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獨處與安靜的確有益於禱告生活,更激發我們的靈命不斷長進。我們也許對此充滿憧憬,卻不禁步。我們可能會以為,獨處與安靜只有耶穌、屬靈偉人、靈性高超的修士才做得到,但事實並非如此。詹米森(Christopher Jamison)是英國數一數二家喻戶曉的修士,時常在媒體曝光,並透過暢銷著作向社會大眾示範,如何在現代生活實踐修道傳統。二○一○年,詹米森與英國廣播公司合作,製作一套三集的實境節目《大哉安靜》(The Big Silence)。節目招募五位沒有靜修經驗的普通人參與節目,在三個月內跟隨詹米森學習獨處與安靜的技巧,嘗試把這些技巧融入到他們的平凡日常當中。詹米森先帶領五位參加者到他擔任院長的本篤會修道院,接觸默想、內省、練習呼吸等幫助他們獨處與安靜的操練。接下來參加者來到位於威爾斯北部郊外的靜修中心,在鏡頭面前接受挑戰。在八天之內,除了每天一次與屬靈導師面談、把當天所見所想錄音記錄下來之外,其他時間他們不可以說話。由於這是修道傳統的獨處與安靜操練,任何交談、媒體資訊、對外聯繫,通通禁止。這五位安靜新手如何熬過這八天?八天的獨處與安靜會給他們什麼啟發?事實上,這八天過得好不容易,拍攝鏡頭和日記聲帶記錄他們滿滿的苦悶、憤恨、挫敗、不安,以及他們生命得到的啟發。八天的挑戰結束,參加者回到日常生活。詹米森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個別探訪參加者,了解他們如何把獨處安靜的操練應用在職場、家庭、社交中。有的參加者生活如常,另一些卻經歷微妙的屬靈改變。
獨處與安靜不是修士獨享,也不限於在修道生活才體驗到。二十世紀福音派靈修大師傅士德,在經典著作《靈命操練禮讚》給我們實用的建議:
「這些零碎時間,常常在指縫間溜走,可其可惜!我們可以、也應該珍惜這些光陰。這些時間可用作守靜、反思,重整生活方向,就像指南針上的指針。這些零碎的時刻幫助我們活在當下。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可以尋找或建構一個『安靜空間』,專為守靜與獨處。有人時常裝修房子,何不撥出一角,設立小小的聖所,讓家庭成員可以獨處、守靜?」(傅士德,靈命操練禮讚,基道,2017,頁114)
「我們可以每年四次,每次撥出三四個鐘頭,靜下來重新調校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容易的方法,是選定一個黃昏留在辦公室,或在家中,或在公立圖書館一角,好好靜思,重新衡量人生目標和宗旨。」(禮讚,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