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那思-avatar-img

維那思

14 位追蹤者

維那思

14 位追蹤者
大家好,歡迎光臨維那思的異想世界~✨這裡紀錄了維那思的學習筆記、科技觀察及聽到看到覺得很有趣的內容。
avatar-img
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13會員
103內容數
這裡分享維那思的日常與異想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想知道機器人會取代你的工作嗎?貝恩《2025 全球科技報告》揭示,儘管人形機器人備受矚目,未來十年內,它們將會像「波浪」般循序漸進地進入特定產業,而非直接走入家庭:深入分析機器人的發展路徑與挑戰,電池、操控仍是瓶頸。想了解這波科技浪潮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這篇文章將為你解讀未來機器人趨勢!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1 天前
謝謝您的分享🫶
一份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最新研究報告揭示了AI的隱形成本。40%的員工使用AI,卻導致每個月損失高達186美元的生產力。 你是否也遇過「ChatGPT就是這樣寫的」這種情況?這篇文章探討AI幻覺與盲目信任的危害,提供3個實用方法,教你如何有效核實AI內容,讓它真正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團隊的絆腳石。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探討~ 4o以前就是被說幻覺很嚴重的狀況 但是我自己沒有遇上,所以可能是看使用者的使用方式產生的吧
維那思-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Elyes | 微光塔羅 一般軟性問題比較沒問題,但如果是一些有事實需查核的部分會可以明顯看出來,我有觀察到有兩種樣態: 1.一種是有時候AI自己湊出來填充的內容剛好是錯的,就是AI幻覺,不只ChatGPT,Gemini等其他的LLM也會有。很常見的情況是引用某個名人說的話或文章內容,他引用的似是而非,隨意竄改,或一半有說,一半是塞到別人說的文字。 2.另一種也很常見,就是AI引用的內容來源很奇怪,這種雖然是非戰之罪,但資料確實是錯的,只是他引用到偏頗或錯誤資料。 所以比較重要的產出,還是要確認一下AI引用的數據或資料來源比較妥當。
尼泊爾在2025年9月創下了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成為第一個透過社交媒體平台Discord選出國家領導人的國家。這場由Gen Z世代領導的政治革命,不僅在短短48小時內推翻了政府,更開創了數位民主的新模式。
Thumbnail
你是不是覺得,瀏覽器就只是用來上網、搜尋資料的工具? Google 最近將 Gemini AI 模型深度整合到 Chrome 瀏覽器中,這項改變不只是多了個聊天機器人,而是將瀏覽器從被動的「資訊入口」,轉變為能自主執行複雜任務的「智慧代理人」,重新定義使用者的上網與購物體驗。
Thumbnail
前往秀巒野溪溫泉,是一場需要一點勇氣與準備的探險,但沿途的美景和抵達後的驚喜絕對值得。 秋天的秀巒,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一路上,我們被兩旁火紅的楓樹深深吸引。當車子穿梭在山林間,穿梭在楓紅間的白色雲朵與楓葉的紅、橙、黃與翠綠交織在一起,美得讓人屏息。
Thumbnail
5/5秀巒野溪溫泉
做胖人-avatar-img
2025/09/19
一行人一同齊聚享受秋日的美好之餘,又能啖食美食,幸福之情溢於言表!
AI已從文字生成跳躍到影片和互動3D世界,這場革命正以你難以想像的速度,徹底重塑半導體記憶體產業! 為何AI推論需求暴增,讓HBM不再是唯一解?NVIDIA新晶片如何改寫成本效益法則?從雲端到邊緣,eSSD為何將取代HDD?還有哪些你沒聽過的 HBF 與NOR Flash?正悄悄的引爆新的商機~
Thumbnail
阿爾巴尼亞率先任命AI部長「迪埃拉」,成為全球第一個啟用 AI 擔任部長的國家,全權監管政府標案與財政流向,免疫貪腐與人為干預,打造零貪汙、公開透明的數位治理新模式。這不只是象徵性的科技突破,而是真正的國家治理實驗。
Thumbnail
我們總不自覺地拿著別人的地圖,來走自己的路,卻忘了,每個人的人生劇本和時間表,本來就截然不同。
Thumbnail
2025年AI裁員潮,已是現在進行式! Salesforce老闆親證AI取代4000職位,直言「興奮」。 我們的工作,會是下一個嗎? AI學不會的人類獨特超能力:批判思考、真實創意、情商與策略思維。別再當被動螺絲釘,學會將AI變成你的「神隊友」,從使用者變身管理者!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9/10
但,目前也遇到戰後嬰兒潮的退休潮,人力也是嚴重短缺!
維那思-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1
薇亦柔止 先進國家出生率都在下降,台灣現在也是傳統產業人力短缺,有實力的企業勢必被逼著要改變,總覺得AI跟之後機器人的出現,會慢慢補足相關缺口,下一代的就業市場會跟現在非常不一樣,我覺得會多很多需要去指揮調度AI跟機器人的工作,現在看的到的不太需要動腦、重複性高、勞力密集、而且有一定規模的工作,勢必會慢慢被機器人取代;等過幾年機器人真的落地,現行的職業組成會慢慢有變化,下一代要學習的技能勢必跟我們不太一樣,而這種事情總是會找到平衡點的,只是無法適應這類技術的人要另外找出路。 雖然透過機器會很有效率跟方便、便宜,但我覺得人的本性還是會喜歡手做的東西,這種人性的溫度跟情感的交流需求不會消失,只是要怎麼展現才會符合下個時代的需求,所以還是有其他路可走。 就像是現在很多精品都還是講求人手工縫製,在這個時代其實手工縫製跟自動化處理差異沒有很大,甚至有時候自動化處理縫製的比較牢靠,但手工製品就是有溫度,還是會有中高端市場,人心的空缺是要透過這種溫度才能填補,不是AI機器這麼容易可以取代的。創意跟手製品的溫度還是有它的需求。
工程師蒂佩科尼克(Steve Tippeconnic)於2025年9月4日實現了量子計算領域的一項里程碑利用IBM量子系統成功破解一個六位元密鑰,這項實驗雖然離造成現實世界的加密資產威脅還很遠,卻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5/09/11
2028年!量子電腦這麽快就要平民化了?
維那思-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2
薇亦柔止 科學家跟科技公司常常對技術會抱持著比較樂觀的態度,實際上都會晚一點達到,但他們敢這樣宣示,看起來已經是個明確的趨勢。 我個人是比較傾向英國的研究,然後再晚一點點,文章這樣寫,是因為看到的資料大多數給的明確時間確實是2028~2035之間。 ..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估計,到2030年量子電腦將有20%的機會破解現代密碼學。而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名為《後量子金融基礎設施框架》(PQFIF)的提案則警告,「Q日」可能最早在2028年就會到來。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發布的指引則設定了較長的過渡時間表,建議組織在2035年之前完成向抗量子加密方法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