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003|特教麥克菲:藝術課程與教師助理員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的角色——教師助理員(paraprofessional)。能好好與教師合作的的教師助理員,堪稱教室中的第三名教師,畢竟,當學生需要協助時,如果教師助理員能用和特教老師一致的態度與處理原則協助學生,對於學生而言較不會有混亂、不清楚界線或規則的情況發生。這週分享的文章主題即是在探究教師助理員在融合藝術課程中的角色,雖然文章在十年前就刊登在Art Education這本期刊,但是內容還是對於當代進行融合藝術教育還是有很重要的啟發性。

首先,在融合教育情境中,教師助理員被認為是最有效提供協助的方式之一。這些教師助理員沒有受過專業的特殊教育或相關養成,但是作為在第一線協助學生學習的成人,藝術教師可以如何與教師助理員合作,讓自己的教學事半功倍呢?

重視課堂的每一份子

首先,在成功的融合藝術教室場景中,經常觀察到「尊重教師助理員以及受協助的學生」的現象,換句話說,即使是教師助理員與特殊兒童,仍在班級中受到重視與對待。事實上,有些不甚成功的融合教育,會出現認為特殊兒童受到教師助理員的協助,就將責任全然轉移到教師助理員身上,但是,這樣容易讓教師助理員與特殊兒童的連結過於緊密,而失去讓特殊兒童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同時增加特殊兒童被標記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藝術教師可以透過協作方式與教師助理員合作,讓教師助理員也能共享藝術專業的知識,如此一來,他們便能有效協助教學。

另一方面,對於學生的重視也是重要的。融合教育仍舊是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享有同等的學習資源與機會,因此,營造可近的環境,讓特殊需求兒童能加入課程。可近的環境包含物理空間的近用、視覺的近用以及透過課程調整的近用。在此,通用設計的概念變很適合納入課堂設計,包含運用調整,讓所有的兒童選用創作媒材時都不會受到限制。

溝通

藝術教師與教師助理員的溝通也相當重要。溝通的層次包含課程前對於課程流程、學生學習目標、學生學習狀況等等的討論。但除了正式約定時間的討論之外,非正式的閒聊也對於雙方的合作關係、默契會有正向的影響。總而言之,無論是正式撥出時間坐下討論,或趁著課間碰面的時間快速交換意見,對於成功的合作關係會有良好的影響。

褪除協助

最後,雖然教師助理員被視為是最有效提供特殊兒童參與融合課程的角色之一,但是,我們仍期待教師助理員的協助能逐步減少。這樣不僅代表兒童越來越能參與課程,也代表其他的支持方案是有效的。舉例來說,教師助理員褪除協助的方法包含以全班性的支持者作為角色,不特定協助單一學生,亦或者有意識地逐漸將由成人協助的部分轉為同儕支持或者隱性支持,以形成更自然的社會互動機會。

總體而言,Burdick與Causton-Theoharis認為,藝術教師的職責在於將融合教育成功的幾項關鍵納入課程設計的考量之一,讓教師助理員能發揮自身角色最大的效益。想像一下當藝術教師與教師助理員合作無間時,其實也能讓藝術創作與藝術表達在更自然的情境下發生與流動,這也就是融合藝術教育最希冀能看到的場景了。

參考文獻:Burdick, C. & Causton-Theoharis, J. (2012). Creating effective paraprofessional support in the inclusive art classroom. Art Education, 65, 33-37.

2會員
4內容數
這裡是藝術教育博士生的閱讀與書寫分享,未來的幾個書寫關鍵字:#共融藝術 #融合藝術教育 #障礙藝術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不便利的便利店思量著為什麼圍繞著親情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因最緊密的關係而說不出口的話好多,從隱忍的情緒中得到傷害,永遠是東方文化難解的問題。我們必須一直去談它,感受它如何影響自我,再倚靠找到的力量從泥淖中起身,我們終究有辦法將那些感覺更具體地說出來並得以釋放。
Thumbnail
avatar
YaZ * 愛寫筆記的社畜
2024-04-26
閱讀筆記《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高效幸福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才是你該選擇的!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4-04-24
【閱讀筆記】下個10000小時,你打算怎樣過?這篇文章主要關於對未來的思索,包括改變方向、時間管理、生活方法、人生規劃等,提供了許多啟發人心的句子和引導,希望能幫助讀者在人生思考上有所啟發。
avatar
卡尼多
2024-04-24
【閱讀筆記】《蘿絲瑪麗的嬰兒》,無法信任的恐懼前陣子和室友一起看了經典恐怖片《失嬰記》,因為電影本身給我相當深的震撼,所以第二天就去找了原著小說《蘿絲瑪麗的嬰兒》來讀(也順便找到了它的續集《蘿絲瑪麗的兒子》來看,不過這一本給人的震撼度並沒有《蘿絲瑪麗的嬰兒》高),小說本身並不長,讓人很順的就讀完了。
Thumbnail
avatar
Miemie
2024-04-24
原紫短文003:Obsidian數位筆記-提升閱讀和研究能力的利器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你準備好釋放創作力了嗎? 身處在數位世代的我們,靈感往往在最不經意的瞬間湧現,然而,在紙本筆記和傳統筆記系統中,我們可能無法及時捕捉並儲存這些閃爍的創意。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Obsidian,這個強大的數位筆記工具可能是你的答案。在以下的段落中,我們將深入探討Obsidi
Thumbnail
avatar
王啟樺
2023-05-30
【閱讀筆記|只能是給予者嗎?選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avatar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2-01-26
閱讀筆記: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下)在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將整理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以及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1-06-24
閱讀筆記: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上)提到「藝術治療」時,你是否跟我一樣,莫名地自動將「藝術=繪畫」,也覺得能用畫來評估一個人的狀態很酷,然而,這些觀念在讀了「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都有了不同的翻轉,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治療?藝術治療在做些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思嘉
2021-06-15
閱讀筆記|給初學者的全方位 UI/UX 指南!這次要來介紹的《打造成功 UI/UX 的 50 個關鍵》,非常適合「完全零基礎」的初學者,想轉職介面設計師,卻苦惱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你,趕快來看看吧!
Thumbnail
avatar
Chris Peng
20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