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dea No Play-avatar-img

No Idea No Play

3 位追蹤者

No Idea No Play

3 位追蹤者
是一位翻譯,主要是在把一些被搞得好像很難、很複雜、很高大上,小時候沒認真唸書會撒某的東西,把它翻譯成一般人類的日常生活語言。雖然沒錯現在ChatGPT也做的到,所以主要與AI做出差異,在人肉的部份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加入一些垃圾話,但這些垃圾話也只是在延緩自己被ChatGPT變成垃圾。
avatar-img
No Idea No Play的沙龍
4會員
22內容數
比起「沙龍」,樹下聊天系是更接地氣的說法。這棵榕樹下,沒有預設立場,但有自成一格的笑場。通常立場越鮮明越愛強調沒有預設立場。所以有立場嗎這裡?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但這裡不是一個解決有趣問題的地方,而是一個讓問題變有趣的地方。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篇文章要談「績效考核」,就是每個人在公司裡,年底要到了,要開始打考績這件事情。 先談一個我一直無法理解,但很多公司卻都實際這麼做的現象,績效考核這件事情,照理說,績效考核應該是由HRD與C&B 二個單位共同合作才對,但現實中,我知道很多公司都是由C&B 全權負責。[HRD(Human Resou
房屋買賣過程中存在大量資訊不對稱的環節,掌握資訊的一方能夠利用資訊優勢操控價格,讓另一方成為冤大頭,這在二手屋市場尤為明顯。早期發生過不少誇張的案例,例如建商與投資客聯手進行假買賣哄抬價格、房仲提供不實的「附近行情參考價」、親友間進行低於市場行情價格的交易規避稅負等。在當時這種爾虞我詐的環境之下,房
在魷魚遊戲第三季的最後一集,出現一個有趣的賽局,劇中的遊戲規則,競賽分為三階段,共有9位參賽者,每一階段必需在時間內淘汰至少一位參賽者,剩餘的參賽者才能進到下一階段,否則若沒有任何淘汰者產生,所有的參賽者都會被視為淘汰。  我們摒除劇中人物的感情因素與個人力量強弱,即力量大的人可以把力量小的人擠出
你本身,或你週遭的朋友可能會有一種經驗,對於處在(似乎)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若可以成為訊息優勢的一方(似乎),讓你(似乎)掌握了一些你認為你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訊息,你會感到相當地開心滿足,這個開心滿足甚至會影響到你的決策行為。   這在說什麼?這不好解釋,以下舉一些案例盡量嘗試著來解釋這個概念。
一個東西要賣多少錢?什麼因素可以決定要賣多少錢?其實真的複雜! 因為實在有夠複雜,經濟學用供給與需求,就傳說中的那隻看不見的手,的確可以解釋大部份商品或服務價格的變動方向。但至於這個東西為什麼是賣120塊,不是賣210塊?我認為應該沒有一套理論可以一起解釋世界上超過1%的商品。   舉二個有趣
在介紹選美賽局之前,不能不先尊請凱因斯大神降駕,因為這個概念應該是他最新提出來的(Keynesian beauty contest)。這個概念其實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例如要選結婚對象,你喜歡巷口賣麵的小美,但你媽覺得隔壁村的小芸比較有空…(不是,不要又亂湊時事題);你爸覺得樓下雜貨店的阿麗比較好,你
來看一個虛構、有點沒營養的故事 為何故事要虛構? 因為Chatgpt說我文章的缺點是「有時偏向主觀,可能引發爭議」 用虛構的故事來講,免得舉誰當例子都不恰當,因為我也沒有故意要臭誰,但不小心舉錯例子反而變成我要被AI臭   故事是這樣… 有一個城市每到夏天,城市裡的老鼠就會全家大小帶出來
端午節快到了,通常網路上又會來戰一下南北粽。 其實有南北粽可以戰是幸福的,以台灣這麼小的地方人口數也不算特多,可以把米、麥、豆、肉、奶、菜、果這幾種主要食物來源,再加上調味料後無限排列組合,產生出多種美食,台灣人的血液裡似乎有著做料理這件事情的天分。就像德國人很會做手工藝、法國人很會做精品、日本人
這裡指的Common Knowledge,是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所提到概念。會選擇介紹Common Knowledge,因為這個東西不太好理解,google也找不到中文版的說明,所以就花點時間解釋一下。 為何這東西不好解釋,例如以下這串文字到底在說什麼? “An item of
我出生在中美斷交、漢賊不兩立、國家正直風雨飄搖的年代。當時的朝廷仍想著要反清復明、解救三餐吃樹皮的同胞。當時的大人們仍靠著小朋友打棒球來建立民族自信,所以王建民的8個隊友可以講18年,雖然郭泓志都已經在拍片。 有幸恭逢其盛,成長在豬哥亮出國深造前的榮景,當時賀一航仍是叫小賀。對於幽默的定義與好不好