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運輸」:列車作為電影指涉及觀影場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要為座標立下一個定義或示例通常離不開數學計算的網格及象限、地理學方面的經緯等,但若能將座標從抽象或平面的分類及定位機制抽出,並在日常經驗中取得某種相應的借照,或許能賦予這類計算符碼化的數值以更為具象的實物,進而與我們之間取得更為相應的連結及認同。
「小眾運輸」看似為一個詼諧的雙關用語,利用大眾與小眾之分來代換本具公共利益的傳輸工具,轉化為字面上的某種「獨立群體特有的移動方式」,但其中的「運輸」字眼對我來說蘊含著強大的動態感和座標定位的影射,因此以下將用一些日常覺察和個人腦補來填充「小眾運輸」之於我甚或電影方面的意義:

捷運圖的聯想

台北捷運路線圖
當每次看到捷運路線圖時,便能大致勾勒或是想像出整個大台北的地理分布,但這當然並非由於這些路線是經由精確的比例或計算所繪製而成,我們肉眼所直接接收到的是一個被顏色、地名、線條、編號所抽象化的都市空間,藉以替代錯綜雜亂的Google衛星雲圖或傳統地圖。而這也自然而然地將「被運輸狀態」作用在地與地的移動之中,我們所關注的再也不是「從關渡到信義區要多遠」,而是「從關渡搭到信義區要經過多少站、搭多久時間」,至此空間被身體—外界感知上的連續性和時間性所主導,地與地間的距離能因我們視覺(捷運圖)或心理上(聽音樂、聊天等打發時間的行為)的作用而被隨意縮短或是拉長,亦即生活在這樣的圖像之上,站名(座標)已成為我們再現自身所處或即將前往之地方的定位陳述,而我們也在這些定位之中視個人狀態或需求不斷的游移著。
同時,站名(座標)也能變向的作為個體或群體生活上的經驗敘述(註1),如在我的定義之下:關渡站是上學的地方,台北101站是消費場域,中山站是藝文集散地等,每個站名皆能使乘客們生成出各種不同的印象或想像,使我們在未抵達之時便能如同在場般親臨。站名已然成了對都市生活空間的指涉,但此種具開放性的「客製化定位」也使座標能從中性的定位分類法之中跳脫而出,而能實質的訴諸於當代社會的日常景況之中。

車廂作為電影的召喚

不知大家是否在小時候有在任何觀光景點體驗過「實境車廂」,它的原理即是利用一個靜止的擬真車廂,並在車窗播放預設好的實景鐵路影片,藉此來達成遊客能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彷若真的乘坐著鐵路並欣賞沿途風景之美。而像這樣子的擬真空間最早可回溯至1904年的遊樂設施Hale's Tours of the World,當時的技術尚不支持全景式的沉浸體驗但也令它的參與方式正如同看電影一般,遊客們盯著前方的一塊放映著鐵路影片的銀幕,被眼前的幻象所信服自己真正身處於一趟旅途的行進之中。在這些例子中便不難發現形構鐵道經驗的元素不需包含車廂駛過鐵軌所產生的晃動,只需讓人感覺到自己被不間斷的捲動影像所包裹,亦即車窗外的景色不論地點或捲動速率,只要能讓我們在搭乘時有個目光上的視覺投射,便能產生「被運輸」的意象。
集集支線「實境車廂」 圖截自由時報
The inside of a Hale's Tours carriage from London Filmland
在黃邦銓兩部具有高度美學連貫性的《回程列車》和《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中,火車皆作為主要的觀看視界,前者經由窗外景色的不斷更迭來確立自身旅途與故鄉間的距離,後者更是進一步將框中框操作為影格媒介,做為身在車廂內的作者而言,車窗有如之於鏡頭的外觀景窗,可見的視域某種層面上被更具機動性、且阻礙自主捕捉影像的機械所限制,這般「觀看視窗」的隱喻不只指向拍攝者對於畫框的捕捉,卻同時能更進而帶出具十足反身性的電影機制原貌:每一幀(frame)藉由快速的捲動和光線透射(火車行駛和陽光能見度)以達成動態影像的串連。「窗口/影格」(註2)的視覺主體搭載著具機械、速度感的載體,而列車所行經的軌道更像是膠捲的長度—某種時間延展(Expanded)的物質性轉化。一種電影裝置的化身似乎已與我們的日常景觀相互連動著,並在這脈絡底下更能推回至那段關於起點的神話。
《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2016 導演:黃邦銓
火車的形象自電影誕生的那一刻便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主流電影史中的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便彷若如機緣巧合般的將火車調度為影史上的首個被攝物件,兩個標誌著現代性的產物在原點之上被巧妙地並置,揭示著關於速度感必須經由另一種更為貼近甚至超越肉眼的動態機器方能捕捉之狩獵系統,電影的誕生似乎正是為了與這種愈趨動態感的物質世界做出抗衡與中和,影像本作為人類內在對於外在現實的延伸投射,但當現代性如加速般的席捲至我們所有感官前時,電影的誕生便使我們不致在精神—物質之間的競技之中顯得落於下風。
動態影像所能捕捉的現實其為一塊阻擋著外在渾沌與內在本真相互交融的「幻象屏障」,而若將前述的「窗口/影格」概念拉回其中,似乎就能導出一個問題:身為乘坐在被幻象所包裹住的黑盒子(車廂)的我們,究竟將會被運輸至何方?
Arrival of a Train at La Ciotat, Lumière Brothers, 1896

