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Rewire-神經可塑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神經的可塑性封面

前陣子書店看到排行版有這本書加上朋友推薦就去看了,封面設計的用類似細胞拼湊的元素,封面很吸引人。

原本很抗拒的書名,畢竟書封寫的神經感覺很像醫科會看的書,但翻開後文字意外的輕鬆有趣,在許多書中都有提及的睡眠、運動、彼此、正念思考都有提及,會根據相關案例用不同的方式去看。

記錄一下看到的實用可改善的發法:

這是一本基於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有效提升生活關係、並培養信仰自己事業的能力。你可以在任何年齡的行為做出改變——你對自己的想法和控制比你想要的還要大。

調節正負情緒:我們需要打破循環,大腦非常原始,它不是要讓你面臨威脅和危險的,他是設計讓你休息的、戰鬥或停止不動。如果你想恢復放鬆狀態,你的身體需要告訴大腦不要受到威脅。可以試試呼吸技巧。神經科學博士安德魯·胡伯曼博士稱之為“生理性嘆息”

生理性嘆息:短促地連續幾次(最好是用鼻子吸,如果做不到也可用嘴巴)。
閉氣一秒。用嘴巴長而緩慢呼吸。

思考語錄:
思想可以在你的大腦中創造新的路徑,加強或增強你對自己的信念。
將神經的可塑性基本元素,即:
重複+注意力+刻意=持久的改變

覆蓋恐懼的發法:積少成多,這讓我想到《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Stutz提出的概念是「珍珠串」:「我就是那個把珍珠串上去的人」又或者跳入深水區,像搬到不同的地方自我破壞。

壓力練習:可嘗試冷水浴、冥想、慢吸及吐氣。掌握承擔訓練自己承受壓力,可提升自己對壓力的承受程度。將這些轉化為抗壓力。

正念冥想、冥想的靜坐性環境與支持的網絡密切相關。

調整自己的行為和信念,對失敗更加開放。將自己的認同與表象綁在一起,認同觀念讓自己無法真正成就。 成長行人格:學習是面對逆境的挑戰,相信自己可以從失敗和磨練中得到進步和成長。

另外要記住身分認同不等於表現,身分認同和表現不同。當可能遭遇失敗而不損害自己的身分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a
0會員
4內容數
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用神經科學來談論心理、情緒、信念 還針對不同的目標 提供了相應的具體建議 雖然這些簡單的方法 平常也很常聽到 例如:深呼吸、冥想、運動等… 但不一樣的是 作者會以科學邏輯的角度來告訴我們 為什麼有效? 怎麼做有效?
Thumbnail
這本書用神經科學來談論心理、情緒、信念 還針對不同的目標 提供了相應的具體建議 雖然這些簡單的方法 平常也很常聽到 例如:深呼吸、冥想、運動等… 但不一樣的是 作者會以科學邏輯的角度來告訴我們 為什麼有效? 怎麼做有效?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包裝」,不是單指書本的外觀,而是所有的介紹文字與符號。它們都圍繞在「神經可塑性」的核心概念上,而這個概念,光從名稱就賦予我們一種想像,這種想像介於現實與理想之間:一方面,它承認我們的感受與行為深受神經影響,隱含悲觀的唯物論觀點;另一方面,它樂觀地告訴我們這有改變的可能。 更重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包裝」,不是單指書本的外觀,而是所有的介紹文字與符號。它們都圍繞在「神經可塑性」的核心概念上,而這個概念,光從名稱就賦予我們一種想像,這種想像介於現實與理想之間:一方面,它承認我們的感受與行為深受神經影響,隱含悲觀的唯物論觀點;另一方面,它樂觀地告訴我們這有改變的可能。 更重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原來我們的意識和情緒都是光子,會形成頻率,也是引發奇蹟的關鍵。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感受、心智與意識之間關係的科學證據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