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內基(Dale Carnegie,1888~1955)是二十世紀美國最成功的演說家、暢銷作家、人際關係講師。他的代表作《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於一九三六年問世,三年內售出一百萬冊,出版多年從不間斷,銷量至今接近一億。本書原英文書名可翻譯為「如何贏得朋友並影響別人」,顧名思義,寫作目的是協助讀者在人際關係獲得成功,是成功學、心靈勵志類經典作品,內容包括待人處世的基本技巧,以及受人歡迎、得人信任、說服別人的方法。
在「讓你受歡迎的六項法則」一章,卡內基分享人際關係課程學員R的親身經歷。在描繪R的經歷之前,他先點出精闢的原則:「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你所碰到幾乎所有人都自覺某方面比你優越,討得他們歡心的必殺技是,不經意地讓他們發覺,你由衷地認同他們的重要性。」
學員R才跟隨卡內基學習沒多久。有一天,他開車載妻子回娘家探親。妻子回到家後就丟下R,急不及待跟親朋好友見面聊天。R在等候妻子的空檔,想到自己將要演講,向觀眾專業地表達自己如何落實讚美別人的原則。於是他靈機一動,主動與妻子一位年老的阿姨談話。R仔細環顧阿姨的家,希望找到自己由衷欣賞之處。R問:「你的家建於一八九零年嗎?」阿姨回答:「沒錯,就是這一年。」「這讓我想起我出生的家。你的家美輪美奐、穩固寬敞。你知道嗎?現在的人不再這樣蓋房了。」「沒錯,年輕人今天對漂亮的房子沒興趣。他們只想住在狹小公寓,然後離家,開車四處流蕩。這是我理想中的房子,以愛建造。在建造之前,我和丈夫夢寐以求多年。我們沒有聘用建築師,而是靠自己設計。」
阿姨帶R參觀房子每個角落,R則對於阿姨所介紹旅遊時買來、擺設屋內的紀念品表達熱切欣賞。這些紀念品都是阿姨一生的寶貝:高級羊毛披巾、古舊英國茶具套裝、精緻骨瓷器、法國寢具、義大利油畫,以及曾經懸在古堡牆上的絲質掛幕。
阿姨之後帶R到車庫,向他展示一輛看似全新的帕卡德(Packard)豪華轎車。「這是我丈夫過世前不久送我的車,他走了之後我一直都沒有開過。……我看你滿會欣賞好東西,我想把這輛車送你。」R不好意思接受,於是建議阿姨把車贈予親戚或賣給二手車行,後者卻通通拒絕。
卡內基在《人性的弱點》分享完學員R的經歷之後下結論:「這位獨居女士只剩下高級羊毛披巾、法國珍品,以及回憶,她渴求一絲認同。她曾經年輕貌美、備受傾慕;也曾經蓋一棟滿載愛的房子,並走遍歐洲蒐集物品,美化她的家。現在,她老來孤獨,渴望些許人間溫暖、真誠的欣賞,卻一一落空。但只要找到這些,就如沙漠中見湧泉,不勝感激,只能以她珍視的豪華轎車表示。」
因為讓對方感到自己重要、與別不同、受到真誠讚美,所以就得陌生的遠親饋贈豪華轎車。自我中心是當中關鍵。
里歐帕迪( Giacomo Leopardi,1798~1837)是十九世紀義大利文學家和哲學家。他出生於貴族家庭,父親是鄉親敬重的文人和藏書家,後來箕裘相繼,從小博聞強記,自學希臘文至精通,夜讀至油盡燈枯之時。(Leopardi, Moral, 275, 278-280)
里歐帕迪的母親是位虔誠的基督徒,他曾經如此描述:「我親切的母親毫不迷信,反而對於信仰的內容和實踐抱持十分忠實和精準的態度。其他父母遭遇孩子夭折,我母親不但不替他們難過,更真摯地地羨慕他們,因為那些夭折的小孩已經安抵天堂,且免除父母養育他們的勞苦。有幾次她差點失去年幼的兒女,她固然沒有禱告求上帝讓他們離世,因為信仰不容許她這麼做,但她當時心裡真正覺得快慰。看到丈夫為著兒女的生死而憂心、流淚,她不為所動,倒為丈夫的反應而感到生氣。」(Leopardi, Moral, 276-277)
受到母親的影響,里歐帕迪對生命的無常顯得冷靜而嚴苛。十九歲的時候,他一隻眼幾乎失明、被脊椎頑疾困擾、遭遇愛情的挫敗。這位出身優渥卻連番遭遇不幸的文藝少年,開始動筆《思想集》(Thoughts),談論大人世界的虛實冷暖,從秋毫之處梳理出人生的真貌,不僅讓當時的大人折服,也得後世奉為金石良言。(Leopardi, Moral, 282)
「除非我們能夠提及自己、跟自己有關的事,或自己正在忙碌的事,否則我們對話時不會起勁,也不會持續感到樂趣。其他不符以上條件的對話很快就會讓我們覺得無趣,正如我們覺得有趣的話題,在別人耳中聽來也是無趣至極。一個人必須在對話當中付出代價,讓別人自尊得到滿足,才能被他們視為友善親切:一直默默傾聽(通常十分無趣),讓他們談論自己和關於自己的事,想談多久就談多久,鼓勵他們繼續談,並跟他們一起談。對話結束之後,侃侃而談的人自我感覺良好而去,傾聽的人則感到無趣透頂。總而言之,如果最好的夥伴是我們與之聚會後會感到更歡快,換句話說,他們與我們聚會後會感到更無趣。在所有對話和討論,當大家的目的只為透過說話自娛,結果無可避免就是一些人的樂趣就是另一些人的無趣。」(Leopardi, Moral,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