小眾,影迷,未知

想要確立所謂「小眾」貌似都必須得先經過一番與「大眾」一詞的對比與爬梳,方能界定出對「小眾」的初步定義,但我認為這兩種詞語並不存在著某種對立,反而可說是互相催生了彼此,例如當我們使用了「大眾」這一表述時,似乎便暗示著與「大眾」相對應的“他者”總是缺席抑或在場(註3),而那些“他者”在進行各自的文化活動之餘,也會極大的回過頭來影響「大眾」的內涵表述。
就看電影這件事本身來說,某種強大的「大眾」性在此以作用的顯而易見:每隔幾月輪番上映的強檔鉅片及連鎖影廳的催生似乎都確立了某種主流價值之下的電影樣貌,但在這些大眾視野之外的疆域依舊存在著更多的電影等著一個適合他們的歸屬地,而這也正是影展存在且不斷致力於的目標,將獨立在外的作品進行收編和統合,並呈現於對這些作品感興趣的視線之前。而這些共享相同資源的影迷們自然也漸漸形塑出一個特有的連結與群體,「小眾」在此便是某種自內而外、穩定性極高的能量與存在,它並非一定是個要比「大眾」更為弱勢的負面意涵,而更像是某種積極向度的自我體認,因文化形式的單一與匱乏因而興起的另一種文化活動類型。
電影縱然是屬於所有人,即眾人、集體的,但它也可以為每個個體所有,即個人、私我的,也就是說它可以僅為某些人所擁有,而這裡說的「某些人」,無非就是那群愛影成痴的「影迷」(Cinephile),而在21世紀之後的數位時代,新媒體和網路的到來使本哀悼著上影院看電影的影迷們頓時獲得了拯救,但也不得不去面對一場全新的變革,亦即觀影場域的轉向,我們從一種群體式、車廂化的體驗已過渡到在自家以各種私密的方式與電影共存,而如果承接著上旬的脈絡,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說:觀眾們不再往復車廂內,並從既定鋪成的軌道和站點之中脫離,而能夠完全如自定義般的建構觀影模式,自然也能完全規劃自己該前往至何處。
至此可說「小眾運輸」創發了一種全新的觀看方法,因我們所關切的或許再也不會是期盼會看到怎樣的沿途風光,並抵達與其所見相符的目的地所在,而是除了那被框限住的景框外的更多可能性,畢竟影像已從那神聖漆黑的空間中逃出,而流動至我們視野所及的各個周遭。電影依舊被賦予著本身應有的使命,提供著足以抵抗外在的幻象屏障,但它卻也同時亟需尋求自身的目的地,並與觀賞著它的「小眾」乘客們一同被運輸、定義至那兼具獨異性和開放性的定位陳述。
註1:《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作者: 西蒙.帕克,翻譯:國立編譯館、王志弘、徐苔玲,群學出版,2007
註2:《回程列車》與《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不斷「經過」而得以「返家」,作者:陳平浩,《紀工報》第四十七期
註3:《文化理論與大眾文化導論》,作者:約翰 · 斯道雷,翻譯:常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avatar-img
9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柯勝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起始於一段源自於劇情後半部的DV錄像,接著畫面定格(其中更能看到一位女人屏幕前的倒影)、裂解,空間也跟著瞬移至光線明爍不定的銳舞(rave)派對,一位女子佇立於畫面中央闔著眼沉思(操作),源自於電影結尾的送機錄像立刻顯現,接著畫面再次經歷裂解的程序,並隨之倒放。這一開頭基本上完整的陳述了《日麗》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我永遠記得那部讓我從此著迷上電影的作品,一張從不知道哪一家圖書館借來的《大河戀》修復版DVD,結尾男主口白說道「I'm haunted by waters.」,幾乎也正式宣告電影在我往後人生中的不可剝離性。之後我開始常常從圖書館一次就是帶回五片以上的電影,也開始常光顧家裡附近的租片店,那裡在此之前對
人類對外星人那處於未知的恐懼這一主流印象,多半源自於西方社會在電視電影中所共構出的後殖民現象,亦即過往始終處於殖民者地位的白人種族,反而成為被殖民對象,並面對來自更為強大的外在存在。而這類題材作品(如:《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通常藉著美國連結全世界、消除彼此弭見後共同
安哲羅普洛斯作為最具民族主義標誌的作者,從早期作品《流浪藝人》至晚期《哭泣草原》便不斷在處理民族個體之於宏大歷史洪流之下的脆弱宿命和某種犧牲精神下的自我放逐,但安哲電影中另一吸引人的是他以近似於旁觀者的方式,將沉重的歷史古希臘史詩,深化為他電影中的隱喻與敘事。而他在1995年拍攝的《尤里西斯的凝視》
