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基督徒享受獨處提案(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獨處與安靜的確有益於禱告生活,更激發我們的靈命不斷長進。我們也許對此充滿憧憬,卻不禁步。我們可能會以為,獨處與安靜只有耶穌、屬靈偉人、靈性高超的修士才做得到,但事實並非如此。

詹米森(Christopher Jamison)是英國數一數二家喻戶曉的修士,時常在媒體曝光,並透過暢銷著作向社會大眾示範,如何在現代生活實踐修道傳統。二○一○年,詹米森與英國廣播公司合作,製作一套三集的實境節目《大哉安靜》(The Big Silence)。節目招募五位沒有靜修經驗的普通人參與節目,在三個月內跟隨詹米森學習獨處與安靜的技巧,嘗試把這些技巧融入到他們的平凡日常當中。

詹米森先帶領五位參加者到他擔任院長的本篤會修道院,接觸默想、內省、練習呼吸等幫助他們獨處與安靜的操練。接下來參加者來到位於威爾斯北部郊外的靜修中心,在鏡頭面前接受挑戰。在八天之內,除了每天一次與屬靈導師面談、把當天所見所想錄音記錄下來之外,其他時間他們不可以說話。由於這是修道傳統的獨處與安靜操練,任何交談、媒體資訊、對外聯繫,通通禁止。這五位安靜新手如何熬過這八天?八天的獨處與安靜會給他們什麼啟發?事實上,這八天過得好不容易,拍攝鏡頭和日記聲帶記錄他們滿滿的苦悶、憤恨、挫敗、不安,以及他們生命得到的啟發。八天的挑戰結束,參加者回到日常生活。詹米森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個別探訪參加者,了解他們如何把獨處安靜的操練應用在職場、家庭、社交中。有的參加者生活如常,另一些卻經歷微妙的屬靈改變。

獨處與安靜不是修士獨享,也不限於在修道生活才體驗到。二十世紀福音派靈修大師傅士德,在經典著作《靈命操練禮讚》給我們實用的建議:

 

「這些零碎時間,常常在指縫間溜走,可其可惜!我們可以、也應該珍惜這些光陰。這些時間可用作守靜、反思,重整生活方向,就像指南針上的指針。這些零碎的時刻幫助我們活在當下。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可以尋找或建構一個『安靜空間』,專為守靜與獨處。有人時常裝修房子,何不撥出一角,設立小小的聖所,讓家庭成員可以獨處、守靜?」(傅士德,靈命操練禮讚,基道,2017,頁114)

「我們可以每年四次,每次撥出三四個鐘頭,靜下來重新調校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容易的方法,是選定一個黃昏留在辦公室,或在家中,或在公立圖書館一角,好好靜思,重新衡量人生目標和宗旨。」(禮讚,頁115)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禱告系列
54會員
125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神學院畢業後,我到一所中型堂會擔任傳道人,主責超過五十位幼稚園和小學年紀的兒童牧區,到教會營辦的小學佈道,帶領學生團契活動。當時教會服事兒童的信徒領袖大多是育兒經驗豐富的父母、對學生心態瞭如指掌的小學教師,以及深受孩子愛戴的魅力型兒主老師。而我不過是個沒有育兒、教學、兒主服事經驗的「鋼鐵直男」。
古時一位智者銳利剖析我們不能獨處與安靜的原因。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影響後世深遠的基督徒哲學家,致力善用天賦的文思辯才著書護教,幫助懷疑者認識基督信仰,這些內容在他身後彙集成廣受歷代志士哲人引用的《沉思錄》。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神學院畢業後,我到一所中型堂會擔任傳道人,主責超過五十位幼稚園和小學年紀的兒童牧區,到教會營辦的小學佈道,帶領學生團契活動。當時教會服事兒童的信徒領袖大多是育兒經驗豐富的父母、對學生心態瞭如指掌的小學教師,以及深受孩子愛戴的魅力型兒主老師。而我不過是個沒有育兒、教學、兒主服事經驗的「鋼鐵直男」。
古時一位智者銳利剖析我們不能獨處與安靜的原因。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影響後世深遠的基督徒哲學家,致力善用天賦的文思辯才著書護教,幫助懷疑者認識基督信仰,這些內容在他身後彙集成廣受歷代志士哲人引用的《沉思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有難以向旁人啟齒的故事嗎?這次雙十連假在台北的單身營會,總共有一百多位弟兄姐妹參加,其中包含從日本、馬來西亞透過線上報名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你偶爾會想一個人獨處嗎? 交際、應酬對你來說不是一項必要的活動,陌生的場所、不熟悉的人會耗費你的精力,即使出去玩得很開心,回家還是會感覺疲乏,需要休息的時間。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有難以向旁人啟齒的故事嗎?這次雙十連假在台北的單身營會,總共有一百多位弟兄姐妹參加,其中包含從日本、馬來西亞透過線上報名的弟兄姐妹。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你偶爾會想一個人獨處嗎? 交際、應酬對你來說不是一項必要的活動,陌生的場所、不熟悉的人會耗費你的精力,即使出去玩得很開心,回家還是會感覺疲乏,需要休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