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005|創造與心智的成長CH.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Viktor Lowenfeld為奧地利的兒童藝術教育學者,他的繪畫階段論對於藝術教育和兒童發展至今仍有十足的影響力。他和Brittain合著的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亦是所有視覺藝術教育工作者必須閱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儘管碩班時期簡單讀過這本書,但是我個人深受Lowenfeld理論與哲學觀的吸引,因此近期又再度拿出來翻閱,所以接下來應該會連發這本書的閱讀筆記(笑)。

Lowenfeld認為教育應以兒童為本,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個體的認知、情感與感受力均衡發展,以開展個人潛在的創造力,而藝術教育適合作為培植個體適應能力與創造力的方法,因為藝術本身兼具認知與情感,故而,凡是人類在接觸藝術或創作的過程中,都必須運用個人的感性、思考與感覺能力。

然而,儘管藝術創作對於個體來說十分重要,但是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藝術教育並沒有一體適用所有兒童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依據每個不同的個體,給予適切的引導。換句話說,藝術教師的角色極為重要。他提到,教師本身的特質(創造力、敏銳度與環境適應能力)、同理心,以及對教學對象的認識程度,皆會影響教學品質,一名好的藝術教師,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協助兒童藉由創作認識自我與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Lowenfeld在書寫過程中屢次強調「過程」的意義,顯見他相當重視兒童的創作過程,他認為,兒童創作的歷程比成品更為重要。在他的觀點中,藝術教育應關注創作活動對個體的影響及美感經驗所引發的感受。兒童在創作過程中提高個人的創造力,未來即能將創造力應用於不同之處。

最後,Lowenfeld提醒成藝術教育工作者,成人如何引導兒童創作將影響兒童的學習歷程。他認為,兒童的創作大致上是植基於個人經驗,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是協助兒童「擴大經驗」。關於「擴大經驗」的討論,他鼓勵成人先以觀察的方式參與兒童的創作,當兒童出現反覆的內容時,表示兒童可能遇到瓶頸,此時,成人再藉由開方的提問,擴展兒童繪畫的內容。舉例而言,當兒童反覆繪畫同樣的車子時,要先肯定汽車對於兒童具有意義,再引導兒童思考汽車的背景、空間等,使汽車從反覆無意義的符號,成為有變化與意義的表現。

總體而言,Lowenfeld重視兒童與生俱來的藝術語言能力,強調若生活中有過度的限制,反而會使兒童的繪畫能力停滯。因此,成人應肩負引導而非指導的角色,透過開放性的問答,讓兒童的創作能依據經驗架構的擴展而邊得更加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章中,Lowenfeld提到生活中的廣告、書籍與教育都可能成為干擾兒童創作的因素,然而,當代兒童生在視覺爆炸的年代,大量的視覺資訊影響兒童的日常,對於兒童的繪畫、創作方法應該會有許多影響,因此也引發我好奇,當代兒童的視覺經驗究竟會成為豐沛的刺激、擴大兒童的經驗,抑或成為限制兒童發揮創造力的藩籬呢?

參考資料:Lowenfeld, V., & Brittain, W. L. (198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8th ed.). Pears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rBall的沙龍
4會員
13內容數
這裡是藝術教育博士生的閱讀與書寫分享,未來的幾個書寫關鍵字:#共融藝術 #融合藝術教育 #障礙藝術家
derBall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2
在《創造與心智的成長》第二章中,Lowenfeld討論在學校環境中「創造活動」的意義。Lowenfeld認為藝術在國小教室的功能包含自我表達與自我調整。
2024/09/12
在《創造與心智的成長》第二章中,Lowenfeld討論在學校環境中「創造活動」的意義。Lowenfeld認為藝術在國小教室的功能包含自我表達與自我調整。
2024/07/02
今天讀書時,整理了一下《特殊教育法》在臺灣的發展,發現其實臺灣在1984年就頒布此法,儘管當時的內容現在看來非常陽春,但無疑地奠定應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就學的權利基礎。算一算,今年也是《特殊教育法》的第40年了。
2024/07/02
今天讀書時,整理了一下《特殊教育法》在臺灣的發展,發現其實臺灣在1984年就頒布此法,儘管當時的內容現在看來非常陽春,但無疑地奠定應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就學的權利基礎。算一算,今年也是《特殊教育法》的第40年了。
2024/06/14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2024/06/14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生的藝術家,他們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通過繪畫將所見所感傾瀉在紙上。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繪畫風格和能力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這一切都源於兒童認知和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過程的寶貴指引。 維果茨基將兒童的繪畫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塗
Thumbnail
我們將探討現今教育方法是否仍然位於行為控制範疇中。這篇文章將分為兩個主題進行討論,這些主題是從就讀幼兒園的家長意見中得出的結論:主題式的專業教育以及生活規範
Thumbnail
我們將探討現今教育方法是否仍然位於行為控制範疇中。這篇文章將分為兩個主題進行討論,這些主題是從就讀幼兒園的家長意見中得出的結論:主題式的專業教育以及生活規範
Thumbnail
藝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幫助孩子變得像他們自己,而不是更像其他人 ArtiMate 藝萌 在 系列文章《 [藝術 x 迷思] 藝術對孩子有什麼的好處和何其重要?》列舉了藝術的眾多好處,其中包括 ...
Thumbnail
藝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幫助孩子變得像他們自己,而不是更像其他人 ArtiMate 藝萌 在 系列文章《 [藝術 x 迷思] 藝術對孩子有什麼的好處和何其重要?》列舉了藝術的眾多好處,其中包括 ...
Thumbnail
兒童學畫畫的10大好處,包括訓練手眼協調、培養創造力、培養觀察力、增強記憶力、培養專注力、認知發展、增強心理健康、增強自信心、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提供鼓勵孩子畫畫的方法,家長和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題材和素材,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和創造。
Thumbnail
兒童學畫畫的10大好處,包括訓練手眼協調、培養創造力、培養觀察力、增強記憶力、培養專注力、認知發展、增強心理健康、增強自信心、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本文提供鼓勵孩子畫畫的方法,家長和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簡單的題材和素材,鼓勵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和創造。
Thumbnail
藝術如何可以對孩子的個性和認同感產生有益的影響?毫無疑問,你會讚揚孩子的成就並幫助他們獲得自我價值感, 學會接受和給予批評,有助於建立自尊。並讓孩子學會忍耐, 教會了他們耐心的價值。藝術還可以幫助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有助於小朋友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
Thumbnail
藝術如何可以對孩子的個性和認同感產生有益的影響?毫無疑問,你會讚揚孩子的成就並幫助他們獲得自我價值感, 學會接受和給予批評,有助於建立自尊。並讓孩子學會忍耐, 教會了他們耐心的價值。藝術還可以幫助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有助於小朋友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課綱相信孩子喜愛富有秩序,以前會認為孩子怎麼可能喜歡被規範的秩序,他們還小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都想玩而已。十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孩子很喜愛有秩序的生活及環境,尤其是特殊生對於秩序性更是執著,猜測應該是有秩序的環境及作息帶給他們安全感。
Thumbnail
這時,就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與記憶能力。 例如:在觀察過程中,可以問孩子:「這東西叫什麼?是什麼顏色的?那是什麼形狀呢?… … 」 親子一齊共創色彩繽紛的孩子成長回憶錄 ... ...
Thumbnail
這時,就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與記憶能力。 例如:在觀察過程中,可以問孩子:「這東西叫什麼?是什麼顏色的?那是什麼形狀呢?… … 」 親子一齊共創色彩繽紛的孩子成長回憶錄 ...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