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avatar-img

Daa

0 位追蹤者

Daa

0 位追蹤者
困惑的時候就看書吧!
avatar-img
Daa
0會員
11內容數
閱讀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馬丁・賽利格曼在1995年做了電擊實驗。發現無助是學習來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Thumbnail
去看了鬼滅之刃無限城,發現以前看完只是覺得很熱血的漫畫,現階段面對的困境重新看完都看懂了。 每個鬼或人在這世間上都帶受傷、失落,只是看選擇要往哪個方向?每當鬼被柱打,都會回想到當人世那個困住結點(需要)。拉回現實到自己身上,當遇到失落、挫責時,想問自己你要當鬼還是當人?
Thumbnail
前段時間看了【無良是種病】,內容有引用這本書,好奇在在圖書館借了這本書,蠻好讀的。 一開始作者將恐懼分成三個層級: 1.第一層級恐懼:可分兩種型態,一是對「發生」的事感到恐懼,另一則是對要採取的行動感到恐懼。ex.對「發生」的事:衰老、失去行動力.......。對要採取「行動」感到恐懼......
Thumbnail
老師認真地盯著我說: 「你認為我能夠給出答案嗎?圍棋本來就沒有答案,我要怎麼給你?答案必須你自己去尋找。」接著又說: 「雖然沒有答案,但努力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圍棋。」
Thumbnail
在看部落格時發現很多人都有寫過這本「鉤癮效應」,不過網路書店上這本已經絕版了,預約圖書館等了一陣子才等到。 1.觸動⭢行動⭢變動獎賞⭢投入。 2.培養消費者的習慣是藉由推升顧客終身價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簡稱CLTV)。
Thumbnail
最近看到很多人看「Surrounded by Idiots」,發現書櫃上有去年在回頭書展上,買同個作者的「無良這種病」,花了一天看完,蠻好讀的。 作者大致把人分4類「DISA」,分別是支配型、鼓舞型、穩定型、分析型,內文大致上分析四種類型遇到無良者是如何被操控的。
Thumbnail
因為看到小步辦的台北新四國遍路活動,加上前段時間去了丹鳳山看到台灣幸福石太好奇了,印了明信片嘗試看看台灣的新四國之路,雖然以前古人是徒步苦行,但現在交通方便,花了一天台北新四國之路。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四國#北投#天后宮
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封面 無意間看到大人學貼文推薦的書單,因為對書名很好奇從網路購買。這本書把我想和朋友聊到了關於暴力的部分表達出來,當時的我說只是以暴制暴這個出發點聊,並沒有後續的討論。因此了解彼此的對話並沒有交集,他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不同,彼此並沒有滿足各自的需求,話題也沒有繼續討論下去。
Thumbnail
神經的可塑性封面 前陣子書店看到排行版有這本書加上朋友推薦就去看了,封面設計的用類似細胞拼湊的元素,封面很吸引人。 原本很抗拒的書名,畢竟書封寫的神經感覺很像醫科會看的書,但翻開後文字意外的輕鬆有趣,在許多書中都有提及的睡眠、運動、彼此、正念思考都有提及,會根據相關案例用不同的方式去看。
Thumbnail
「變得心無旁騖,意思就是努力地讓自己做到言出必行」 如果試著逃避某種痛苦,如果沒有先處理好,你就會一個接一個地,用不同方試分心。「唯有瞭解自己的痛苦,才能開始控制並且找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負面衝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