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蓮

伊蓮

10 位追蹤者
哈囉你好嗎 我是伊蓮👋 社恐女子,憨慢工威,近期努力將裸辭生活中的精彩凝結成點,藉由寫作刻劃下來,希望抓住人生中,那些稍縱即逝又饒富趣味的片刻須臾。 — 🎙️我的Podcast節目: "當日子起舞時" <每週六晚上8點> 最新發行 歡迎至各大平台收聽!
16會員
78內容數
哈囉你好嗎 我是伊蓮👋 近期從工作的桎梏中解放開來,30歲的我矗立於第一個人生重大的十字路口,我將為人生留白一段時間,進行沉澱、行動、揭露、經歷、對話及回饋,並將身為社會局外人的生活玩味凝結成點,藉由寫作把它們刻劃下來。未來將何去何從,敬請期待。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他們又帥又美,有腦袋又有才華,但他們總會有個令人意外的共同點是: 「他們老是愛上別人的男人、女人,或剽竊別人想法、將別人的作法如法炮製、佔為己有。」 剝削型人格的特徵是:【他們總覺得別人手上的東西比較好,別人手上的玩具總是比較酷;別人手上的雞腿總是比較香;別人的男友、女友總是不讓人失望】。
Thumbnail
這樣的性格特別容易吸引到壞的因緣機遇,因為這樣的劇本會將自己設定成被欺負的苦情受害者,這也大大影響一個人所散發的氣質與磁場。 我們會開始偏好悲劇,甚至深陷在自認的深切悲劇中,試圖找自己的位置與價值。最終我們會愛上自身的悲劇,一邊怨嘆,卻又無法打破這無止盡的惡性迴圈,也催生了最絕望的「習得性無助」。
Thumbnail
生活,沒有所謂的價值對錯標準。「你的開心與快樂,你賦予人生何種意義與價值,比任何對錯還重要。」 我嘗試問了我爸一個問題:「以往日復一日、無止盡的工作」VS 「這10個月的充實待業期」 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現實?  老爸神秘打趣地說:「當你有辦法....」
Thumbnail
現在回顧,過去那些如魑魅魍魎、始終糾纏消耗著我的懷疑與苦痛,在現在看來終於豁然開朗、茅塞頓開。 我終於理解為何當時的我為何如此痛苦不堪,甚至快要親手摧毀某些珍貴東西。 一切的一切還是回歸到最核心的概念:「...
Thumbnail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短視近利、僥倖地走捷徑是要付出代價的。 最後還是離開了公司,所謂歹戲拖棚,正是完美地敘述了我這段日子。 更讓我感到不堪的是,我無法控制我的思路,我時常陷入草木皆兵、神經質狀態,失去理智地將自己無業的狀態胡亂地向外投射,甚至把身邊的人所給予關心與問候,全部扭曲成惡意的諷刺與揶揄...
Thumbnail
再也沒有一個超越終極基礎的存在,也不再有一個能為我扛起人生的大他者。 如同紀老師說的,在教堂裡,我們可以進入告解室的小房間空間中,向那面牆背後的牧師告解述說種種,因為我們知道牆的背後,會有個不斷傾聽的人。 但直到某一天,我們才赫然發現,牆的背後那個位置上根本沒有人。 或許那個位置,至始至終...
Thumbnail
面試官還請我分享我是否有自我進修充實,這如同開啟我的話閘中心之門,我開始口若懸河地,分享我一路跟著紀老師的哲學課程,從尼采、海德格、班雅明、到現在還在研讀的德希達,像一塊海綿一樣,在這段期間汲取許多哲學思想,而這些思想綜合之下,某個程度上造就了我這個人。 我也非常很意外...
Thumbnail
針對這個問題,晚上我還和老爸討教,我問老爸說,我是不是經歷的人、事不夠多、不夠社會化、不夠世俗、涉世未深,不食人間煙火、好像沒經歷足夠的痛徹心扉,不夠世故老練,整天都在白日夢、太浪漫、太天真,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才能讓自己世故一點? 老爸回答我說:「確實你比別人少了一些經驗,但這不代表....
Thumbnail
我就這樣若有所思、悵然地漫步。 忽然,一位迎面而來的大姐,示意想跟我說話,我忐忑地拿下耳機,不知道是不是我哪裡打擾到她。 沒想到大姐卻向我說:「....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