電影起始於一段源自於劇情後半部的DV錄像,接著畫面定格(其中更能看到一位女人屏幕前的倒影)、裂解,空間也跟著瞬移至光線明爍不定的銳舞(rave)派對,一位女子佇立於畫面中央闔著眼沉思(操作),源自於電影結尾的送機錄像立刻顯現,接著畫面再次經歷裂解的程序,並隨之倒放。這一開頭基本上完整的陳述了《日麗》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我永遠記得那部讓我從此著迷上電影的作品,一張從不知道哪一家圖書館借來的《大河戀》修復版DVD,結尾男主口白說道「I'm haunted by waters.」,幾乎也正式宣告電影在我往後人生中的不可剝離性。之後我開始常常從圖書館一次就是帶回五片以上的電影,也開始常光顧家裡附近的租片店,那裡在此之前對
人類對外星人那處於未知的恐懼這一主流印象,多半源自於西方社會在電視電影中所共構出的後殖民現象,亦即過往始終處於殖民者地位的白人種族,反而成為被殖民對象,並面對來自更為強大的外在存在。而這類題材作品(如:《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通常藉著美國連結全世界、消除彼此弭見後共同
安哲羅普洛斯作為最具民族主義標誌的作者,從早期作品《流浪藝人》至晚期《哭泣草原》便不斷在處理民族個體之於宏大歷史洪流之下的脆弱宿命和某種犧牲精神下的自我放逐,但安哲電影中另一吸引人的是他以近似於旁觀者的方式,將沉重的歷史古希臘史詩,深化為他電影中的隱喻與敘事。而他在1995年拍攝的《尤里西斯的凝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在車站,人來人往,每個人踩著匆忙的步伐。每個行人、每個乘客都有著自己奔波於此車站的故事。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情感的地方。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02/08/2011 花園夜市(2011/01/29/18:00) 火車站前的公車站,有著北站和南站,有著同樣的公車路線站牌。 一直到回台北,我都沒搞懂這兩個站牌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過,有什麼關係,坐公車是自助旅行的第一課。 我想就這樣,我們開始了一個自助旅行的課程。   出了火車站,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 一般人搭捷運總是匆匆忙忙、但是來到北門捷運站不彷稍微停一下腳步,可以看看台北城市的歷史,增加對這座城市的了解。因為這裡有清代鐵路考古遺跡。而這個鐵路考古遺跡也和周邊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成為鐵道迷與旅客必遊旅遊景點。 北門捷運站歷史文物展示區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10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月的主題書展,我們集結8本有關鐵道旅行及記憶的書,無論是出遊的隨筆小記,或是最真摯的攝影紀錄,都能讓您從中窺見台灣鐵道與人民共同交織而成的旅途。 我們邀請您在乍暖還寒的季節裡,閱讀大大小小不同的鐵路旅遊記憶,更重要的是,回憶先前每一次搭著列車出遊的珍貴時光。或許,這次您也能再乘著火車出發。
Thumbnail
在車站,人來人往,每個人踩著匆忙的步伐。每個行人、每個乘客都有著自己奔波於此車站的故事。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情感的地方。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02/08/2011 花園夜市(2011/01/29/18:00) 火車站前的公車站,有著北站和南站,有著同樣的公車路線站牌。 一直到回台北,我都沒搞懂這兩個站牌究竟是怎麼回事。 不過,有什麼關係,坐公車是自助旅行的第一課。 我想就這樣,我們開始了一個自助旅行的課程。   出了火車站,
Thumbnail
正好看的見火車駛過田野,有時是區間車,有時是普悠瑪、自強號、莒光號...,後來我也常停留於那間青旅,坐在房間的窗邊,看著火車,也聽著火車,還不敢自稱鐵道迷,頂多是身為時常東漂的旅人對於那開往花東的列車有所迷戀罷了。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 一般人搭捷運總是匆匆忙忙、但是來到北門捷運站不彷稍微停一下腳步,可以看看台北城市的歷史,增加對這座城市的了解。因為這裡有清代鐵路考古遺跡。而這個鐵路考古遺跡也和周邊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園區成為鐵道迷與旅客必遊旅遊景點。 北門捷運站歷史文物展示區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塔城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