複雜歷史的新一層認知,從個人層面擴展到國家之間的比對,挑戰了臺灣人以為理所當然的「經典」定義,翻轉了大眾對「四月望雨」這四首歌與鄧雨賢的認識。
《四月望雨 Last April Rain》
藝術家 Artists|張芯 Chang Hsin 、鄭尹真 Cheng Yin-Chen、胡馨方 Lulu Who
日期 Date |2025/01/04–02/08
時間 Time|週二至週六 13:00–19:00
地點 Venue|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免費入場(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82號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