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講得越專業,對方反而可能越無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你用心準備了一場簡報或提案,

內容紮實、數據完整、邏輯嚴謹,

結果講完後,聽眾的反應卻是一片沉默,或是冷淡地點頭,

最後丟下一句:「再想想好了」

你心裡可能會冒出幾個問號:

❓明明我的內容這麼豐富,為什麼他們聽不懂?

❓我講得已經很專業了,為什麼沒有得到期待的反應?

❓是不是對方根本不重視?

但事實上,問題常常不在對方,

而是在我們的表達方式。

🎯 聽眾的反應,其實是最直接的回饋

無論是主管的眼神、客戶的追問,

還是觀眾現場做筆記、提問或主動聯絡,

都反映了一件事:你的表達是不是有打中他們的需求

專業 ≠ 被理解

很多時候,你講得越專業,

對方反而越聽不懂。

因為真正的客戶、決策者、甚至是你的老闆,

他們可能沒有你那麼豐富的背景知識,

也不會按照你的學科、經驗邏輯去思考。

結果可能就變成你越想展示專業,

他們覺得越難理解、越難判斷要不要接受或採取行動。

最後,專業反而變成了阻隔,而不是橋樑。

💡 把專業內容用簡單好懂的方式表達出來,本身就是一種專業

把複雜的東西講得讓人聽得懂、記得住,

這不是「降低專業」,

而是更高一層的專業。

因為真正的影響力,不在於你懂多少,

而在於你能不能讓對方理解,並且願意採取行動、產生改變

🔑 一個實用技巧:「總-分-總」

如果你想讓聽眾真的跟上,

可以試試這個結構,

簡單卻非常有效。

1️⃣ 總 → 提出框架

一開始就先讓人有整體感。

例如說:「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 3 個重點。」

對方馬上就知道接下來的流程,心裡有個預期方向。

2️⃣ 分 → 展開重點

3 個重點逐一展開,層層遞進:

  • 先一句話點出核心
  • 接著用簡單的解釋
  • 再補一個例子來支持

這樣聽的人不僅能抓到大意,還能有畫面感。

3️⃣ 總 → 收斂與行動

最後再把 3 個重點收回來,

前後呼應,同時提高價值,

例如提醒:「只要你開始用這個結構,下一次簡報就會更清楚,對方也更容易採取行動。」

這樣的「總-分-總」結構,

能讓專業內容變得有層次、易理解、可記憶,

同時引導聽眾進入你想要的行動。

🚀 全新方案預告

剛剛提到的技巧只是冰山一角,

近期我會推出一個全新的 CLEAR 精準表達輔導方案

專注於幫助你把專業轉化為影響力,

讓你在簡報、提案、甚至職場對話中,

不只是「聽起來專業」,

而是「讓對方聽得懂並採取行動」。

如果你:

  • 正在準備一場重要簡報或提案
  • 想在職場上更快被看見、被升遷
  • 想把專業轉化為副業與多元收入

👉 歡迎追蹤我的 IG 或加入 FB 社團

鎖定最新技巧與案例分享。

一起學習、持續精進,

表達不是說得漂亮,

而是讓對方「聽得懂、記得住,並願意行動」。


Dr. Soonl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 Soonlin 的智學方舟
82會員
143內容數
學習就像一場航行,途中會遇到迷霧與暗流,但也會發現新的島嶼與可能。這裡是一個結合 AI x 教學 x 職場表達力 的學習空間,和你分享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學習、表達與工作,從簡報提案、演講到 AI 工具應用,幫助你在職場和副業中提升影響力、創造更高價值。
2025/09/06
很多人在職場上都遇過這種情況:簡報講完,主管卻只回「回去再想想」;或者努力提案,客戶卻不為所動。其實,問題常常不在努力程度,而是在表達方式上有一些常見小誤會。 今天整理了 10 個常見迷思,再加上相對應的好用小技巧,幫助你在下一次簡報、提案、會議時,不只是被聽見,而是真正被聽懂、被認可。
Thumbnail
2025/09/06
很多人在職場上都遇過這種情況:簡報講完,主管卻只回「回去再想想」;或者努力提案,客戶卻不為所動。其實,問題常常不在努力程度,而是在表達方式上有一些常見小誤會。 今天整理了 10 個常見迷思,再加上相對應的好用小技巧,幫助你在下一次簡報、提案、會議時,不只是被聽見,而是真正被聽懂、被認可。
Thumbnail
2025/09/03
👉 熬夜做了一份 30 頁超完整簡報,字體對齊、配色專業,連過場動畫都用心調過了。 👉 滿心期待上場大展身手,結果對方冷冷說一句: 「我只剩 10 分鐘,直接講重點。」 當下感受:我的努力對得起天地良心,但卻為什麼抓不住主管或客戶的心? 你有踩過這種坑嗎?我曾經有...
2025/09/03
👉 熬夜做了一份 30 頁超完整簡報,字體對齊、配色專業,連過場動畫都用心調過了。 👉 滿心期待上場大展身手,結果對方冷冷說一句: 「我只剩 10 分鐘,直接講重點。」 當下感受:我的努力對得起天地良心,但卻為什麼抓不住主管或客戶的心? 你有踩過這種坑嗎?我曾經有...
2025/08/29
最近有學員在課後和我分享了一段話:「我以前參加過很多課程,講師講得真的很好,理論也很完整。可是實際上場時,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為客戶根本不會按照劇本來...」 這感覺是否有點熟悉?在課堂上聽得津津有味,覺得「這套方法好像很有道理」,可是一到真實場合,卻發現根本無法照搬...
2025/08/29
最近有學員在課後和我分享了一段話:「我以前參加過很多課程,講師講得真的很好,理論也很完整。可是實際上場時,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為客戶根本不會按照劇本來...」 這感覺是否有點熟悉?在課堂上聽得津津有味,覺得「這套方法好像很有道理」,可是一到真實場合,卻發現根本無法照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有很好的想法,卻總是無法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在會議上發言時,感覺大家都心不在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你的想法不夠好,而是你還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今天就來聊聊如何提高發言的影響力,讓你的意見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大家都不自己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有很多層次可以探討。 前幾天,我和朋友聚餐時,他提到了一個讓他困惑的情況。他最近在找工作,終於有家公司邀請他去面試。面試官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問他什麼時候可以來面試...
Thumbnail
在職場上,簡報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無論是向客戶提案、向主管匯報工作,還是在會議上分享想法,我們都需要通過簡報來傳達我們的資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簡報都能夠取得成功。有的簡報讓人昏昏欲睡,有的簡報讓人意興闌珊,甚至有的簡報還會引起聽眾的反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就是:你沒有做好受眾分析
Thumbnail
在職場上,簡報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無論是向客戶提案、向主管匯報工作,還是在會議上分享想法,我們都需要通過簡報來傳達我們的資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簡報都能夠取得成功。有的簡報讓人昏昏欲睡,有的簡報讓人意興闌珊,甚至有的簡報還會引起聽眾的反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答案就是:你沒有做好受眾分析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