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Soonlin-avatar-img

Dr. Soonlin

86 位追蹤者

Dr. Soonlin

86 位追蹤者
Dr. Soonlin - 講師教練 | 表達+教學+變現 ⭐ 想有效提升簡報演講力嗎?私訊 "go" ⭐ 8 年顧問 + 數千小時教學培訓經驗 ⭐ 專注協助講師、上班族、斜槓工作者 ⭐ 免費領取學習資料《有效溝通的準備秘訣》→ https://drsoonlin.com/free/
avatar-img
Dr. Soonlin 的智學方舟
84會員
147內容數
學習就像一場航行,途中會遇到迷霧與暗流,但也會發現新的島嶼與可能。這裡是一個結合 AI x 教學 x 職場表達力 的學習空間,和你分享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學習、表達與工作,從簡報提案、演講到 AI 工具應用,幫助你在職場和副業中提升影響力、創造更高價值。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第一次上台時,『讓大家收穫滿滿』的自我期待讓我汗如雨下」 這是資深工程師小宇第一次擔任公司內訓講師的經驗。他簡報資料準備得非常豐富,為了 20 分鐘的培訓做了 80 幾頁 PPT。 ​然而,在小宇上台開始講解後,卻發現台下聽眾一堆在低頭滑手機,不是視線飄移,就是眼皮越來越重。那一刻小宇感受到的
黎星羽-avatar-img
1 天前
看完覺得很溫暖,謝謝你的文字。
你有沒有想過, 自己的表達力,其實不只是用來日常溝通, 它也能成為你的收入來源、甚至幫你開啟全新的職場方向? 在這個「個人品牌、自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 表達力變現代表的不只是「說得好」, 而是能用這份能力在職場、創業或自由接案中, 讓機會主動找上門、讓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更有價值。
你有沒有以下這種經驗? 要準備一場簡報或分享,心裡知道內容要講什麼, 但一開口就結巴、順序亂掉、甚至腦袋整個空白。 多人以為是「臨場反應不好」,其實只是「練習不夠真實」。 但現實是,找人陪你練很麻煩,朋友沒空、同事太忙, 自己練又不知道該怎麼模擬現場。 這時候,AI 就能變成你最好的練習夥伴!
這陣子我整理了自己在超過 230 場演講、內訓、講座中, 非常常見的一個現象。 很多講者、老師、職場分享者, 其實內容超有料、準備時也非常用心, 但一上台卻常常卡在「開頭」。 不是不會講、也不是不夠專業, 而是沒有抓到那一句—— 能讓聽眾在第一分鐘就「懂你、想聽你」的關鍵開場。
黎星羽-avatar-img
1 天前
今天剛好需要這段話,遇到你的文章真好。
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經驗: 開會前熬夜整理資料、修簡報、排流程, 結果報告完後,主管只淡淡說了一句:「好,那再看看。」 那瞬間,你心裡可能會想:「我都準備這麼多了,為什麼沒人採取行動?」 別急,這不是你不夠努力。 而是多數人忽略了—— 聽眾不是來聽你講內容的,而是想解決他自己的問題。
「你明明那麼有能力,為什麼講出來就沒人懂?」這句話,我聽過太多次, 也看到許多人在「會做事」到「說清楚」的這段路上,卡關、焦慮、懷疑自己。 有的人明明專業滿滿,卻在簡報時被一句「我聽不懂你的重點」打回原形; 有的人準備了好幾個晚上的提案,卻看到對方在會議中滑手機; 也有人...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你用心準備了一場簡報或提案,內容紮實、數據完整、邏輯嚴謹,結果講完後,聽眾的反應卻是一片沉默,或是冷淡地點頭,最後丟下一句:「再想想好了」 ​你心裡可能會冒出幾個問號:❓明明我的內容這麼豐富,為什麼他們聽不懂?❓我講得已經很專業了,為什麼沒有得到期待...
很多人在職場上都遇過這種情況:簡報講完,主管卻只回「回去再想想」;或者努力提案,客戶卻不為所動。其實,問題常常不在努力程度,而是在表達方式上有一些常見小誤會。 今天整理了 10 個常見迷思,再加上相對應的好用小技巧,幫助你在下一次簡報、提案、會議時,不只是被聽見,而是真正被聽懂、被認可。
Thumbnail
👉 熬夜做了一份 30 頁超完整簡報,字體對齊、配色專業,連過場動畫都用心調過了。 👉 滿心期待上場大展身手,結果對方冷冷說一句: 「我只剩 10 分鐘,直接講重點。」 當下感受:我的努力對得起天地良心,但卻為什麼抓不住主管或客戶的心? 你有踩過這種坑嗎?我曾經有...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025/09/04
好文!說穿了,人往往都只對自己本身、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聽的、自己喜歡的、⋯⋯感興趣!職場如是,人生亦如是! 得先讓別人願意聽,才會有後續的溝通! 謝謝 Dr. Soonlin 的智慧分享!🥰👍🏻
Dr. Soon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4
當下的香草 真的,很多時候大家會不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聽、偏好的,不過這恰好也是在準備內容和表達方式上的重要指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