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逃避恐懼並不可恥,但沒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古時一位智者銳利剖析我們不能獨處與安靜的原因。巴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是影響後世深遠的基督徒哲學家,致力善用天賦的文思辯才著書護教,幫助懷疑者認識基督信仰,這些內容在他身後彙集成廣受歷代志士哲人引用的《沉思錄》。這部名著一言而為天下法,在倫理學、宗教哲學貢獻良多。巴斯卡敬虔、理性俱全,為後世基督徒立下榜樣。在「讓人分心的事」(Divertissement)的段落,作者剖析帝王的悲哀,在於他們一天到晚都需要群臣簇擁,用遊戲和宴樂充塞生活,沉浸在這些讓人分心的事,幾乎沒有獨處與安靜的時刻。

巴斯卡留下後世傳誦的一句:「人類的不幸,源於他們不能獨自安坐房間內。」他解釋,這是因為人獨自靜下來,就會想到自身脆弱與必要朽壞的本質,讓人感到恐懼,於是就要以各種「讓人分心的事」麻醉自己。帝王之脆弱,在於民心向背,可導致改朝換代;帝王必要朽壞,代表他們的豐功偉績,終有一天會隨著他們的軀體長埋黃土之下。按這思路,路易十四不甘寂寞,的確有跡可尋。因為假如沒有「讓人分心的事」這服麻醉劑,沒有歌舞、沒有美酒、沒有賓客,他一定對於自己的脆弱、自己必死的結局感到恐懼。他也一定無法接受自己的生命以悲劇告終。「讓人分心的事」的法文是divertissement,今天一般會解作「娛樂」,結合聖經傳道書的智慧,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因為我們對於生命如蒸氣一般虛空感到恐懼,所以就需要用各種娛樂來幫助我們分心,來逃避這恐懼。

如果巴斯卡的分析屬實,那麼我們可以解釋,在通勤或睡前的空檔,在小孩不在家的「放風」時間,我們不能獨處與安靜,是因為對於自己生命的各種脆弱、漸走下坡的體力和精神,以及人生的無常空洞感到恐懼,而我們透過追劇、回訊息、揪團購來讓自己分心,逃避這些恐懼。

日劇《月薪嬌妻》裡一句話「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引發觀眾的共鳴,讓大家被不想面對的事情找上的時候,為自己留一片喘息的餘地。但問題是,逃避真的有用嗎?

英國流傳過一個故事。二次大戰結束不久,在倫敦駕駛公車的司機發現,一名乘客懷裡抱著一包很重的東西。司機問:「你在抱著什麼呀?」乘客回答:「一枚戰時落在我家附近、而未爆炸的砲彈,我要送交警察。」司機力勸:「我的天啊!你怎麼把這樣危險的東西抱在懷裡?放到座位底下去吧。」(吟蛙9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54會員
133內容數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2025/04/28
我們可以參考傅士德的建議,在居所為自己設計一個獨處與安靜的角落,也許是房間掛了聖經經文的一面牆,或者是放著聖經和十字架的書桌,定時在那裡禱告、讀經、安靜。我們也可以規畫定期退修,例如像傅士德建議一年四次,用上半天的時間,在主面前安靜,省察自己生命景況,尋求上帝的引領,校正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28
我們可以參考傅士德的建議,在居所為自己設計一個獨處與安靜的角落,也許是房間掛了聖經經文的一面牆,或者是放著聖經和十字架的書桌,定時在那裡禱告、讀經、安靜。我們也可以規畫定期退修,例如像傅士德建議一年四次,用上半天的時間,在主面前安靜,省察自己生命景況,尋求上帝的引領,校正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21
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Thumbnail
2025/04/21
我們可以參考以上馬可福音所記載耶穌獨處與安靜的典範。當我們處於別人給我們的期待、壓力之下,也許就是我們抽身出來、獨處與安靜之時。在此期間,我們可以透過禱告,察驗自己現在的學業、事業、家庭,以及教會生活,正落在天國事工藍圖的哪一個位置上,正處於基督徒成聖旅途的哪一個階段中。
Thumbnail
2025/04/14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Thumbnail
2025/04/14
尤蘭諾與丈夫在書中提醒我們,主耶穌親身示範如何順服上帝的旨意(而不是己意)、與恐懼共存(而不是逃避)。我們能夠做的是禱告,讓己意趨近上帝的旨意,把恐懼交託予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愛比克泰德手冊是古羅馬時期哲學家Epictetus的作品,對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和自由的心靈提供指引。本文簡要整理三部曲練習,幫助人分辨可否受控的事物、避免妄下評判,並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或是思想境界上,都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愛比克泰德手冊是古羅馬時期哲學家Epictetus的作品,對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平靜和自由的心靈提供指引。本文簡要整理三部曲練習,幫助人分辨可否受控的事物、避免妄下評判,並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或是思想境界上,都希望帶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作用關鍵在於反面,應對問題以合理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4/26紀老師的週三道德經課程中, 對於講述主題:「大成若缺」很有啟發,於是就花了一個下午,再複習一遍。 以下為個人從【大成若缺】所獲得的啟示: 一、不用「文字內容」(what)去塞滿對事物的定義,而是用節奏、留白去呈現事物(how)。 西方偉大畫家的畢卡索
Thumbnail
4/26紀老師的週三道德經課程中, 對於講述主題:「大成若缺」很有啟發,於是就花了一個下午,再複習一遍。 以下為個人從【大成若缺】所獲得的啟示: 一、不用「文字內容」(what)去塞滿對事物的定義,而是用節奏、留白去呈現事物(how)。 西方偉大畫家的畢卡索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原文:The Practicing Stoic) 副標題:跟著塞內卡、西賽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哲學家,學習面對不確定性年代的生命智慧(A Pholisophical User's Manual) 作者:沃德 • 法恩沃斯(Ward Farnswort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原文:The Practicing Stoic) 副標題:跟著塞內卡、西賽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哲學家,學習面對不確定性年代的生命智慧(A Pholisophical User's Manual) 作者:沃德 • 法恩沃斯(Ward Farnswor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